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以為,在豪門生活里的人,不會為生活煩惱,每天坐享其成就行。 其實不是的,人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免不了煩惱。生在豪門,也只不過是免去了基本生活的困擾,卻帶來更多的紛爭。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豪門之爭,也許不像窮苦人家那樣,為了一畝三分地爭得頭破血流,其內斗性質卻不比窮苦人家好多少。 甚至在豪門里,誰當家,誰苦逼。那種苦,也只有真正當過家的人才能體會。 《金粉世家》原著里,金太太的苦只有上了年紀的女人才能懂。金銓在世時,金家多么奢華,少爺小姐太太花錢跟流水一樣,就連管賬的賬房先生,貪污來的錢財,在北京城都買了幾處房子??上攵鸺叶嘤绣X。 金銓去世后,金家倒臺,一下子失去了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各房兒子媳婦暗潮涌動,各自為自己的前途打算。 作為家長,金太太不得不在悲痛中重新振作起來,獨自撐起整個金家。大小事務,沒有一件不操心,沒有一樣不經過自己的審核。 大到金家的財產,賬目往來,小到家里的柴米油鹽,管理家庭成員,照顧清秋坐月子,哪一樣不是親力親為。 盡管金太太已經累得幾乎崩潰,可是各房的兒子媳婦卻沒多少體諒之心,明爭暗斗想分家。 金太太原本不想分家,想著就算金銓去世了,這個家有自己支撐著,還能勉強維持下去,可是到了后來,一連串的事情發(fā)生,讓金太太發(fā)覺,家還是分散吧,人心不齊了,還勉強湊合在一塊干什么。最終受苦受累的還是自己,強留兒女,反倒被他們埋怨。 所以,金太太痛定思痛,堅決分家,對于兒女媳婦們好,自己也可以減輕的負擔,各干各的,各自為自己的小家庭奮斗,發(fā)財也好,吃苦挨餓也罷,管不了那么多了,管好自己才是硬道理。 大家庭倒了經濟支柱,分家雖有傷體面和和氣,但對于當家的老人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金太太分家的經歷告訴人們,人到老年想幸福,還得優(yōu)先考慮自己,自己過好了,才有力氣管兒女,老年人不妨學她。 一:老人自身要有養(yǎng)老錢,養(yǎng)兒防老不靠譜金太太分家,是她自己主動提出來的,但事實上,卻是各房兒子媳婦們暗自傾軋的結果。 作為一家之主,金太太不忍心看到這個家庭明爭暗斗,到頭來,每個人都來埋怨自己。與其這樣,不如分散,將金銓留下來的財產都分一分,以后兒子們過得怎么樣,那看他們自己的謀生手段如何。 鳳舉作為長子,在父親死后,一下子就成熟起來,孝順了不少,看母親堅決分家,不管是出于情感原因,還是出于面子原因,還是要勸一勸母親,以表示自己已經反對過分家。
金太太之所以有底氣分家,不同意鳳舉提議的每房兒子出三四百塊錢做家用,共同給母親養(yǎng)老,最根本的原因是她已經受夠了這個大家庭的苦與痛。 作為當家主母,雖說不上受委屈,兒子媳婦們也不敢在面子上跟她過不去,但不代表私下里不埋怨她。金太太是何等聰明的女人,這點事情還不清楚嗎? 自己身上有錢,不求兒子養(yǎng)老,不看兒媳臉色,自己養(yǎng)活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才是真正的自由。
老人身上有錢,就不用依賴兒子媳婦,人格也能獨立。這年頭,別總想著養(yǎng)兒防老,誰也指望不上。尤其是農村老人,年輕的時候一門心思重男輕女,總想多生兒子,以為這樣到老了就老有所依。 實際上,兒子多未必就是福,禍福相依,帶來的煩惱也多。這個年代,每個人的生存壓力都比較大,與其將養(yǎng)老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不如自己趁年輕,多攢點錢,自己給自己養(yǎng)老。 二:支撐不住家庭時,就大膽分家,促使兒子獨立在現實生活里,很多老人活到六七十歲還要養(yǎng)活兒女,舍不得分家,舍不得讓兒子獨立。外人以為是兒子在養(yǎng)父母,實際上是父母在養(yǎng)兒子。父母干到死,都被兒子啃老,何其悲哀。 金太太是個有智慧的女人,知道進退,知道強撐面子卻傷了里子,到頭來自己晚年凄苦,雖然兒子們環(huán)繞膝下,實則都是流于表面的孝順,該花天酒地的還是照樣,索性分家了,眼不看心不煩,沒必要管兒子管到死。
金太太將自己比喻成老燕子,哺育了一群燕子,已經長大成人,可以獨立生活了,就沒必要繼續(xù)讓老燕子哺育他們。 豪門貴婦尚且如此艱難,何況平頭百姓?,F實生活中,多少老年人,起早貪黑,還在為兒子的三餐溫飽操勞不休,試問,這就是所謂的孝順,所謂的養(yǎng)兒防老嗎? 我勸告老年人,自己能力支撐不住的時候,就不必再強撐,勇敢地跟兒子們說,讓他們獨立生活,自己要頤養(yǎng)天年。當然,前提最好是自己有錢。 三:面對兒子們,盡量公平,一碗水端平兒子多的家庭,矛盾也多??偸菚榱四且稽c蠅頭小利,爭得面紅耳赤。兒子媳婦們會怨恨做公婆的,不公平,一碗水沒端平。 很多農村地區(qū)的老人,會偏袒某個兒子,在分田地,分房子的時候會格外分得多。這樣,那分得少的媳婦就心有不滿,將來公婆老了,她們也不樂意照顧。 不妨學一學金太太,分家產的時候四個兒子平均分,誰也不多,誰也不少。 其實金太太最疼愛的是小兒子金燕西,還曾經計劃過給錢他上學,扶持他獨立??墒呛髞砑依锇l(fā)生了一系列事情,讓金太太看透了,人生在世,誰也靠不住,生了七八個孩子,到頭來自己還是個孤人,能靠的終究是自己。 金太太做了這一番感想后,索性誰也不偏幫,將金銓留下來的遺產,四個兒子每人分得五萬,另外股票也分了四份,女兒們一人分兩萬。眾人都分完了,給自己留下一點,作為養(yǎng)老本。有意見現在就提,等到塵埃落定,就沒有機會翻舊賬了。 金太太的做法,相當高明和妥當的。 每次遇到大問題,召集全家開會解決,擺到臺面上說,哪個兒子都不偏袒,哪個兒子也不私下給錢。偏心兒子的帽子,金太太不愿戴。 總結:金太太分完家后,就搬到山里去養(yǎng)老,不問世事,從此安安靜靜地走完自己的余生。 作為女人,能夠做到金太太這個份上,已經非常成功,年輕時榮華富貴享盡,年老時有資本給自己養(yǎng)老,過自己想過的晚年生活。 從沒想過要靠兒子養(yǎng)老,也不道德綁架,也不埋怨兒子不孝順,自始至終,都讓自己人格獨立,經濟獨立,思想獨立。雖為封建時代落沒家族的女人,實際上思想非常超前,甚至比現代的女人,更有長遠眼光,值得老年人借鑒。 老年人想要安享晚年,不妨學一學金太太。 作者:新面紗,【深情解讀】欄目主編,專注于探討婚姻、兩性話題,左手帶娃,右手寫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