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演講一樣說話,像說話一樣演講 2020屆馬云鄉(xiāng)村校長計劃“校長有約”環(huán)節(jié),與以往有著完全不一樣的安排。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入選校長代表做演講分享。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設計,我覺得挺好! 至于為什么好,大家可以自己發(fā)揮,我想說的是演講的事情。對于這個話題我寫過多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表達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演講高手。今天,我又有感而發(fā)。這跟以往的觀點有什么不一樣呢? 先來看看現(xiàn)場。 第一個演講者譚自云校長一出來,就給人一種驚喜。簡約的PPT,自信大方的手勢動作,幾乎與我們看到的TED演講沒有太大差別。后來第二位校長是一名中心校的校長,管轄著一二十所中小學。他一上臺,明顯有點緊張。因為過程中,讓我們發(fā)現(xiàn)他忘詞了。但是很快就轉入到正常的發(fā)揮水平。第三位是來自青川地震災區(qū)的校長,他的講述,他的步伐都特別熟悉,像極了中央電視臺的某位播音員。 三位校長有故事,有思想的演講,讓全場的觀眾都為之感動和震撼。主持人張丹丹女士在臺上幾度失控,忍不住熱淚盈眶。 我想說的是什么呢?我想說如此精彩的演講,這三位校長一定沒有想到過自己是可以做到的。從第二位校長的表現(xiàn)來看,更是有一種被臨時逼出來精彩的痕跡。 后來,我了解到他們剛開始一共有六位校長做了這樣的準備,經(jīng)過一次次稿子來回探討修改,到最后與導演的彩排和對接,最終選擇其中更具有代表性的這三位校長做演講。統(tǒng)一的演講表達風格,標準的演講手勢,都可以看出他們在探討和練習的過程中,已經(jīng)在演講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還想說什么呢?我還想說,每一個校長或者每一個局長,再或者我們每一個人,是否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呢?但我們平時看到的太多的是一個個拿著稿子讀的畫面。 此處原本還可以再多加一點文字,但是還是留著吧。大家自己可以慢慢體會。 為什么要讀稿子呢?可能有幾種原因,第一種就是認為自己講不好。這其實是一種找借口,只不過是想讓自己待在舒適區(qū)里罷了。畢竟,想要讓自己做一次演講,還是得花點時間準備,還是得需要點用心來練習的。 第二種可能是害怕講錯話。因為面對眾人,講錯話責任太大。但是,我覺得人本應該就是會犯錯的。如果因為講話犯錯,只要在行為上沒有言行一致,那問題都不大。反之,如果行為上經(jīng)常犯錯,而在言語上卻表達的規(guī)規(guī)范范,這樣的言行不一致,那就糟糕了。其實,言為心聲,人的語言就是人的思維。就算不講,平時的同事也能感受到我們的為人。 第三種可能是壓根就沒想到過像演講一樣講話,或者說像講話一樣演講。因為我們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在讀稿子。 我真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像講話一樣演講。少年讀書時,最恨老師拿著教案再一字不落的選讀;青年工作后,最怕人家是拿著稿子讀給我聽。我有時候總在想,既然稿子都發(fā)下來,為何不讓我自己看。我看的速度還會快一些,還可以節(jié)省時間呢。 我想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類似的體驗。那么,是不是可以從我們每一個人自己開始,認真對待每一次講話。 在與虞大明老師的對話中,得知他們在做思辯課堂。這樣的課堂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表達,學會有思考的表達。我想我們每一所學校,都應該要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訓練。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應該要注重在課堂上多讓學生表達。 長久以往, 像演講一樣說話,像說話一樣演講,是可以實現(xiàn)的。 |
|
來自: 新用戶9913Bpb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