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詩詞世界 來源:詩詞世界(ID:shicishijie) “城上風威冷,江中水氣寒?!?/span> 公元684年,揚州城樓。 一位老者身著軍裝,斗志昂揚。花白的發(fā)絲在風中飛舞,意氣沖天,眼神里寫滿了憧憬和堅定。 樓高風急,江面霧氣彌漫,連江中的水都似乎變得殺氣騰騰。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span> 等到平定了天下時,我們一定要載歌載舞進入長安京城! 這是何等地壯志雄心!必勝的氣魄和信心令人振奮,汗毛豎直。 原來,這一年唐朝發(fā)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兒。 武則天廢唐中宗為廬陵王,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后臨朝稱制,把持朝政。稱帝野心昭然若揭。 “江山要易主,身為人臣必須站出來!” “我雖不能提刀上陣殺敵,我也要以筆代刀,力保正統(tǒng),萬死不辭!” 一位本應該拿著安穩(wěn)俸祿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養(yǎng)老的人,卻在夕陽垂暮之際毅然站到了武則天的對立面,并且豁出一切要與最高權(quán)威正面杠,這是何等的決心與氣魄! 這個人不是別人,他就是婦孺皆知的駱賓王!  對于從古到今的中國小朋友來說,古詩啟蒙總躲不過那首充滿童趣的《詠鵝》,駱賓王也因此成為了初唐四杰里粉絲最多的詩人。別看這首詩簡簡單單18個字,卻句句清麗,字字生動活潑,又體現(xiàn)出了詩人志存高遠的情志。一個數(shù)千年前的絕美有聲畫面就這樣穿越時光,印刻到了一代又一代人們心中。據(jù)說駱賓王7歲時,和爺爺一起在浙江義烏駱家莊的水塘邊觀看白鵝戲水,有客人想考考他,他脫口而出就作了這首詩。駱賓王本來就家學深厚,此詩一出,神童的名號徹底打響。要說駱賓王的父親還真是會取名字,先不管孩子能不能實現(xiàn)“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的抱負,先自己封個王再說。駱賓王此后的人生軌跡,還真是循著實現(xiàn)自己名字里的寄托去的。只是成也性格,敗也性格。駱賓王22歲時,自覺已經(jīng)學有所成,于是自信滿滿地參加了科舉考試想建功立業(yè),大展宏圖。結(jié)果呢,筆試完美,卻在面試過程中,因耿直個性,被涮下來了。是金子,在哪都會發(fā)光。后來天上倒是掉下來個好機會。只是駱天才硬生生把這個機會給作沒了。唐高宗永徽年間,駱賓王被道王李元慶招入府中任職,5年未得升遷。終于機會來了,道王叫他寫個“漂亮的簡歷”來自我推薦一下,想給他升升職,他卻在文中義正辭嚴,“所令炫其能,斯不奉命”。大意就寫了:哥們這么品性高潔的人才,自己給自己打商業(yè)廣告太降格調(diào),實在做不出來。這不僅違背了本才子做人的原則 ,也擾亂了朝廷人才選拔的競爭公平性。真真替這情商捏把汗。人家隔壁的王勃同樣是天才,同樣恃才傲物,但人家好歹還知道在滕王閣序里自謙幾句,把主人奉承幾句。可這駱天才簡直是妥妥的鋼鐵直男啊,甚至可以說是鉆石直男。自己把路堵死了不說,還啪啪啪把好心推薦他的領導打了臉。懟領導已讓人大開眼界,這個人還是個路見不平必定一聲吼的“大俠士”。懟起同行來那更是不留情面。大家都知道“王楊盧駱”是初唐頂流。駱賓王是這樣為同組合的哥們寫詩的:誰分迢迢經(jīng)兩歲,誰能脈脈待三秋。 情知唾井終無理,情知覆水也難收。想必長臥病榻的盧照鄰看到絕對氣得要吐血。好歹也是一個圈里混的,被如此踩踏,換誰都得牙癢癢。中國近代政治家曾國藩曾說過:“話不說盡有余地,事不做盡有余路,情不散盡有余韻?!狈彩铝粢痪€啊,日后才好相見。清高耿直是好品質(zhì),但倘若過了度,后面的路必定越走越難。大牢里,衣衫襤褸的駱賓王對著大牢窗外的一棵古槐樹以蟬自喻,顧影自憐,袒露初心。初唐F4不愧是一個組合。和王勃一樣,駱賓王竟然也被關(guān)押了。他的罪名是:貪贓 。實際原因是因為得罪了一個女人。公元678年,年近50的駱賓王入朝為侍御史,面對武則天把持朝政后的種種政況,駱賓王又忍不住要發(fā)揚他的耿直情懷和毒舌風范了。在職期間,駱賓王多次上書諷刺。武則天本來還是欣賞他的才華的,但是胸懷再寬廣,也經(jīng)不住手下天天指著鼻子開罵。于是在駱賓王被誣陷貪贓后,武則天便順水推舟送他進大牢磨煉磨煉。不得不說,駱賓王確實是天下少有的“不忘初心”的人才。他的身心高潔不因任何環(huán)境變化而更變,令人欽佩動容。這也是后世敬仰他的重要原因。作為王勃的難兄難弟,駱賓王在飽經(jīng)牢獄之苦后的第二年,也遇到了天下大赦,從牢獄之災中脫身。公元684年,武則天改年號為“光宅”,軟禁了唐睿宗。稱帝只剩半步之遙。地方起兵討伐。九月,徐敬業(yè)(即李敬業(yè),李勣之孫)在揚州起兵反對。駱賓王趁勢投奔,掌管文書機要,主要負責軍中宣傳、鼓舞士氣。很快,一篇《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 》在唐朝登頂熱搜。王勃寫文討伐英王的雞,游戲而已。他直接寫文討伐皇帝,真槍實彈上陣。不得不佩服駱賓王“一剛到底”的氣魄。哪怕是把天戳個洞,自己粉身碎骨,也要堅持立場。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jié),穢亂春宮。 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 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君之愛子,幽之于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yè)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業(yè),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 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 是用氣憤風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nèi)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 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吒則風云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傳漢爵,或地協(xié)周親,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顧命于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倘能轉(zhuǎn)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無廢舊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 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后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聞。 客觀來說,這篇檄文毫無保留地對武則天的人品和種種行為進行了攻擊,極具侮辱性! 文章風格慷慨激昂,酣暢淋漓,看得人熱血沸騰,極具煽動性! 他還在文中對李唐舊臣們進行了恐嚇和畫大餅,構(gòu)思縝密,極具戳心拱火效能! 據(jù)說就連武皇看到第一反應都是嘆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淪落不偶,宰相之過也!” 后來,這篇《討武氏檄文》和王勃的《滕王閣序》被并稱為' 駢文雙璧',成為千古絕唱。 然而,歷史從來不是由一個文人主導風向的。差不多才三個月,徐敬業(yè)兵敗,駱賓王下落不明。有記載說他和徐敬業(yè)一起被誅殺,或說他成功逃跑,甚至還有記載說他后來在靈隱寺為僧直至老去。如此志在高天又堅守初心的大才子,絕對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珍貴明耀的寶珠,我們都期望他是后一種結(jié)局。所謂“疾風知勁草”,駱賓王一直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對抗中維護著自己的初心。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使命,我們可以選擇出發(fā),卻無法左右結(jié)局,但是無論如何,堅持即是勝利,堅守必定不悔!作者簡介:詩詞世界,來源:詩詞世界(ID:shicishijie),在喧囂的塵世中,這里有一片屬于詩詞的寧靜世界,等待每一個愛詩詞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