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孩子終于從沉重的作業(yè)負擔中探出頭來??梢酝嫱嬗螒颍梢钥纯措娪?,可以睡個懶覺。對于小孩子來說,仿佛從人間進入了天堂。解放啦!再也不用背書包,不用按時上課,不用看老師的臉色,不用完成那無窮盡的作業(yè),不用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教室里。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并非如此。 孩子的假日,家長們都把戰(zhàn)場從學校轉移到了補習機構。 補習機構很多,有書法、繪畫、舞蹈、英語、乒乓球、奧數(shù)、作文……補習機構里開設的科目很多,可以說應有盡有,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只要孩子有需求,或者家長能想到的,社會上的都有。 因舉辦者素養(yǎng)不同,補習機構的條件也參差不齊。很多有眼光、有實力的都上市了,屬于大玩家;有些很敬業(yè),想通過專業(yè)樹立自己的口碑;有些還處于謀生階段,在家里找?guī)讖堊雷?,親自當教員,招來幾個學生算幾個,權當是小生意。 前些年,學生補課似乎只在大城市流行?,F(xiàn)在,早已傳遞到縣城了。鄉(xiāng)鎮(zhèn)里的市場也不小,街頭巷尾都有補習班的招牌。“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人家的孩子都在補習,咱家的孩子又不聰明,不補習行嗎?知識總是越學越多,腦子越用越靈光,老是在家里晃著也不是事兒,趕緊把他攆到補習班里去。有些家長條件不寬裕,補習班里收費也貴,但是,中國家長對于孩子的投資總是很舍得,“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束緊褲腰帶也要供孩子讀書。 至于學生是否愿意學,大多家長不習慣于聽他們的意見。孩子們的話不能當真,小時候不吃苦,長大了要受罪。孩子們愿意學什么,家長也不太在意,家長在意的是哪里的補習班辦得好,什么樣的學科將來有出息,怎么樣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家長們想,我們一片苦心總是為了孩子們好,我們掏著錢,我們接來送去,我們忙前忙后,你還能說什么? 實際上,孩子們的假日早已被社會和家長安排得妥妥的。學生不是在休假,而是從正規(guī)的主戰(zhàn)場進入到了游擊戰(zhàn),對于孩子們來說,戰(zhàn)爭環(huán)境更加復雜,面臨的考驗更加嚴峻。 如此算來,孩子的日子就是一個陀螺,不停地旋轉。 理性地看孩子的補習,究竟要不要補,怎么去補,還是需要進行探究的。 大多家長選擇讓孩子補習,其實是把自己對于未來的焦慮單純地傳遞給孩子,對未來不確定的擔心和恐慌而選擇了補習,這其實是一種壓力的傳導,也是一種恐慌的傳導。傳導的結果只會讓孩子更加焦慮,不能安靜下來。至于補什么,大多家長都是看社會的熱門,看人家在補什么,也沒有了解了孩子真正的需求。這樣的補習自然不能說是因材施教,不能對癥下藥,一味重復的練習,會有什么效果呢?還有一些家長選擇補習,只是因為大人都在上班,沒空照看孩子,孩子在家里也只是打游戲、看電視,報個班,可以讓他有事做,有人玩。這種補習,是把補習機構看作是了“托兒所”。 從世界范圍來看,補習現(xiàn)象存在十分頻繁,說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從社會發(fā)展來看,知識更新越來越快,學校教育相對來說十分單薄,用社會教育機構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是發(fā)展趨勢。從市場發(fā)展來看,社會發(fā)展,促進了補習機構的優(yōu)化,也是教育發(fā)展的補充,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作為學生和家長,要理性選擇,謹慎對待。補習也并不是多多益善,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適當?shù)匦菹⒏欣诤⒆铀伎?。假日里,讓孩子親近一下自然,放松一下心情,也許會讓孩子更懂得生活,更懂得情趣,而不僅僅是學習的機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