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訓(xùn)練 【文言知識梳理】 子路、曾皙(zēng xī)、冉(rǎn)有、公西華(huá)侍(shì)坐。子曰:“以【因為】吾一日長(zhǎng)乎【比】爾【你們】,毋(wú)【不要】吾以【認(rèn)為】也。居【閑居,平時在家的時候】則曰:'不吾知【了解】也。’如【假如】或【有人】知【了解】爾【你們】,則何以【用,做】哉?” 子路率爾【輕率急忙的樣子】而【表修飾關(guān)系】對曰:“千乘(shèng)之國【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國家。乘,車輛。春秋時,一輛兵車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稱一乘?!?,攝(shè)【夾,迫近】乎【在】大國之間,加【加到…上】之以【用】師旅【侵略的軍隊】,因【接著】之以饑【五谷不熟】饉(jǐn)【蔬菜不熟。這里泛指荒年】;由也為【治理】之,比(bì)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形容詞做名詞,勇氣】,且知方【道,指是非準(zhǔn)則】也?!?/p> 夫子哂【笑】(shěn)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縱橫】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為【治理】之,比及【等到】三年,可使足民。如【至于】其禮樂,以俟【等待】君子?!?/p>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宗廟之事,如【或者】會同,端【名詞作動詞,穿著禮服】章甫【名詞作動詞,戴著帽子】,愿為小相焉?!?/p> “點,爾何如?” 鼓【名作動,彈奏】瑟?!就ā跋 保∈琛?,鏗(kēng)爾【擬聲詞后綴】,舍(shě)【放下】瑟而作【起】,對曰:“異乎【和】三子者之撰【才能,指為政的才能】(zhuàn)?!?/p> 子曰:“何傷【何妨】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暮”,陰歷三月】(mù)春者,春服既【已經(jīng)】成,冠(guàn)者【成年人,20歲以上的人。古時,20歲行冠禮,就是成人了。】五六人,童子【少年,不到20歲的人】六七人,浴乎【于,在】沂(yí ),風(fēng)【名詞作動詞,吹風(fēng)、乘涼】乎舞雩(yú),詠【唱歌】而歸?!?/p> 夫子喟(kuì)然【長嘆息的樣子】嘆曰:'吾與【贊同】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詞作動詞,走在后面】。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賓語前置】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罷了】!” 曰:“夫子何哂【笑】由也?” 曰:“為【治理】國以【用】禮,其言不讓【謙讓】,是故【因此】哂之。唯【句首語氣詞,無義】求則非邦也與【通“歟”】?安見【怎見得】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而非邦【國家,這里指國家政治】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形容詞作名詞,小事,指做小相】,孰能為之大【形容詞作名詞,大事,指治國為政】?” 【文學(xué)文化常識】 1.千乘之國: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國家。乘,車輛。春秋時,一輛兵車,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稱一乘。 2.宗廟:天子、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處所。 3.會同:諸侯會盟,朝見天子。會,諸侯相見。同,諸侯共同朝見天子。 4.端章甫:穿著禮服,戴著禮帽。這是做小相時的穿戴。端,古代用整副布做的禮服。章甫,古代禮帽,用布制。 5.小相:諸侯祭祀或會盟、朝見天子,替國君主持贊禮盒司儀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個等級,小相指最低的士這一級。 【理解性默寫】 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長自居,采用循循善誘的教學(xué)方法,使三個弟子毫無顧慮地說出各自志向:“___,毋吾以也。居則曰: , , ?” 2.孔子認(rèn)為”禮”在國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為子路:“______,_______?!?/p> 3.《侍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曾皙描繪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臨風(fēng),一路酣歌的美麗動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4.從言談、動作、神態(tài)可以看出四個學(xué)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子路的性格直率,從“ ”可以看出。冉有比較謙虛,從他述志時說“ , ”中可以看出。公西華更謙虛,從“ , ”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曾皙從容灑脫而又謙恭,從“ , , ”的動作神態(tài)中可以看出。 [答案] 1、以吾一日長乎爾 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 則何以哉 2、為國以禮 其言不讓 3、浴乎沂 風(fēng)乎舞雩 詠而歸 4、率爾而對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 【拓展閱讀】 1、閱讀下面的《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①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②,無施勞③?!弊勇吩唬骸霸嘎勛又??!弊釉唬骸袄险甙仓?,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注】①盍:何不。②伐善:夸耀自己的優(yōu)點或才能。伐,夸耀。③施勞:張揚自己的功勞。施,張揚、炫耀。 (1)對上面這個選段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子路的志向是與朋友一起共同享受車馬、衣服等物品,即便用壞了也沒有遺憾??梢娮勇沸愿窨犊婪?。 B、顏淵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長處,不炫耀自己的功勞,可見顏淵的性格謙虛謹(jǐn)慎。 C、孔子的志向是讓老人得以安養(yǎng),讓朋友間以誠相待,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guān)懷??梢娍鬃訉ψ约旱闹鞠蚰軌?qū)崿F(xiàn)充滿自信。 D、孔子及其弟子們自述志向,主要談的是個人道德修養(yǎng)及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鬃拥闹鞠蜃罱咏凇叭实隆?。 【答案】C 【解析】孔子只是表達(dá)自己的志向,看不出他的自信。 (2)本章敘述孔子及其弟子各述其志,志愿各有不同,境界也有高下。聯(lián)系實際,談?wù)勀銓鬃又镜睦斫狻? 【答案】孔子的志向是讓老者得以安養(yǎng),讓朋友以誠相待,讓少者得到關(guān)愛。較于子路、顏淵之志,子路重朋友之義,顏淵重自我修養(yǎng),孔子則自然流露出造福他人、各得其所的仁者之懷,境界最高。其高尚的人格與寬宏的懷抱,足以作為我們的楷模,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使自己成為一個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讓人放心的人。 【解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句話表明了孔子的志向,答對這道題首先要正確理解、翻譯這句話,然后要從中提煉概括出孔子之“志”所傳達(dá)的核心思想,在此基礎(chǔ)上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2、《論語》記錄了孔子與弟子間的許多對話,如《先進》篇: 子路問:“聞斯【1】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惫魅A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耍蔬M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p> 注釋:【1】斯:就?!?】兼人:勇于作為。 請簡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內(nèi)容,并說明此則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樣的思想。 【答案】孔子三次回答的內(nèi)容分別是:孔子回答子路,聽到合于義理的事,要向父親兄長請教??鬃踊卮鹑接?,聽到合于義理的事,需要立刻去做??鬃酉蚬魅A解釋,為什么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問,會有二種不同的回答。此則短文反映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解析】面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xué)生提出,孔子給出的解答也往往不同,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此外還應(yīng)了解一下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如有教無類、教學(xué)相長、舉一反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