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寫的一篇關于做個有趣家長,是孩子和家長無話不談的密方,這篇是我寫文章以來閱讀量最高一篇。還上了簡書首頁推薦。但是在孩子成長中,我們和孩子不可能天天“有趣”,我們也會碰到孩子不跟你講道理,或者他認為自己很有道理,反抗你的意見,或者還有“無理取鬧”.....發(fā)生和你生氣頂嘴爭吵這時候該怎么辦?我們盼著孩子長高長大的同時,我們也發(fā)現了孩子的脾氣也在見長。曾經那個很粘乎媽媽的孩子,有時一言不合就翻臉。三月的天孩兒的臉,說變就變,說的也是這個吧!但在陪伴他成長中,我自創(chuàng)了十分鐘怒氣化解法,到目前為止,我不僅是他的媽媽,我們還是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好伙伴。以至于他經常會情不自禁地感嘆“媽媽,我愛你!”“媽媽,我怎么會那么那么愛你呢?”現在的孩子既有主見又有個性,跟當年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他們不覺得頂嘴就是不孝敬父母,因為他們覺得他們也有說話的權利,家長不可“壓迫”他們說話的。做了媽媽的人喜歡 “煩”,認為那是愛你為你好。一旦發(fā)現孩子哪兒不對,開始啟動“糾正、擦除、改錯”的模式,那話匣子一旦打開,并是滔滔不絕,一下子停下來蠻難。但事與愿違,有時候“煩”的沒見什么成效。男人為什么最怕女人“煩”,跟小時候媽媽不斷“煩”和“嘮叨”分不開的,長大了留下“恐懼”的陰影吧,哪怕這男人骨子里有溫柔的一面,但他畢竟是男人,他們有不同于女人的結構成分。很多事情在你看來蠻“嚴重”,孩子卻認為你不理解,在你的又煩又嘮叨聲又下命令中,他們要抵抗,大人往往會缺乏了耐心,忍不住,那嗓門往高里飆。氣氛就像那火藥桶,一燃就爆。你提高聲音分貝在數落,他在頑強地抵抗,在反抗中他怒吼著,“煩死了!“彼此眼里心里都冒著火。你的怒不可遏,我懂。但我想告訴的是,此時有必要冷靜,學會剎住“嘴”,就讓他發(fā)會脾氣,不說了,不要理會他,讓空氣中彌漫的火藥味消散掉,讓高漲的情緒冷卻下來,及時剎住嘮叨不休的話語。把要想說的道理先擱一邊起。你突然的不理睬不說,反倒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是愛你的,他其實也不想讓你生氣,他意識到失去你的愛是件”可怕“的事情,開始覺得自己也有不對,有時他突然會喊出一句,“抱抱”,那時的你血脈還在噴張,怎么能做到馬上說抱就抱呢?最初的時候,我真的很難做到這么快的情緒轉化,其實細想一下,有些事情也不是什么原則的問題。我們小時候也不是在叛逆中度過嗎?那時我們發(fā)誓長大后,不要做,愛嘮叨的父母,可是漸漸的我們成了當年的父母。我們成了愛嘮叨愛講道理的長輩,漸漸的在“道理”傳播中,你在他心里是高高在上的長輩,而不是無話不談的好伙伴。他讓你抱不是讓你繼續(xù)和他講道理,他心里已懂得,只是不想口頭認錯。但這抱抱的表達方式已經表明他在“服軟”。最好的辦法,別糾結剛才誰對誰錯,抱抱,就純粹抱抱。這抱抱,能瞬間化解之前發(fā)生在倆人之間的不快樂;這抱抱,是他的表達方式,你就溫柔去接納他;這抱抱,對孩子的反抗給予充分的諒解和包容;這抱抱,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給予孩子在成長中必要的關懷和理解。不要把這反抗與頂嘴覺得什么大事,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叛逆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后來我規(guī)定,如果碰到兩人發(fā)生不愉快時,生氣就控制在十分鐘內。這樣以后,我發(fā)現我的語言從愛煩喜歡嘮叨變得干脆利落了,越來越不愛生氣。反而和孩子相處的更愉快和融洽。生氣就控制在十分鐘內。我們可以斗下嘴,但我們是一起成長的好伙伴,我們生氣控制在十分鐘內,誰抱了誰都可以。他如沒喊你抱,你放下身段去抱下他,之前“天大的事“也會迎刃而解了,很多事情會順利地進行下去。不僅要做個有趣的家長,還得學會情緒控制,才能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好伙伴,親子關系又進了一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