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解恒革,中國老年保健協(xié)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ADC)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二醫(yī)學中心神經內科副主任 數據顯示,全球約有5000萬癡呆患者,輕度認知障礙患者3877萬,預計到2050年增長到1.52億。其中,中國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到2050年,中國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超過4000萬人。① 2021年4月28日,在綠谷制藥支持的第十三屆健康中國論壇阿爾茨海默病平行論壇上,《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診療現狀調研報告》首次發(fā)布。 中國老年保健協(xié)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ADC)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二醫(yī)學中心神經內科副主任解恒革指出,此次診療報告呈現出“666”的特點——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診療現狀調研報告》顯示,絕大多數患者因為出現癥狀而就診,其中,愛忘事、糊涂、不認識熟悉的人等現象就診的患者成為首要就診原因,占比高達57.26%,而參加體檢或篩查項目從而進一步就診的比例僅為10.06%。 解恒革教授指出,目前公眾對于阿爾茨海默?。ˋD)知曉度較高,體現在患者出現癥狀后,一年以內去醫(yī)院就診的比例為67.71%;醫(yī)生識別度較高,患者第一次就診就成功確診的比例為36.79%。 但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就診情況并不樂觀。“有些患者雖然在一年內就診,但是也有很多患者是到癥狀重的時候才就診。”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診療現狀調研報告》顯示,盡管91.36%受訪患者感受到治療帶來的益處,患者認同治療阿爾茨海默病需終身用藥的人群占比77.04%,但體現在用藥時長上并不樂觀——用藥超過1年的比例僅占65.03%,用藥1~3年的受訪患者比例最高,占比為38.73%。 在停藥原因上,由于治療效果不好、藥價太貴和副作用明顯等藥物本身問題停藥比例占43.49%。其中,從未服用過藥物的農村患者高達40.86%。 整體來說,阿爾茨海默病受訪患者認為市場現有治療藥物存在的主要痛點是價格昂貴(64.87%)、療效不佳(63.79%)、副作用較多(34.74%)。其中,認為藥價昂貴所占比最高。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診療現狀調研報告》顯示,雖然城市受訪者養(yǎng)老機構的入住意愿(51.81%)要強于鄉(xiāng)村(40.37%), 但現階段仍以居家照護為主要形式(62.99%)。 究其原因,解恒革主任解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照料以居家為主,主要與費用太高有關。 “面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無論是伴侶照料還是子女照料,都面臨時間減少、經濟壓力大、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但我們也要看到,在照護的過程中,照護者體會到個人責任意識增強,和患者關系更加親密。未來在居家照護基礎上,我們也要逐步提升社會化照護能力?!?/p> 解恒革指出,雖然對入住醫(yī)療機構存在擔心,但公眾仍對社會化服務充滿期待,其中公眾對養(yǎng)老服務機構期待最高,占70.22%,其次還有社區(qū)服務機構(66.05%)、社區(qū)醫(yī)護人員(54.56%)和慈善基金(51.08%)等。 另一方面,公眾也期待有更好的政策服務發(fā)揮政策導向,切實減輕患者家庭經濟負擔,照護服務難題。 中國老年保健協(xié)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ADC)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yī)師孫永安:對于45歲左右,有家族史,或有認知障礙癥狀的人群,如果有條件可以去記憶門診進行篩查。除遺傳因素外,其它因素例如血糖、血壓、血脂、飲食、睡眠、運動,社會交往等方面也會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病有一定的影響。根據世衛(wèi)組織發(fā)布的《降低認知減退和癡呆風險》提示,中年期高血壓和晚年得癡呆相關;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與癡呆明確相關,患糖尿病時間越長,越易發(fā)生認知功能障礙,低血糖發(fā)作次數及持續(xù)時間會增加癡呆發(fā)病的風險;控制血脂水平: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與癡呆相關,LDL越高,血管性癡呆發(fā)病風險越高。 北京天壇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yī)師徐俊:AD用藥從小劑量開始,進行個體化滴定。其次,服藥后嚴格監(jiān)測不良反應,一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患病之前,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可能吃了十七八種藥,藥物每加多一種,就存在潛在的相互作用,一定要密切監(jiān)測不良反應;再者,藥量增加要細水長流,不求全效,比如患者達到了較穩(wěn)定效果,甚至有改善,是不是再持續(xù)加碼再加量,不建議。事實上,如果還沒有達到標準計量,就能感受到藥物帶來癥狀改善的話,可以緩一緩,不一定要快速再加上去。除非各方面的客觀條件是希望獲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和主診醫(yī)生充分溝通以后,再進行藥物的調整。最后,記好認知功能變化,定期復診,建議沒有認知損害的患者半年一次。有認知損害,或已經治療了但效果還是不很明確的患者三個月復診一次。 北京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第六醫(yī)院)臨床研究室主任,中國老年保健協(xié)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ADC)常務副主任委員王華麗:所謂的認知訓練,就是采用一些設定好的方式,來對認知功能相關的維度去進行反復頻繁的強化訓練。記憶訓練就是一種強化型的例子——第一,回憶電視細節(jié)。比如說老人看完電視,家里人可以跟他討論,剛才電視里在說什么,盡可能鼓勵他去回憶細節(jié),強化記憶;第二,記詞匯。比如說給10個詞,患者可以盡可能記住它,過會兒再反復回憶出來;第三,講故事。給一個場景,在這個場景里面設置一些人物、事件,通過圖形或是使用計算機呈現給老人,讓他看完后再講個故事,把故事盡量原原本本講出來;第四,記特征。給一幅畫,患者盡量去記住細節(jié),可分類來記或是可根據場景來記,那么待會在回憶時,可根據場景、根據你記住的特征回憶,可能回憶的東西多一些,有些記憶的策略可以教給他們。 (李雪敏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資料: ①Nichols E, Szoeke CEI,Vollset SE,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Alzheimer's diseaseand other dementia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Disease Study 2016[J]. The Lancet Neurology. 2019,18(1):88-106. |
|
來自: qianzhongml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