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今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的主題為“知彼知己 早診早智”。 目前,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老齡化人口最多的國家。老齡化的進程帶來了老年相關疾病的增長,其中癡呆的發(fā)生最多見。 然而,目前我國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在內的癡呆就診率僅26.9%,接受規(guī)范化治療率僅21.3%,早診早治尤為重要。 每個老年人都希望年老有清晰的思維, 擔心年老時患上老年性癡呆, 能有預防癡呆的方法嗎? 答案是肯定! 一、預防癡呆的幾率是多少呢? 癡呆的病因分為變性病和非變性病癡呆,前者主要包括阿爾茨海默病(AD),AD占所有類型癡呆的40-50%;血管性癡呆是包括大血管和小血管病變,占癡呆患者的20%~30%。 對于AD患者90% 以上都是散發(fā)性的。只有5%是家族性的。完全由基因突變引起,只要攜帶致病基因,到一定年齡肯定會發(fā)病,對于這類患者我們目前能做的預防工作非常少。對于散發(fā)性AD,遺傳因素仍然發(fā)揮一定作用(40%~60%),此外就是可預防調控因素(40%~60%),這些因素會增加 AD 的發(fā)病風險,但它們是可以干預的,因此 AD 的預防也是可行的。 而對于血管性癡呆,通過控制血管危險因素,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能夠有效的預防的癡呆的發(fā)生。因此50%以上的癡呆,可以通過積極調控影響因素來預防。 郁金泰教授對大量研究進行薈萃分析制定了全球首個AD循證預防國際指南,其中10個影響因素具有肯定的依據(jù)(A級證據(jù)):
二、早期出現(xiàn)記憶力下降怎么辦? 蘇大附一院記憶障礙團隊介紹,由于大量老年人群存在輕度認知障礙,65歲老年患者患病率高達20.8%。發(fā)現(xiàn)早期患者具有至關重要的。目前最新的生物標志物包括Aβ-PET和 Tau-PET成像,腦脊液生物標志物以及血清和血漿生物標志物,但由于研究仍未完全明確,量表評估仍是臨床最有效的檢測方式。 蘇大附一院老年記憶障礙門診從2017年開始,就開展了全套認知功能評估技術。通過全方位評估,準確判斷早期患者病情及進展風險! 經(jīng)過兩年多的探索和努力,團隊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評估方案,老年記憶障礙門診已評估了近200例患者,全套認知功能評估技術不僅能識別超早期認知障礙患者,判斷認知障礙的嚴重程度,還能甄別神經(jīng)精神癥狀以及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 對于不同程度及不同類型的認知障礙患者早期診斷、治療都有良好的效果,并于2020年獲得蘇州市新技術項目二等獎。 此外我院認知障礙團隊的成員還對癡呆的危險因素、早期鑒別、生物標記、康復治療都進行大量積極的方案研究,相關結果國際期刊發(fā)表了一系列相關文獻。 我院認知障礙團隊將繼續(xù)推出早期認知障礙血液檢測的標記物,以及認知康復的全套方案,為癡呆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提供最優(yōu)方案。 老年記憶障礙專病門診:十梓街院區(qū) 周二、周三下午 作者:老年醫(yī)學科 王月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