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春日,今天已是立夏的日子。 春意藏,夏初長,夏木成陰,萬物茂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夏,四月節(jié)。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strong>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 一起迎接這個最熱鬧的季節(jié)吧。 一候螻蟈鳴 在田間可以聽到螻蛄的嗚叫聲 二候蚯蚓出 大地上可見到到蚯蚓翻松泥土 三候王瓜生 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壹·迎夏 中國古代就很重視立夏節(jié)氣,因為它對農(nóng)業(yè)非常重要。 據(jù)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nóng)民抓緊耕作。 貳·立夏嘗新 立夏有嘗新的習俗。 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指櫻桃、青梅、麥子,人們先用來祭祖,然后再嘗食。 后世的流傳之中,嘗新的食物也更加豐盛,還有了嘗“九葷十三素”的做法。 叁·稱人 立夏還有稱人的習俗。 人們在村口或大門前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個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稱人。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比如對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對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肆·斗蛋 “立夏蛋,滿街甩”,夏至這天小孩子通常會玩叫做“斗蛋”的游戲。 立夏當天,家中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在冷水里浸上數(shù)分鐘之后,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wǎng)袋,掛于孩子頸上。 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 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 一個一個斗過去,破者認輸,最后分出高低。 ![]() ![]() ![]() 立夏 【宋】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 立夏 【宋】趙友直 四時天氣促相催, 一夜薰風帶暑來。 園林雨過熟黃梅。 蝶戀花殘恨幾回。 閑看槐蔭滿亭臺。 ![]() 詠廿四氣詩·立夏四月節(jié) 【唐】元稹 欲知春與夏,仲呂啟朱明。 蚯蚓誰教出,王菰自合生。 簾蠶呈繭樣,林鳥哺雛聲。 漸覺云峰好,徐徐帶雨行。 ![]() ![]() ![]() 炎炎的夏日到來,夏天主令為暑、濕、汽,且常夾有火熱之氣。 一是健脾除濕。夏天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jīng)常感覺胃口不好,可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的食物,如藿香、佩蘭、白豆蔻、砂仁等。 ![]() 二是清熱消暑。夏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需要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 ![]() ![]() 別院深深夏篥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夏日漸長,青梅熟透。 忽有夏風吹過紙鳶,蕩出生機。 ![]() 池塘的那一朵荷花,正含苞待放。 夏日之景,值得你我守候。 立夏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