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期,王祥出生在瑯琊都鄉(xiāng)南仁里,位置就在白沙埠鎮(zhèn)政府東面的土坡上,靠近沂河,瑯琊王氏自西漢開始就住在這里,直到明代時為了躲避水患,遷至了孝感河岸邊。 白沙埠鎮(zhèn)政府駐地 王祥的人生極富有傳奇色彩。他早年喪母,繼母虐待殘害他,而他卻對繼母任勞任怨、以德報怨,還發(fā)生了“臥冰求鯉”的故事,甚至為了照顧繼母,隱居三十多年,年近六十才入仕做官,最終位列三公,官至太保,死后衣冠葬在南仁里,稱“太保林”。 臥冰求鯉 自西晉以來,歷代王朝都對王祥有所褒揚。嘉靖十三年(1534),明世宗朱厚熜南巡臨沂時手書“孝友格天”的匾額,并將南仁里改名為“孝友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清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南巡時將王祥、王覽兄弟與顏杲卿、顏真卿兄弟以及諸葛亮列入五賢祠,并親題碑文。 如今的孝友村 現(xiàn)在的孝河岸邊建有孝文化主題公園——孝園,河面還有一亭子,里面有“王祥臥鯉處”的石碑,據(jù)說冬季時唯獨此處水面不結冰;而且“孝河凝冰”也是古瑯琊八景之一;孝河里還有十里荷花,所產(chǎn)的孝河藕比別的藕多一個眼兒,在清代咸豐年間被欽定為御膳貢品,是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 孝園 孝河西岸還建有孝友祠,自明清以來,孝友祠專設祭祀官員,每年農(nóng)歷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和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都會舉行祭祀儀式,直到現(xiàn)在,當?shù)卣€會在每年的重陽節(jié)舉辦孝文化節(jié),關愛老人,弘揚孝文化。 孝友祠 王祥的孝文化對臨沂城也有著深厚的影響,北城新區(qū)既有孝河路也有孝圣路,而且孝河也被重新改道,南北貫穿北城新區(qū),直到南京路才匯入沂河。 孝河北城段 當然,王祥最深入人心的還是他去世前留下的五條家訓:“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揚名顯親,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臨財莫過乎讓:此五者,立身之本。” 王祥家訓 王祥的家訓對其子孫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自西漢到唐代,瑯琊王氏產(chǎn)生了90多位宰相,600多位文化名人,被譽為“中國官僚第一大家庭”,而王祥便是這個家族里的關鍵人物。 關于孝圣王祥的故事就說到這里,感謝您的觀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