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父母偏心,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文文爸有個朋友家,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從小到大,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弟弟優(yōu)先;上大學時,父母就不管她了,讓她自己賺錢讀書,有時候還要貼補弟弟,他曾一度懷疑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 有次與媽媽爭吵后,媽媽也毫不掩飾自己的偏心,很是直白地告訴了朋友:弟弟才是自家人,你長大后,終歸都是別人家的...... 當初聽到朋友的這份言論后,文文爸很是不理解,明明都是自己10月懷胎生下的孩子,為什么會厚此薄彼,為什么會偏心呢? 為了打開朋友內(nèi)心的心結(jié),文文爸曾陪著她去看了心理醫(yī)生。針對父母偏心這一問題,心理醫(yī)生直言:“95%的父母都是偏心的,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認自己偏心”。 縱觀自己身邊的同學、同事、朋友,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曾遭受過父母的不公平待遇,尤其是多子女家庭。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人員曾對此做過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都承認自己更偏愛某一個孩子。 在實際生活中,父母的偏心率或許遠遠高于這個比率,因為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盡力掩飾自己的偏心。有些被孩子問道后,甚至為美其名曰:“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們都是我10月懷胎生下的”。換而言之,就是自己不偏心。 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文文爸就會嘴角上揚,冷笑一聲后,想起心理醫(yī)生對于父母偏心的原因,文文爸覺得分析的句句在理。 01、偏愛兒子,忽視女兒 出于這種原因而偏心的父母,尤為常見。就像文文爸的那個朋友,在父母的潛意識中,認為“男孩才是自家人,是門第的象征;而女孩長大后,終嫁人,成為別家人”。雖然這種思想不對,但“重男輕女”的思想,依舊在他們腦海中根深蒂固。 就像熱播劇《都挺好》中的蘇母,對于兩個兒子極盡偏袒與寵愛,而對唯一的女兒卻尖酸刻薄: 吃飯時,看著碗里的雞腿,蘇母分別夾起給了倆兒子,對于女兒明玉卻不聞不問; 當大兒子考上大學時,為了湊生活費,蘇母賣掉了女兒的屋子; 當二兒子想要去旅游時,蘇母答應(yīng)給他2000塊作為旅游經(jīng)費;而女兒成績好,想要1000塊上培訓班,蘇母不給錢不說,還動手打了女兒。 面對蘇母的偏心,懦弱的蘇父雖然不偏袒倆兒子,但也從未站出來替女兒說一句話。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中,明玉幾乎沒有感受過愛與溫暖。 可令人諷刺的是,這個最不受寵的女兒,長大后卻混得最好、事業(yè)最成功,同時也最孝順: 母親離世后,明玉出錢操辦了后事;看到父親穿衣破舊,明玉帶她買了一身的高檔貨;當大哥、二哥工作受挫時,明玉都會挺身而出,為其解決。 明玉用實際行動拼命地證明,自己是值得父親、哥哥們被愛的,但人性的真相,總是讓人心寒。 在那些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無論成年后的女兒付出再多,似乎都不能改變父母對兒子們的偏愛。 02、偏愛優(yōu)秀基因攜帶者,比如老大 常言道:“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據(jù)研究者發(fā)現(xiàn):那些被父母偏愛的孩子,不是老大,則是老幺。 心理學家弗蘭克·蘇洛威在《天生反叛》一書中說道:父母偏愛那些最大、最健康的后代,因為這些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生存下來,將家族基因延續(xù)下去。 同時,挪威研究者發(fā)現(xiàn):老大的智商平均會比老二高出2.3%,這也是為何父母偏愛老大的原因。 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父母都會不同程度的偏愛那些更成功、長得更好看的孩子,潛意識中會認為,他們才是自己優(yōu)秀基因的代表,才能將自己的優(yōu)秀基因延續(xù)下去。 有網(wǎng)友對此分享了自己的經(jīng)歷:姐姐遺傳了父母的優(yōu)秀基因,不僅長得好看,成績還好,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而自己,不僅長得難看,成績也不好,從小在父母的棍棒及鄙夷下長大。姐姐過生日,在當?shù)刈畲蟮木频辏?個房間5個蛋糕,一群人圍著她慶祝,媽媽更是買了一架鋼琴送給她;而自己過生日,沒有祝福沒有蛋糕沒有長壽面,甚至沒人記得...... 雖然很同情這位網(wǎng)友的遭遇,但不得不說,那些口口聲聲說“一碗水端平”的父母,在實際生活中,卻無法做到。 03、偏愛“更弱勢”的子女 常言道: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如何在父母面前表現(xiàn)得更“弱”,就可能會獲得更多的偏愛。這種弱,并非是生理上的弱勢,有可能是調(diào)皮、也有可能是“聰明”,總之,只要父母覺得你“弱”就行。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很少關(guān)注那些性格好的孩子,而更偏愛那些調(diào)皮、難以撫養(yǎng)的孩子。 文文爸小時候,為了得到父母的偏愛,不惜裝病,來向父母表達自己的難受、害怕、需要人照顧,從而獲得父母的偏愛。小時候的這種“小心機”,在父母那里很受用,不知道你小時候用過沒? 父母偏心,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很大 常言道:雪崩時,沒有一朵雪花是無辜的!用這句話來形容父母的偏心,同樣確切。因為自己的偏心,無論對于哪個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傷害: 比如在《都挺好》中,長期被冷落的女兒明玉,雖然成年以后功成名就,但有時依舊還會覺得自己不夠好,陷入低自尊的旋渦; 而對于被偏愛的明成,覺得父母的愛理所當然,在父母的偏愛下,養(yǎng)成了飛揚跋扈的性格不說,還成為了一名實打?qū)嵉摹翱欣献濉?,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p> 文文爸在看完心里醫(yī)生給出的解釋后,也意識想要一碗水端平,似乎很難。對于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來說,要當?shù)牟粌H是家長,而是裁判:當孩子們遇到矛盾時,父母可以暫時放手,讓其自行解決;若要插手,也要做到對事不對人。 總而言之,為人父母,還是要盡可能地做到公平,畢竟一碗水端不平,傷害的就是兩個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