昨天晚上,我家對門夫妻吵架,吵的很大聲,隔著門聽了半天,聽出個大概: 原來這對夫妻已經(jīng)結(jié)婚五年,還沒有小孩。 男方就很著急,因為家里父母一直在催。 但女方卻不著急,一直說,還沒有做好要孩子的思想準(zhǔn)備。
男方對妻子大喊道:“我媽說,你都30歲了,再不生小孩、就生不出來了!” 這句話成功地把女方激怒了。 兩人在房間里大吵大嚷,鬧得全樓道的聲控?zé)舳剂亮?,滿小區(qū)都知道他們家因為這件事吵架。
再分享兩件事。 小編有個九零后男同事,他是一個堅定的不婚主義者。 今年滿三十了,還沒有找對象,而且也不接受別人給他介紹對象,一提這事兒就翻臉。 還有一個女同事,已經(jīng)有了一個六歲女兒。 女同事本人,非常想要二娃。但是無奈老公不配合,咋說都不要。 現(xiàn)在這個女同事就很惆悵,怎么勸都勸不動。
都說“婚姻是第二次投胎”。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擁有一段幸福的婚姻,美滿的家庭,可愛的小孩。 但很多人結(jié)了婚之后才發(fā)現(xiàn): 另一半好像對婚姻生活并不熱衷,對自己也沒有多么關(guān)心,更有甚者遲遲不想要孩子。 這一點,不論是男方還是女方都有發(fā)生的現(xiàn)象。
而產(chǎn)生這一切的原因,跟個人的原生家庭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從這三種原生家庭出來的人,長大后很容易選擇不婚不育。 如果想要戀愛結(jié)婚,建議你再慎重考慮下。
有的家庭,父母終日吵吵鬧鬧,每天惡語相向,甚至互相動粗。 在這種家庭氛圍里,肯定會讓孩子非常缺少安全感,或者對婚姻產(chǎn)生恐懼。 孩子可能會產(chǎn)生兩種極端: 第一就是特別輕率地陷入愛情和婚姻。
如果父母關(guān)系不好,有些孩子就會特別想要逃離原生家庭。 以至于,只要有個異性,稍微對她好一點點,她就覺得好像找到了救贖,很輕易地就跟對方結(jié)婚。 但是愛情和婚姻是兩碼事,結(jié)婚之后,卻發(fā)現(xiàn)對方并不適合自己,過得非常痛苦,最后甚至以離婚收場。
第二就是特別恐懼婚姻,不愿結(jié)婚更不愿生孩子。 每天看著父母終日吵架,會讓孩子覺得婚姻就是“地獄”,避之而不及。 很多小孩子不知道父母為什么吵架,他會本能地認(rèn)為: 父母吵架都是因為自己不乖,從而對自己評價特別低,性格變得畏手畏腳,形成討好型人格。 也不敢跟異性交往,甚至一輩子都孤獨終老。
所以說一個原生家庭,清貧,不富裕,父母沒文化之類的其實都不是大問題,很多成功人士都來自于這樣的家庭。 但最關(guān)鍵的是,一家人要和和睦睦的,老話說的“家和萬事興”真的沒有錯。 如果不和睦,再多的金山銀山,也只能培養(yǎng)出一個心理扭曲的孩子。
所有做父母的都知道,過度溺愛孩子是錯誤的行為。 但并非很多父母都懂得,如何科學(xué)合理地拒絕孩子的要求。 只要孩子一哭鬧,就放棄原則去溺愛孩子了。
再加上,很多八零后、九零后童年,由于父母工作忙,在祖輩身邊長大。 都說隔輩的愛更加沒有原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孫輩是更加溺愛的。 被溺愛長大的孩子,很多都形成了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不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婚姻里,都沒辦法很好地跟別人相處。
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會極度注重自身的需求,所有的事情都要為他個人的需求而讓路。 而在現(xiàn)在這種生活壓力比較大的時代里,很容易得出“養(yǎng)孩子太辛苦,所以我選擇不生”這樣的結(jié)論。
如果是在公司里,跟同事處不好,打不了跳槽; 但是在婚姻里,兩個人相處不來,難道能隨便離婚嗎? 如果另一半是被溺愛長大的孩子,這場婚姻里注定有一方要做出無限的忍讓,否則婚姻就無法持續(xù)下去。
但忍讓也是有限度的,如果性格、三觀嚴(yán)重不合的話,最終還是只能選擇黯然分手。
很多七零后,還有小部分的八零后和九零后,出生在多子女的家庭。 在多子女家庭里,父母很難保證一碗水端平。 在這種時候,很多人會說,做父母的為什么會偏心呢?
都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你不能否認(rèn)的是: 親子關(guān)系說白了也是一種人際關(guān)系,只要是人際關(guān)系,就受個人喜好的影響。 就好比你在外面認(rèn)識朋友、同事,總有個關(guān)系好壞的,父母跟多個子女也一樣。
父母有他自己的喜好,比如有的父母喜歡乖巧安靜的,有的父母喜歡活潑外向的,很難對多個子女保持絕對的公正公平。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受父母喜歡的孩子,就容易感受到父母的偏心。
這樣會給子女一種感受: 父母不喜歡我,喜歡別的孩子,那么我在這個家庭里是多余的。 一個自認(rèn)為多余的人,是很難去真正愛自己的。 不愛自己,更是很難去愛別人,也很難進入婚姻,繁衍后代。
以上三種原生家庭特征,你有中的嗎,中了幾條? 你對象來自以上三種原生家庭嗎? 歡迎評論區(qū)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