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文王拘而演《周易》!演是何意?周文王都做了哪些工作?司馬遷曾在好友任安臨刑前,回過一封書信,也正是這一封信,使得任安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英名。 漢朝時期,年輕時的任安出身貧寒,受到了漢朝大將軍衛(wèi)青的賞識。經(jīng)過舉薦,任安從衛(wèi)青家的舍人,一舉魚躍龍門,成為漢武帝時期的益州刺史,后又擔任北軍使者護軍(監(jiān)理京城禁衛(wèi)軍北軍)一職。 公元前91年,在漢武帝晚年時,曾發(fā)生了有名的“巫蠱之禍”。 漢武帝的寵臣江充,素與太子劉據(jù)不和。他借機在調(diào)查此次事件時,用酷刑和栽贓太子一黨,迫使他人認罪,大臣和百姓們驚恐之下,指黑為白,數(shù)以萬人被連累而死,十幾萬人受到了巫蠱牽連。 任安就是在此次事件中,被牽連的一個官員。受到江充和宦官蘇文等人的誣陷和威逼,太子在驚恐中起兵誅殺江充,卻遭到了漢武帝的派兵鎮(zhèn)壓。 身兼京城禁衛(wèi)軍北軍一職的任安,接到太子劉據(jù)的調(diào)兵令后,按兵不動。導致皇后衛(wèi)子夫和太子劉據(jù)先后自殺而死。 在朝中忠良之臣壺關三老和田千秋等人,替太子伸冤的上書后,漢武帝幡然醒悟,誅殺奸臣江充三族,燒死了宦官蘇文…… 同時,漢武帝認為,任安在太子兵變事件中:“坐觀成敗”,“懷詐,有不忠之心”,遂論其罪處以腰斬。 幾年前,任安曾寫信給好友司馬遷,希望他能夠為國多多舉薦“忠良賢德之士”。直到任安在行刑前,司馬遷才給他回了一封——《報任安書》。 正是這封著名的回信,才使得任安能夠在歷史長河留有其名。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p> 司馬遷在這份書信中,向任安解釋了自己:為何要為李陵辯護而觸怒漢武帝,為何要自甘受辱、愿意接受宮刑,以及在宮刑以后是什么信念支撐他頑強活下去的原因! 同時,司馬遷勉勵好友:富貴但名字磨滅不傳的人,多得數(shù)不清,只有那些卓異而不平常的人,才能青史留名。 在他情深意濃列舉的圣賢之人的磨難經(jīng)歷,最后又都大成時,司馬遷將文王拘而演《周易》,排在了首位。 那么,司馬遷為何在《史記》中,說文王是拘而演《周易》,孔子在困窘中作《春秋》?“演”字是何意?周文王又在演《易》過程中,做了哪些工作? 從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記載來看,周文王姬昌演《周易》,是確鑿的歷史事件。 漢字中的“演”,左邊是“水”字旁,與水有關,右邊的“寅”,是12地支中的老虎相組合搭配。 古書《爾雅·釋詁》:“寅,進也,古時“寅”、“演”同用,后來“寅”讀yín,“演”讀yǎn,才加水旁作演,為前進,流動的專義字。 因此,“演”本義指的是細水長流,后又引申為潤濕、滋潤、流動之意;還有推廣、傳布、延續(xù)之意。 司馬遷說文王拘而演《周易》,指的正是文王的《周易》64卦,是在羲皇畫出八卦,神農(nóng)帝所創(chuàng)的《連山易》和軒轅黃帝所創(chuàng)的《歸藏易》基礎上,推演發(fā)展出了后天八八64卦的《周易》系統(tǒng)。 文學作品《封神演義》原著第20回,“散宜生私通費尤”等章節(jié)中,談到,周文王被囚禁于河北相州湯陰縣的羑里城后,每日閉門待罪,將伏羲八卦變?yōu)榘税?4卦,重為384爻,內(nèi)按陰陽消息之為機,周天劃度之妙,后為《周易》。 可見,周文王在推演《周易》時,既保留了伏羲的《先天易》、《連山易》和《易藏易》的基本內(nèi)容,又有不同于前人關于易學的研究的發(fā)展變化,“演”字恰到好處。 現(xiàn)今,即使再有學問的人,通讀沒有文字注釋的《易經(jīng)》和64卦符號,也是非常的難以看懂。如果沒有周文王父子等人的功勞,今天,我們?nèi)匀缓茈y悟透理解這本“無字天書”。 在囚禁于羑里城的7年間,周文王自強不息,刻苦奮斗,主要對《易經(jīng)》做了下內(nèi)容: 首先,確定并重新排列了八卦的次序; 他將伏羲的八卦順序稱為“先天八卦”,文王的八卦稱為“后天八卦”。 其次,細分并排列出了64卦順序; 《連山易》64卦排列,以“艮”卦為首,《歸藏易》64卦排列,以“坤”卦為首,文王的《周易》64卦,則以乾卦為首。 第三,為64卦每一卦進行命名。 伏羲的先天八卦,只有八個純卦;《連山易》和《歸藏易》的64卦,只有卦之形,沒有卦之名。 周文王在64卦的五行性質(zhì)和卦形基礎上,為每一卦起了一個恰當?shù)呢悦?/p> 比如:“包羅萬象乾為天,一女五夫逅;火天有象大富有,水火既濟功成象;豐收喜慶雷火豐,地火明夷流血傷;剝官降職山地剝,加官晉級火地晉;震驚百里震為雷,喜悅安樂雷地豫等……” 第四,為64卦卦名配以卦辭。 “乾,元亨利貞”;“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薄?/p> 正是周文王為這些卦,添注以卦辭和卦德的文字,填補了古代易經(jīng)只有卦形卦象,而無文字注釋的空白。 第五、為386爻注以爻辭。 周文王對64卦卦序進行排列,并作卦辭進以解釋后,包含了對西周未來的發(fā)展及對周朝的憂慮,也總結(jié)出了事物發(fā)展的自然普遍規(guī)律。 喻示著乾坤父母生育子女后,子子孫孫在發(fā)展壯大中的相互生克間的命運吉兇和矛盾沖突。 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姬旦,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并制作禮樂,受封在周,爵為上公,后人稱為“周公”。 精通《周易》的周公,很清楚父王的苦心,于是組織手下賢士南宮適等人為文王的后天64卦中的386爻,進行一一注釋爻辭。 “每卦六爻,加乾坤二卦用九和用六,共計386爻,每爻用乘、承、當位、失位、有應、無應等說明每爻在卦中的作用。 到了春秋時期,圣人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再次著作《十翼》等精義,對《易經(jīng)》進行注解。 64卦只有卦象符號,稱為《易》,文字解釋稱為《經(jīng)》。幾千年來,正是伏羲、周文王、孔子等人對《易經(jīng)》的創(chuàng)新完善,使《易經(jīng)》成為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成書。目前,世界各國出版的研究《周易》著作約有6000多種,成為世界文明的搖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