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年,李治的兩個兒子斗雞,王勃寫文章助興,觸怒李治被逐出長安。幾年后,李治讀到《滕王閣序》大贊:真乃罕世奇才。他問:朕后悔了,王勃在哪里,朕要重用。太監(jiān)吞吞吐吐,就是不肯回答。 唐高宗上元二年秋,王勃前往交趾(今越南)探望父親路過南昌,恰巧滕王閣重修竣工,都督閻伯輿重陽節(jié)要在滕王閣大宴賓客。 這是一場盛會,既然趕上了,自然要參加。只是此時正是王勃人生中最落魄之時,他前去拜見閻都督,心里也不能確定能否參加這次宴會。 此前因為發(fā)表斗雞檄文被皇帝厭惡逐出長安,后又因殺害官奴被貶,現(xiàn)在的王勃空有才子之名,其實啥也不是。 就算是過氣明星,那也是明星,王勃的到來閻都督還是很高興的,這場宴會本就是文人之間的聚會,不管怎么說,王勃畢竟是從京城來的大才子。 這次宴會其實是閻都督特意為他的女婿舉辦的,閻都督早就讓女婿準備好了一篇序文,打算在宴會上讓女婿即興書寫,在江西文壇揚揚名。 酒過三巡,閻都督命人拿出筆墨,假意詢問在座嘉賓誰要為此次盛會做序,大家心里都明白,閻都督就是客氣客氣,自然沒有人上前湊熱鬧。 王勃是個愣頭青,他連皇帝都得罪過,何況一個閻都督,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王勃大喊一聲:“我來?!?br> 眾人紛紛傻眼,閻都督只是隨口問問,不料真有人不懂事,駁了他的面子。閻都督氣得臉像豬肝似的,又不好發(fā)作,只能怪自己多嘴。 閻都督拂袖而去,獨自坐在帳后生悶氣。然后派人去盯著王勃,看看他寫了什么東西,他想知道這個傳說中的天才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傳奇。 聽說王勃開頭寫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都督輕蔑一笑:“這水平一般般嘛。” 屬下又來報:“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閻都督頓時不說話了,第二句檔次就上去了,這個王勃還是有點東西的。 屬下一句一句地報,閻都督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看,手心全是汗。當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他不由嘆道:“天才啊,此子當永垂不朽?!?br> 閻都督再也坐不住了,起身走了出去,他對王勃的成見和不滿早已煙消云散,這是見證歷史的時刻,此文必將力透千古,傳頌萬世,所有文章在它面前都將黯然失色。 王勃幾乎從未停頓,一篇七百余字的駢文一蹴而就。在駢文的結尾,王勃還完成了一首七言詩。落筆寫下最后一個字,王勃將序文呈上閻都督,起身告辭。 閻都督早已佩服地五體投地,他將全文瀏覽一遍,正當他要不吝贊美之詞時,突然發(fā)現(xiàn)最后一句詩少了一個字: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自流。 一篇好文少了一個字真是折磨人,閻都督心里跟貓爪撓似的,圍觀的文人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有人認為應該填“水”,有的人認為應該填“獨”。 對于這些人的意見,閻都督統(tǒng)統(tǒng)不是很滿意,這個字還是由作者本人補全最好不過,于是派人快馬加鞭前去追趕王勃,請他將空缺的字補上。 待來人追上王勃,王勃讓仆從告知對方:“我家公子說了,一字值千金,望閻大人海涵?!?br> 閻都督得知后十分不滿,這分明就是敲詐。只是這個空缺的字于他而言就像嘴邊無法吃到的肉,讓人欲罷不能。 為了這個字,閻都督命人準備好千兩紋銀,帶著眾人前往王勃的住處討教。王勃故作驚訝接過銀兩,說道:“怎敢勞煩大人親自詢問,晚生豈敢空字??照?,空也。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br> 眾人恍然大悟,一致稱妙。閻都督嘆道:“一字千金,值了?!?br> 此后,《滕王閣序》開啟了刷屏模式,文人紛紛轉載,爆紅于大唐文壇,長安城內無不在傳閱這篇奇文。 一年后,滕王閣序終于傳到了唐高宗李治手里,他讀到欲罷不能,讀到拍案叫絕。想到曾經(jīng)因為一篇斗雞檄文將王勃逐出長安,李治后悔不已,此番讀到這樣一篇千古奇文,對王勃的好感直線上升。 他問身邊的太監(jiān):“以前驅逐王勃,是朕的錯。王勃現(xiàn)在在哪里?趕緊把他找來,朕要重用他?!?br> 太監(jiān)支支吾吾,就是不肯作答。在李治追問下,太監(jiān)才道:“陛下,王勃不久前已墜海而亡?!?br> 李治不再說話,獨自感傷,許久后他才嘆道:“可惜啊,可惜啊,可惜。” 676年,王勃在探望父親的歸途中,在海上遇到風浪,不幸墜海身亡,年僅26歲。 @東方離 王勃自幼聰慧,號稱神童。6歲能作詩,9歲撰寫《指瑕》十卷,指出顏師古的錯誤。 16歲應幽素科試及第,成為大唐最年輕的命官。僅僅幾個月后便因一篇《檄英王雞》觸怒唐高宗,被其怒罵“歪才”,遭到驅逐。 21歲藏匿罪犯官奴曹達,因害怕走漏風聲遭連累,索性殺害曹達,二次遭貶。 25歲憑《滕王閣序》達到人生巔峰,成為人人傳頌的文壇巨匠,卻在26歲迅速隕落。 一篇《滕王閣序》耗盡了王勃一生的氣運,他坎坷一生,在即將受到重用之時卻意外身亡。 王勃文采斐然,享譽文壇。在官場卻十分稚嫩,毫無心計、不能揣摩人心。如果他還活著,被唐高宗召回長安重用,不知還會惹下怎樣的禍患。 天妒英才,或許才是王勃最好的歸宿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