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過剩是一種心理學概念,它包含忸怩,害羞,難為情,不自然等心理狀態(tài)。自我意識過剩是指對自我存在過分放大,要么總覺得別人在看自己,因為太在乎別人而限制了自己的言行;或是過分以自身認知干涉外界。也就是俗稱的“太把自己當回事”。 那么自我意識過剩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從小得到的關注過少或者過多,總之就是不正常的收到關注,沒有一個合理的界度。得到的關注太少會造成兩個結果,一種是過分渴求關注,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極具表現(xiàn)欲望。另一種是變得極度不希望別人的關注,拒絕被人關注。 要怎么消除自我意識過剩? 首先我們要理解它。自我意識過剩是一種不平衡的心理,把人的重心太側重在別人的身上了,所以當我們處在這個狀態(tài)的時候常常會產生報復性的心理,比如說,我忍了你這么久,你讓我不爽,我要你超級不爽這樣的心態(tài)。 其次要知道什么樣的狀態(tài)才是正常的,適合人發(fā)展的。例如表里如一的,有明確的界限,能夠自由和人拉進距離或者疏遠的,關注點放在發(fā)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感受上,以及自己給別人的感受上,而不是在揣摩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上。 然后就是需要有計劃性地進行改變。這是最漫長也是影響最大以及最重要的一部分。你要找出自己的目標,比如榜樣人物,身邊的或者名人,比如一些你認同的也符合正常自我意識情況的描述。對這些目標收集盡量多的資料,學習他們在不同的情景下是如何反應,有意識地給自己做一些這方面的練習,學習他們的思維邏輯。 最后,學會轉移你的注意力。當你開始感覺自我意識過剩的時候,找準一個對象——不管是什么都可以,它可以是爬行在地板上的昆蟲或者是其他什么東西,然后將注意力轉移到這個對象上面。它是什么顏色的,幾條腿?只要能夠轉移你的注意力的事物都可以。分心的事物會將你帶回現(xiàn)實中,讓你遠離內心地獄。 內心世界的搭建往往是人生中一次至關重要的修行,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會理性地分析判斷每件事物的屬性,并且從中獲益。 |
|
來自: Luket0b54gwupt >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