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強必先有樂觀之心,欲勝必先存樂觀之道。是故,樂觀是向上的人生之首要。
做好最壞的打算,樂觀美好的奮斗。是說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用樂觀的心態(tài)分析事物,用積極向上的思想進行抉擇。哪怕是面對失敗、困苦、失意、失足、災難、壓力、不公平待遇等都要有一個樂觀的態(tài)度。
說一個秀才趕考的故事,以示樂觀主義的作用。
從前有位秀才在兩次名落遜山后,志向不移再次打起行裝進京趕考。到了京城后他住在前兩次住的店里。臨近考試的前兩天的晚上,他做了三個夢:一是夢見自己在墻上種白菜;二是夢見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三是夢見自己跟心愛的姑娘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
秀才覺得這三個夢似乎都有些蹊蹺,似乎暗示著什么。他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先生去解夢。算命的一聽,說:
“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墻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心愛的姑娘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心想兩試不第,這第三次看來也是沒希望了,不如盡早回鄉(xiāng),省卻一番煩惱。于是回店里,他就收拾包袱準備回鄉(xiāng)。
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么就回鄉(xiāng)了?”
秀才將做夢與解夢之事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主一聽就樂了:“噢,我也會解夢。我先恭喜你明日考試必能高中,你一定要留下來。”怎么講?秀才問。
你想想,墻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有備無患嗎?跟你心愛的姑娘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 店主說出了自己的解釋。
秀才一聽,覺得也很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故事成為了歷代讀書人的美談。
世界分陰陽,事物總是帶有兩面性的,我們朝著積極的方面去想,事態(tài)也將隨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我們朝著悲觀的方面去想,事態(tài)就會越成悲觀。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行為,有什么樣的追求和信念,就有什么樣的未來。
我們應該學習這位店主,樂觀的分析事物對待人生,當面臨重大的人生抉擇時,甚至在挫折、災難面前,一定要找出優(yōu)勢,創(chuàng)造良性循環(huán),那么“陰陽平衡,勝利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