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陳列在書齋中的奇石、扇墜、古硯、盆景、花木等“小擺設(shè)”便是文人清玩之物,它們常常被拿來摩拳賞玩,為文人賦詩贊頌,即使不名貴,也有使人“癮足心閑”的地方。 但,文人清玩絕不只是一種閑趣,它是滋養(yǎng)一個人清雅秉性的愛好,是讓人消解煩憂,讓靈魂有所安放的寄托。 “無菖蒲,不文人” 菖蒲,作為花草四雅之一, 自古以來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菖蒲也是四雅之中唯一 不以姿色示人、不以花香誘人, 純粹賞葉的植物, 原本生于山澗的菖蒲, 因其飄逸脫俗之姿、 常青淡雅之色、 淡泊瀟灑之魂 被文人們請入書房雅室, 立在案頭一隅, 不言不語,卻占據(jù)著文人心中, 最不可或缺的精神角落。 靈草翠嫩清雅, 蒲葉清瘦,飄逸脫俗,絲毫沒有富貴氣。 蒲草本無心,人可附之魂 , 古人云“忍苦寒,安淡泊,伍清泉,侶白石?!?/p> 正因其傲、幽、堅、淡的品格, 方才成為文人心中感物喻志的象征。 蒲之幽靜秀美,清雅淡泊, 既能小隱隱于野,亦可大隱隱于市。 喜愛菖蒲的大多都是有趣的文人, 在書房茶室或是廳堂雅居中清供菖蒲, 亦能去掉俗氣、邪氣, 亦能讓你神清氣爽文思泉涌…… 累了把玩之余遙想其氣質(zhì)情懷, 久而久之也就沾染了菖蒲的性格,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陸游是“蒲癡”,常常到山間撿白石頭、接泉水回來養(yǎng)菖蒲,即使在外面喝醉了,很晚才回來,也不忘記要把它們拿到室外通風,所以他的菖蒲往往長得節(jié)葉堅瘦。他甚至接菖蒲上的露珠,洗眼睛,明目靜心,所以他也說,養(yǎng)菖蒲、欣賞菖蒲是自己的閑逸、閑趣。
案頭雅玩,菖蒲之逸。前者為木,后者是草,本是生活中稀松平常之物,卻成為了文人案頭必備之品,且鐘愛之...
在傳統(tǒng)大項逐漸顯露疲態(tài)的時候,菖蒲清玩以自身“小而雅、小而精”的獨特魅力正在博得更多人的關(guān)注。這種干凈的狀態(tài)不僅雅觀,而且特別適合擺放在室內(nèi),尤其適合滿是書卷、文房、雅器的書齋。 小室之中,樸雅干凈,一物一什,俱不從俗。案上一套好藏書,幾件案上雅玩,或掛一幅畫,或種一盆蒲,或臨幾行字……在那質(zhì)樸的茅屋瓦窗之間,雖無珍玩充棟,卻有蕩漾在心底的快樂和雅致。
植蒲南窗,室納清涼,你我何須闊庭廣園,城市里的一間陽臺,便足以獲得舊時文人的奢侈之享。一草一木皆風景,半山半水亦文章,古人云:「過目之物,盡是圖畫;入耳之聲,無非詩料」,正解此意。居于城中,一方陽臺,四時佳賞,萬物自得,足以逍游。 木掌柜山房,立足器物美感,臻選一室清雅,匯集四方長物,從案頭到齋壁,由小件到珍器,旨在營造理想中的雅室,愿諸君能虔心凈意,格物養(yǎng)性。 【木掌柜賞蒲雅玩鑒賞】 ▼
荔枝木 | 三足香爐 小葉紫檀 | 舉缽羅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