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雷師兄。 好多網友都在后臺私信問我,痛風一定是熱證嗎?為什么吃了一些寒涼的東西之后會產生痛風呢?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痛風的問題。 01 痛風不一定是熱證 首先痛風不一定是熱證,它分為五種類型,濕熱痹阻,風寒濕痹,痰瘀阻滯,脾腎陽虛,肝腎陰虛。 像風寒濕痹型痛風的表現是紅腫熱痛。所以很多人會出現一個誤判,認為紅腫熱痛肯定是熱證,其實并不是。 而是因為風寒濕痹阻在中間,我們這個疼的地方會發(fā)燙,但是病人并沒有發(fā)燒,這就是陽不入陰。 如果這時候您用一些寒涼的藥,比如說黃芩,黃連,石膏,一點兒都沒用,反而會更加疼痛。 02 風寒濕痹型痛風的 主要表現及調理方法 這種風寒濕痹主要的表現,咱們說一個網友的小案例。 他先是風寒感冒,然后還喝了二兩白酒,第二天右腳指第一指關節(jié)后面那個特別高的凸起的地方,我們叫跖趾關節(jié),出現了紅腫疼痛。 一觸碰就非常的疼,疼得都沒辦法穿鞋了,走都不能走了。 這就屬于一個風寒濕痹的情況,那用的什么調理方法呢? 用的是甘草附子湯來溫經祛濕止痛。 里面有桂枝,附子,白術,甘草。 桂枝能溫通經脈,溫陽化氣。附子能通行12經,并且可以散寒止痛。白術用來健脾燥濕,最后一個甘草可以益氣和中,緩解附子毒性,與桂枝相配伍的話,有辛甘化陽的作用。 這個小方法,針對風寒濕引起的痛風有非常不錯的效果。 好啦,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覺得有用,就在下方點個“在看”,讓更多的人看到。 |
|
來自: 雷師兄說養(yǎng)生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