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文化研究】一位古稀老人30年義務(wù)修譜的心得體會

 昵稱2433919 2021-08-09
天下文氏一家親  ID wsyjq8

宗親,無論您身在世界哪個位置,您只要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天下文氏一家親”,再點關(guān)注,即能加入咱們文家人大家庭,懇親問祖,聯(lián)誼交流,與全球文家人在一起,獲取最新資訊,讓我們一起傳播文氏文化、弘揚愛國精神,聯(lián)結(jié)宗族根脈、傳遞家國情懷!

一位義務(wù)修譜者的心得

編者按:文清要,1943年生,四川長寧人,中學(xué)高級教師。從教41年,教過小學(xué)、初中、高中;當過20年民辦教師。喜歡旅游,游了20多個國家,寫了20多本游記。

30年來他跑遍數(shù)省,尋找祖先的足跡,獨自義務(wù)先后三次修輯,從1988年起直到今年才將《文氏宗譜》完善。他常說:“宗族活動是無償?shù)模枰挥媹蟪?、不怕吃虧,不怕吃苦、不怕閑話、甘愿無私奉獻的人來干?!?/span>

他一直篤信:前人不修譜,后嗣尋根苦;我輩不修譜,子孫不知古!


1988年我在當?shù)刈鍍?nèi)倡導(dǎo)編修《文氏宗譜》。30年中前后獨自義務(wù)三修,直到2017年3月,才將《文氏宗譜》完善。其間甘苦備嘗,感觸多多?;蛟S全國的文氏宗親中也有愿意分享我修譜點滴心得的人。

文姓在全國總?cè)丝谂判蛑袃H排100位,散居全國各地。像我們這支四川長寧文氏,人數(shù)不多,聚居偏辟,族譜遺失,不知自己來歷的現(xiàn)象,在全國來說,一定不少。尤其是解放后幾十年數(shù)不清的政治運動,讓許多人的宗族觀念蕩然無存,同宗同族不相認、不相親,甚至惡斗的事情屢有發(fā)生,既不利于家族的團結(jié),也不利于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還有許多人對是否同宗同族仍很冷漠,對祖上的事,不了解也不關(guān)心,對有沒有宗譜無所謂。他們不知道,這樣下去,一日復(fù)一日,一年復(fù)一年,小的新生,老的死去,能說得清楚近幾代人的關(guān)系的知情老人去世了,信息鏈就會斷裂,宗族關(guān)系就永遠都接不起來了,族人想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來龍去脈,就不可能了!

因此,我們首先得搶救信息。族內(nèi)精英必須馬上發(fā)動群眾,組織人手了解、記載自己這個支系家族成員的個人信息,為修譜做好準備;而族內(nèi)宗親一定要全力支持,尤其是知情的老人們更要據(jù)實提供信息才能做好。

如果老譜失傳,不知源頭,就必須去尋祖覓宗,將宗族關(guān)系續(xù)接起來,把自己支系的宗譜修好。我們經(jīng)過30年的努力,窮源返本,終于把文氏得姓始祖文祁公至今,一共121代的信息,一代一代都清楚地續(xù)接起來了,讓我們支系族人都能明白“姓氏之所由來,并知其所由衍”。

如果既無老譜,近代的信息鏈又斷裂了的,更要馬上搶救現(xiàn)有信息,制成譜牒,流傳下去。如果因信息不完整而不做,子孫就更難知曉現(xiàn)在先人情況,丟失信息的代數(shù)就會更多。我們當?shù)剡@樣的族群很多;也有文氏其他支系因信息鏈斷裂,數(shù)次去江浙湖廣,都沒有理清源流和代際關(guān)系的現(xiàn)象。

天下文氏一家親。我認為,應(yīng)該把自己這一支系首先搞清楚,把內(nèi)容完整的族譜修出來。不要忙于去搞數(shù)縣聯(lián)宗、數(shù)省合譜。那看起來很熱鬧,其實沒法搞好。如果每一支都搞清楚了,都有族譜了,那搞一個省,乃至全國的文氏總譜,就更快捷、更不成問題了。

1994年出版的《文氏宗譜》

修譜,說來很容易,做來卻很困難。當事者一定要知道這是擔負著承上啟下的歷史重任,必須認真堅持,要想盡辦法克服困難,兢兢業(yè)業(yè),才會做好的。

在修譜中,我曾經(jīng)遇到一些趣事和笑話:

傳說我們祖上系“湖廣填四川”,始遷祖大貴公來自湖南,落腳大足縣。大足宗親解放前和我們長寧縣楊柳壩文氏有所聯(lián)系。1989年8月族上派我和小學(xué)教師的兄弟去千里之外的大足尋根。其時我們只掌握“文家村”、名叫“文成x”、“ 當過保甲長”的三條簡單線索。

兄弟的祖父曾在解放前去過大足文家村,收繳過我們楊柳壩始祖賢任公為大足文氏辦清明會而買的叫“玉帶丘”的田塊的紅契,據(jù)說當?shù)刈迦怂较陆o了他不少錢,他才交還田契。

我們果真在大足縣找到了文家村,也找到文成x的家,其人早已去世,他的后人說他曾當過保甲長。三點相合,我們大喜。聽說我們是來尋根認祖的,主人一家熱情接待。

他們的宗譜上敘說是從貴州遷來四川的,且字輩與我們的完全不同。我私下告訴兄弟找錯了。兄弟很詫異,根本不相信,堅持說沒有錯。還對我說,天下哪有這么巧的事——地名、姓名和職務(wù)都絲毫不差!致于字輩不同,那是各地改亂了才不一樣的。他堅信不疑;我則堅信找錯了。

2010年清明大足長寧宗親拜謁祖宗墳塋后合影 

2012年清明大足長寧宗親拜謁祖宗墳塋

晚上與主人閑聊,知道幾年前不遠有一支文姓與他們聯(lián)過宗。第二天主人還派一個小兄弟陪我們前往,小兄弟還到我們家鄉(xiāng)去玩了好多天,并在附近找到了交通便利、好做生意的巡場鎮(zhèn),后來就在那里落腳做生意。

當我們走過了萬古場鎮(zhèn),不遠的河邊上有一家店子,路人告知是文清明開的藥鋪。我對兄弟說,看來這回才對了,“文清明”,連字輩都與我們相同!

果然,現(xiàn)在叫石碑村也有個曾當過保甲長的文成x,雖然也早去世了,他的后人才是我們要找的宗親!

當天主人正打谷子,聽說我們的來意,馬上一邊派人上街買肉,一邊派人去水塘撈魚,熱情款待我們。還派人指引我們?nèi)グ葜]祖宗墳塋。從湖南來的大貴公等祖先都葬在一個矮矮的山包上,可惜碑記風化,字跡斑駁,沒法辨認。

2012年3月出版的《大足長寧文氏宗譜》

在長寧文氏發(fā)祥地——楊柳壩大坂上

的兩縣文氏清明會上,免費發(fā)放給兩縣宗親

石碑村雖為文氏聚居地,但文姓人數(shù)不多。這家婆婆和幾個長輩說你們楊柳壩文姓才發(fā)得好,人很多,傳言“文半縣”。先前兩縣文姓都有聯(lián)系,互有來往,解放后才斷了往來的。后來,一位叔叔送來了手抄本《文氏宗譜》孤本,讓我喜出望外。這是光緒五年(1880年),大足萬盛公和萬衡公首修的《文氏宗譜》,距大貴公入川,已有二百多年。雖然沒有湖南老譜為依據(jù),算是“道聽途說”,但我卻如獲至寶,連忙抄錄好亟需的序言,告辭走人。主人一家竭力挽留,尤其是婆婆,熱淚滿面,拉著我們不讓走,濃濃的族情,真摯的親情,感人至深,真是血濃于水讓人難忘啦。2010年楊柳壩文氏代表30人前往大足參加清明會,婆婆早已作古,當年流淚挽留我們的情景歷歷在目,讓人不勝唏噓。

文家村三點巧合的深刻教訓(xùn),一直讓我記憶猶新。如果當時沒有我參與,沒有我堅持,只是兄弟一人去辦此事,誰會懷疑他尋得的根和認得的祖是錯的?!這張冠李戴會辱沒先人,貽誤子孫,后果多嚴重啊! 

傳說祖先來自“麻城孝感鄉(xiāng)”,經(jīng)多方了解,始知有誤。后來兩次赴湖南尋根訪祖,我夫婦不敢有絲毫懈怠,兢兢業(yè)業(yè),小心謹慎,唯恐上錯墳頭燒錯香而有辱先人,貽誤子孫!在有限的時間里、惡劣的天氣中、泥濘的小道上,走訪了幾十個鄉(xiāng)鎮(zhèn)村落,訪老人,查族譜;鉆荊棘,找墓碑,連續(xù)奔波,苦不堪言,妻子病倒。

2012年3月走訪邵陽文家村文望生兄弟

程德琴在湖南邵陽文家村荊棘中找尋祖宗墓碑

2012.年走訪邵陽80多高齡的賢會宗親,并與全家人合影

2012.3月的湖南連天陰雨,道路泥濘,

永剛宗親驅(qū)車20公里送別,其情感人至深。

2012.3與湖南隆回宗親文詒彪合影

終于在湖南宗親賢達的幫助下,對照圖譜,比對研究了湖南各個時期、各個地方不同版本的《文氏宗譜》,查找到大貴公之父所在的支系,把得姓始祖文祁公至今共121代的關(guān)系清楚地續(xù)接上了,2017年3月出版發(fā)行了較為完善的第三修《文氏宗譜》。

宗族活動多半是無償?shù)模挥胁挥媹蟪?、不怕吃虧,不怕吃苦、不怕閑話、甘愿無私奉獻的人才能干好。當事人不但要出力,還要出錢,事事還得帶頭。

其間我遇到的笑話真讓我欲說還羞——羞于啟口:各房有專人負責收集資料送我處匯總,我都要盡力酒肉招待。其中一個,次數(shù)多了,以為剛經(jīng)過考試轉(zhuǎn)為公辦教師的我夫婦是富翁,竟然想敲詐我!他哪里知道我們二人每月一共96元工資要供養(yǎng)6口人,其中還有3個是學(xué)生,辦這樣的招待已是勉為其難了。他對我說解放前你父親借15石谷子還沒有還我呢!言下之意父債子還。我知他底,就說減租退押時為何不叫父親還你?地主的東西都沒收了幾十年了,我拿什么來還你?!聽說你還該付很多年的飯錢呢!

他家很窮。其母要去幫傭,帶著七八歲的他來我家,對我祖母和母親說主家不會請帶著孩子的傭人,把他寄放在您這里,幾天后就來接他走。從此一道金光,杳無音訊。后來其母又生了一個男孩,以100個銅元(理論上一枚銀元換100枚銅元,但有時通脹了,能兌換130多枚,是不固定的,按照市價來的。資料載1枚銀元大概折合現(xiàn)在人民幣60-70元。)賣給龍頭鋪黃姓。他呢就在我家長大成人,家鄉(xiāng)的人都知道這事。解放初他當過土匪,后來參軍去了朝鮮,因是軍屬,還分到?jīng)]收了的我家最好的正堂屋。他與我同輩,年紀比我大得多,知道許多家族中的事情,所以有些事得向他了解。他恬不知恥,忘恩負義,被我揭破,從此不好意思再來我家。

修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發(fā)揚文氏忠孝節(jié)烈的好族風好家風好傳統(tǒng),因此,族譜要有啟蒙、教育、宣傳的作用。編撰者一定要胸懷全族各個層次各種水平的人,特別是文化水平低的宗親,讓他們都能讀懂并接受,尤其序言切忌高深,一定要通俗易懂,一層一層地道來,讓那些最低水平、最需要了解、最需要懂得的人,看了都有感觸,都有長益——他們都看懂了,全族的人也就懂了,修譜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2014.5月走訪湖南武岡興國宗親

2014.5月羅嵐橋與德元、興國、世富宗親合影 

與文詒彪夫婦合影

2017年出版的《文氏宗譜》

我是這樣寫的:

樹高千丈,必有其根,根深則葉茂;水流千里,必有其源,源遠則流長。

宗族和個人,也像樹木和水流,有根本和源頭的。要想清楚知道宗族和自己的來歷,必須查看族譜。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史所以記一國之事跡,譜所以敘世代之源流。族譜,乃人類家族之史書,它翔實地記載了同宗共祖的血緣世系,以及人物和事跡等方面的情況,是一姓之文史典籍,是國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人文歷史之載體。家譜有其獨特的文化魅力,是穿越時空的平民記憶。一部完備的家譜也是一部家族發(fā)展史、生命史、生育史、婚姻史、教育史。

對家族文化、祖先認識的缺乏,即使你生活得再富裕,家庭成員再充實,也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終究是殘缺不齊的文化貧困兒;沒有對祖先的敬仰、親族的情誼,憂不吊,喜不慶,泯然無知若蒙昧之人,若干年后,與草木同朽,沒有任何痕跡,枉來人世一趟。

    古往今來,我們中國人都很講究孝道??鬃釉疲骸安恍⒂腥瑹o后為大。”這強調(diào)血統(tǒng)傳承的重要性。但卻長期被一般的人理解為“沒有男丁,就是無后”!這個認識,無論從科學(xué)的原理來看,還是從倫理血緣關(guān)系來看,都是極其錯誤的!誰說女的就不是后人?沒有“老孺人”哪來的我們父輩、哪來的我們、哪來的兒孫?沒有女人,哪來的家庭、哪來的家族、哪來的姓氏?這是封建時代“男尊女卑”的遺毒。其實,女的也是家族后人,也是家族傳人!這是絕不能否認的!

    中國人對祖先、對長輩最有孝心。長輩在生之日,都要竭盡其心力奉養(yǎng),讓他們安享晚年;去世后都要用各種形式紀念,以不忘養(yǎng)育之恩。

    中國人對子孫極有愛心??梢宰约翰怀圆淮?,也不能讓子孫缺吃少穿!中國人可吃盡一切苦頭,全力以赴讓子孫接受好的教育,希望他們事業(yè)有成,光宗耀祖。

    中國人這種孝心、愛心,其實都是孝道的體現(xiàn)。

    正因為有孝道的傳承,才有家庭、家族、姓氏的傳承!

    每個人都很在乎自己的孝道、孝心,沒有人愿意當不肖子孫!

    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家庭、家族、祖先為榮,不希望家庭、家族、祖先中有不光彩的人和事!

    每個人對自己的家庭很了解,但很多人對自己的家庭歷史卻不了解。問他爺爺?shù)臓敔斀惺裁疵??他就答不上!當然他對家族、祖先的歷史就更不了解了!

    過去幾十年的思想禁錮,極左思潮泛濫,只要一說家族,就被安上“宗族主義”的罪名,搞得很多人都麻木了,家庭和家族的歷史不了解,對家族的事也就變得很冷淡,同姓之間也不團結(jié),對修家譜則更不以為然。有家譜和沒家譜,對他們沒有什么兩樣,沒有什么影響,他們照樣干事生活;也不會影響晉級加薪!他們哪里知道,無論你多么成功,無論你多么顯赫,沒有家譜的記載與傳承,若干年后的子孫,還有誰知道你是一位光宗耀祖的先輩?你們現(xiàn)在含辛茹苦養(yǎng)育子孫,幾代之后,也就沒有人知道你們的功績,甚至子孫連你們的名字也記不得!你們真的不想子孫能記住自己嗎?是子孫不愿意記住你們、不想了解你們的功績嗎?絕對不是!這是因為沒有家譜,子孫無從知曉呀!正如你們現(xiàn)在不了解先輩、不了解家庭家族歷史一樣。

我們長寧文氏歷史源遠流長,遺憾的是竟然沒有家譜!

人生百年已是不短,可有幾人能活過百年?我們或遲或早都要離開這個世界,如果在短短的幾十年里,不能搞清楚自己從哪來?祖先是誰?豈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和悲哀?!

譜內(nèi)插頁之一

前世不修譜,后人尋根苦;今人不修譜,子孫不知古!

國家民族要有仁人志士、才俊精英傳承光大,族事也要有一幫有識之士、熱心之人來重視打理。尤其宗族活動是無償?shù)模枰挥媹蟪?、不怕吃虧,不怕吃苦、不怕閑話、甘愿無私奉獻的人來干。

…………

修譜的目的是承前啟后,除了繼承發(fā)揚好的傳統(tǒng)外,我認為還應(yīng)該與時俱進,有所改進有所發(fā)揚。我就把文氏女性、夫婿、子女都上譜。因為文家的外孫、外孫女也是文氏的后人呀!

宗譜是以血緣關(guān)系編撰的,因此,一定要將養(yǎng)子養(yǎng)女、包胎等情況予以注明,以免亂倫。過去的族譜規(guī)矩多多,只給死人、名人,或有一定級別的成員立傳,導(dǎo)致后人對先人的情況不夠了解甚至根本不了解的后果。因此,我提倡后輩只要認為有值得記載的人和事,不管是否在世,就為前輩寫點簡歷或小傳之類。每一代人都堅持寫,這樣,后代對先人就會有所了解,不至于像今天的我們對先人的具體情況一點也不清楚。因此,要在族譜上留下足夠的紙張作為書寫簡歷傳記和張貼家庭成員音像材料之用。或許有人覺得都是草根,更無轟轟烈烈的業(yè)績,不值一提。其實,若干代后,你就是祖先,在后輩眼里,你就是偉人,你平凡言行舉止的記載,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寶貴資料。你填寫的就是你的家譜,寫的是長輩的事跡,是傳給你的兒孫的寶貴遺產(chǎn)。如果再版時,編者認為其中有啟迪教育族人的好篇什,有推廣意義,就可收錄在新譜里,流傳下去。這樣不但有益于你的家庭,也有益于家族,你何樂而不為呢?

為了方便記載,讓文化水平低的人,都沒有困難,不妨像我一樣設(shè)計一些表格,并且舉出實例,讓族人有例可循,輕松填寫。

世系簡表

在名家眼里,我膽大妄為,搞出來的族譜不倫不類,甚至錯誤多多。但我的族人感覺很好,說既十分完整,又清楚明白,也很實用。

遺憾的是在名字上還有許多錯誤,時間用語也不統(tǒng)一,基礎(chǔ)信息也不完整。

名字多半是長輩給取的,有些還有特定意義,不容寫錯。給負責搜集資料的人反復(fù)強調(diào)這點的重要性,結(jié)果還是有不少錯誤——是個別搜集者不以為然的結(jié)果,他們按發(fā)音,想當然的隨便用上一個同音字,編者實在無奈!

家族名冊

時間有的是用陽歷,有的則是用陰歷;有的用天干地支,有的使用現(xiàn)代鐘點。編者也無暇糾正。

致于搜集的信息不完整,也是編者沒法補救的事。

寫出這些膚淺心得的目的,希望編寫族譜的宗親,能吸取我的教訓(xùn),把《文氏宗譜》修得更好。

附作者部分家人合影:

熱門

文章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