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豆瓣 @Ariel Fan丨 原文標題:今年五一檔最強王者毋庸置疑丨 感謝作者為豆瓣提供優(yōu)質原創(chuàng)內容丨 
今年的五一檔,實在太豪華了。 國產大片齊上陣,沒有流量明星,全都是實打實的演技派。 打頭陣的,當屬今天要聊的這一部——
懸崖之上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全勇先 / 張藝謀 主演: 張譯 / 于和偉 / 秦海璐 / 朱亞文 上映日期: 2021-04-30(中國大陸)片長:120分鐘

說起諜戰(zhàn)片,就“主旋律”、“小眾與父輩”。
但只要稍加留意便會發(fā)現(xiàn),中國影視劇史中,諜戰(zhàn)題材往往是高分聚集地。國產諜戰(zhàn)劇的劇情巧思水準不亞于Netflix之流的美劇, 《潛伏》《暗算》《紅色》《懸崖》……任何一部拎出來都是口碑封頂?shù)慕^佳代表作。 動蕩不安多股勢力交織角逐的中國近代史,讓我們對那些隱秘的革命犧牲者和斗智斗勇的反抗故事有著特殊的情愫。 這也為中國導演創(chuàng)造絕佳諜戰(zhàn)片,貢獻著最豐富最真實的細節(jié)。 那是革命歷史刻在中國人骨血里的體驗,是比槍響更激烈的沉默反抗。 
一場被張藝謀團隊精心設計的視聽盛宴已誕生。 鏡頭光線、布景配樂,干凈有力,沒有一絲拖泥帶水,嚴絲合縫如一部剪裁得當?shù)乃囆g品。 諜戰(zhàn)題材帶來的激烈、尖銳與斗智交鋒被壓縮至120分鐘內,向坐在影院內的觀眾展開“集中轟炸”。 你看得到大師團隊在電影工藝制作上的成熟與精致,更能透過成熟背后感受到諜戰(zhàn)片的驚心動魄、刺激緊張的魅力。 

熒幕上的命運交響曲 諜戰(zhàn)片的核心是什么? 氛圍。 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 深入懸崖,如臨深淵。 讓觀眾隨著間諜、特務和革命家的工作推進,生發(fā)出最直接的擔憂與害怕。 如臨大敵的氛圍到位,諜戰(zhàn)片就成功了一半。 影版《懸崖之上》可以說是劇版《懸崖》的前傳,核心人物周乙雙面間諜的身份保持不變。 沒看過劇版不影響電影劇情,因為電影中的周乙更多的是扮演線索串聯(lián)的角色。 
真正的劇情聚焦點,在四個共產黨員身上。 從一開始,這四個人的身份角色就進行了一次復雜的敘事處理。 本來是兩對情侶,為了保護對方而兩兩拆開來行動。 這一小小的處理,體現(xiàn)出編劇的技巧。 兩隊人物故事線推進中,觀眾因為身份的安排會下意識將思緒續(xù)接于另一組的行動,不會有多組人物線并行中產生的割裂感,將劇情緊緊團聚在主線中,這就是編劇的本事。 
而主線就是一場營救行動,一場要揭秘日本人反人類實驗、則必須要拯救出唯一人證的“烏特拉行動”。
糟糕的是,這場“烏特拉”行動從一開始就已暴露。 因為高層中出現(xiàn)了間諜,他們四人的動機、暗號、行動路線在敵人眼中已是透明。 特務科層層包圍,云羅天網,目的是破壞“烏特拉”行動的同時,也揪出潛伏在特務課高層的地下共產黨,也就是周乙。 周乙的處境,因此變得極其艱難。 既要拯救四人小組于暴露暗殺的困局之中,又要在一雙雙懷疑的天眼中,維持自己的間諜身份不被暴露。 救人難,救己難,救人又救己更難。 
至此,擔憂、害怕的氛圍已拉滿。 一場暴露無疑的行動,一次看上去絕無出路的救援,一群早已進入圈套的革命赴死者,在跌宕劇情的安排設計下譜奏出一曲命運交響曲。 第一個音符響起的瞬間,一場赴死之戰(zhàn)就此拉開。 槍響時分,命運是倒入血泊還是擦拭槍口成功隱退,誰也猜不到。 

在血雨腥風中張弛 諜戰(zhàn)片的亮點是什么? 節(jié)奏。
從戛玉敲冰走向電閃雷鳴,五分鐘內必有一段提心吊膽。 畫面伊始,雪林里就上演一場生死交鋒。 張譯飾演的張憲臣,上一秒被捆綁雙手,下一秒就借助工具脫身; 上一秒肉搏敵人身負重傷,下一秒被特務兵們集中追趕; 來不及逃,來不及思考,來不及想出路。 
而鏡頭一轉,寂靜雪林的無聲處,埋在雪堆里的兩個腦袋突然進入了畫面。 告訴你,這場冰天雪地里的躲藏游戲,處處皆意外。 你以為張憲臣從天落密布的電影院門前脫身,上了公共汽車; 但是街頭一晃而過的乞兒讓他失了神下車,意味著一場巷子追擊在所難免。 你以為一聲接一聲的槍響亂戰(zhàn)中,張譯順利逃脫渡過此劫; 但是一轉身,十字路口迎面而來的汽車劇烈撞擊,嚇得滿場觀眾響起不約而同的驚呼。 
窸窣的討論聲中,觀影者要學會用十秒平息驚嚇。 節(jié)奏就是這么切換自如,流暢多變。 前四十五分鐘的懸疑感和反轉,在張弛有度的節(jié)奏剪裁中彰顯地淋漓盡致。 
“烏特拉”拯救行動始終在激烈斗爭中推進,而間諜身份的暴露與維系也在有序展開。 于和偉扮演的周乙作為地下工作者,殫謀戮力,膽識過人。 在倪大紅扮演的特務課長官身邊被處處試探,多次在被暴露的邊緣。 
編劇為了凸顯戲劇沖突,還另加了一個粗枝大葉的老金形象。 他與心思縝密的周乙之間,拉扯制造出的反差笑點,緩解了觀眾心里拉滿至近乎要斷的弓弦。 你怎么也想不到,連嘆氣和心跳都要控制好的緊張刺激節(jié)奏中,還有讓人這般長舒一口氣的時刻。 
錦上添花的是,這群老戲骨的眼神會拉絲。 火車上,四人小組分散開來,特務查證突然帶走了小蘭(劉浩存 飾)。 接下來的半分鐘鏡頭,是于和偉、秦海璐、朱亞文、張譯這幾位飾演的共產黨同志的眼神戲。 擔憂、隱忍、詢問、安撫,一系列的情緒流轉盡在不言中。 這一幕,貢獻出不少中國影史上的演技教科書素材。

老戲骨控場一流,劇情與情感節(jié)奏在演技表現(xiàn)中,得以全面舒張。 一群立體、豐滿的角色詮釋腥風血雨中人性的猜忌與斗智斗勇,戰(zhàn)爭往事由此清晰復刻—— 你在緊繃中感受革命的不易,在嘆息中為同志們的犧牲流淚。 你變成一根弦,在電影節(jié)奏中伸張調節(jié),跟著哭哭笑笑,情緒翻來覆去轉換。 

冰冷底色里的滾燙 諜戰(zhàn)片的底色是冷峻的,畢竟牽扯到機謀算計,怎么也不會溫情脈脈。 《懸崖之上》的底色,更是冰冷中的冰冷。 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時期的哈爾濱,冰天雪地中短促激烈的槍聲與,原始近身搏戰(zhàn)中帶來的血肉模糊撲面而來,冷峻未曾有一刻退場。 
不同于曖昧旖旎的《色戒》,不同于華麗綻放的《風聲》,《懸崖之上》勢必要將冷峻進行到底,頗有做最純粹諜戰(zhàn)片的架勢。 臥底、特務、情報交換、追擊、暴力刑訊等元素發(fā)揮極致,不摻雜一絲邊緣要素。 純粹,冷冽,仿若熒幕中寂靜無聲只管紛紛揚揚不留情面揮灑的大雪般冰冷。 劉浩存對張譯說:“我給你燉排骨?!?/p> 話音未落,被毫不留情打斷:“你打起精神來!” 
那些小情調,小趣味在一聲呵斥中戛然而止,他在提醒觀眾—— 打起精神來,戰(zhàn)爭不要溫情。 的孩子淪為乞兒在大街上討要飯,面對親父親都未能相認; 明明被折磨到大小便失禁,已經逃出殘酷刑訊的張譯,卻做出“不如犧牲我保全你”決定,于是轉身開車再度沖向惡魔之地。 
車燈亮起的瞬間,團簇落下的潔白雪花簾幕中,你看著從地獄爬出的人滿身鮮血, 他從苦難中解脫,卻要回到苦難中去。 ——你知道“烏特拉”拯行動代號的意思嗎? ——俄語中是“黎明”的意思。 
影片中兩次出現(xiàn)的對話在強調—— 黑夜雪地之所以有鮮血,是有人想要爭取冰冷中的黎明。 張藝謀在4月24日的北京首映禮上說,《懸崖之上》是一部群像戲。 
片中除了營造足夠多的懸念外,最重要的是—— “試圖刻畫出一批為了革命事業(yè)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隱秘戰(zhàn)線的英雄形象。 他們都有自己的牽絆,有愛情、親情和戰(zhàn)友情,他們都有血有肉。 卻在關鍵時刻敢于犧牲自己,值得為他們立傳。” 
我始終相信,好的電影作品是為觀眾打開來一扇門,走進這間房子。 這個過程精巧又回環(huán)曲折,人們能夠觀賞房間里的細節(jié)與亮點,發(fā)現(xiàn)留在桌子上的杯盤殘羹,進而推敲未曾看見之物與未曾見證之事。 我在電影院的120分鐘里,想起哈爾濱充滿俄式風情的中央大街。 如今走在那條溫馨的街道,會飄來陣陣歌聲與熱氣騰騰烤肉的香氣。 如果遇上雪花飄落,會讓人感到浪漫與多情 沒有冰冷,沒有刺殺,沒有槍響。 感謝在黎明前為我們默默奮斗的無名英雄們,向他們致敬。 
中國革命者的故事,總給人一種殘酷至極的力量,那是生命都能舍棄的大無畏。 大義凜然不需要過分渲染,犧牲也從來不需要花招來表現(xiàn)。 信仰的力量總在和平背后暗流涌動,又在革命浪潮中似驚雷爆發(fā)。 冷峻的極致便是溫熱,這份極致背后,你會看到清澈的決心與滾燙的熱血。 真應了18歲陳祥榕的那句話,“清澈的愛,只為中國?!?nb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