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軍五個穿透式學習故事,今天是第3、第4,最后一篇我將把讀書方法做一個綜合。(上)見:穿透式學習的五個故事(上):穿透知識,拿到結果 1,管理大師德魯克講述的故事: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 2,科學天才費曼的警告:別做“草包族” 3,《小王子》作者的繪畫作品:向孩子學習 4,IT巨人格魯夫的學習:為自己負責 5,王元化讀黑格爾的讀書故事:讀透了 《小王子》作者的繪畫作品:向孩子學習01穿透式學習法國飛行員圣埃克蘇佩里寫的《小王子》是部感人至深的兒童作品,也充滿了哲理。 孤單的小王子來到人類居住的地球,在這兒,小王子發(fā)現(xiàn)人類缺乏想象力,只知像鸚鵡那樣重復別人講過的話。 我對《小王子》整本書的印象很淡,卻對開頭處作者圣??颂K佩里以第一人稱“我”展示的兩個繪畫作品印象深刻。 在他六歲的時候,他看了一個關于原始森林里的故事的書,書里寫了一個蟒蛇吞下了一個大象。 這本書寫道:
圣??颂K佩里把他讀到的原始森林故事畫下來,這就是六歲的孩子繪畫作品一號和繪畫作品二號。
我不時想起這個故事,我沒想多么深奧,我只是覺得,我們的學習就是這樣的:
但這就是我們的學習。 在《小王子》中,狐貍告訴小王子的秘密是:
02脫掉你的知識盔甲,用心去感受世界我很少看兒童故事,但后來經朋友推薦又看了一本叫《盔甲騎士》,它講了一個迷戀自己的盔甲的騎士的故事,為了穿著盔甲,他四處征戰(zhàn)。 他穿著盔甲吃飯、穿著盔甲睡覺。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嫌盔甲穿穿脫脫太麻煩,干脆一天到晚穿著盔甲,連他自己都忘了不穿盔甲是什么樣子。 終于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盔甲脫不了掉了。 因此,這一次他為自己出征,想要找到辦法脫掉盔甲。
騎士脫掉了盔甲、找到了自己。 讀到《盔甲騎士》的時候,當時,我們感受到一些朋友的“知識盔甲”。你跟他說什么都被帶回他的老思路,用我們當時的話說:
我也意識到,自己身上大概也同樣帶著厚厚的殼。 因此,我們學習的路也要經歷盔甲騎士為自己出征那樣的路,我們要向孩子學習。 03追問「為什么」孩子的學習方式究竟是什么樣呢?是不停地問“為什么”。 其實,這也是管理里面常用的方法的原理,連續(xù)追問“五個為什么”,直到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讓我再講一個故事。 有個天文學家在俱樂部發(fā)表演講,講關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論”、地球是圓的等等。 演講結束時,一個聽講座的夫人大聲說:“年輕人,事情不是這樣的。實際上,世界是由一個大海龜?shù)暮蟊持蔚?。?/p> 這個天文學家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爭論,他平靜地追問:“那么,這個海龜是站在什么上面呢?” 這個夫人也很平靜:“當然,在另外一只海龜上面?!?/p> 天文學家覺得的找到了攻擊的要害:“那么,請你告訴我,這另外一只海龜又在什么上面呢?” 這個夫人沉著地微笑,充滿自信地說:“不,你不用再問了。下面全是海龜?!?/p>
IT巨人格魯夫的學習:為自己負責04最嚴酷環(huán)境下的學習格魯夫是我自己最重要的學習榜樣之一,他是英特爾的三位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個人電腦鼎盛時期他是與比爾·蓋茨齊名的IT巨人。 在我們這些科技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人最早學習管理技能時,格魯夫恰好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現(xiàn)在,他的管理方法在硅谷科技產業(yè)中被廣泛使用,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是谷歌、亞馬遜等公司在用的OKR工作法(OKR指目標與關鍵結果)。 我們來看看,格魯夫是怎樣在一個特殊領域運用自己的學習精神和學習能力的? 當醫(yī)生告訴你,“你長了一個腫瘤”,你會是什么反應? 當醫(yī)生告訴你,有三種治療選擇:手術,放療,冷凍手術。 醫(yī)生說,“手術最有可能除掉腫瘤。”你會是什么反應? 我們多數(shù)人,恐怕就聽從醫(yī)生的建議,醫(yī)生是專家。 當格魯夫面對這樣的艱難情況時,他是怎樣的反應呢? 1995年,格魯夫被診斷得了癌癥,后來,他在一本書的附錄里面,詳細地講了這段經歷。簡單地說,格魯夫的反應是,把癌癥當成一個專業(yè)來學習。 格魯夫他白天打電話預約更多的權威醫(yī)生做進一步的診斷和咨詢,晚上他研讀大量醫(yī)學論文,總結論文里的數(shù)據(jù),對不同文章里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 他還聽腫瘤醫(yī)學會議的錄音報告學習。 他這樣說,這些學習讓他想起,年輕時就是這么學習半導體知識的。當他鉆研時,他逐漸地認識到,不同的醫(yī)學專業(yè)都在強調自己的治療方法有效,但相互沖突。 差不多花了一年時間,做了大量的調研,格魯夫變成了一個準醫(yī)學專家。 在治療時,格魯夫自然還需仰賴頂級的醫(yī)療專家,但他了解,每個專家都有自己的偏見或偏好。 他認為,自己需要學習,擁有足夠的知識,來做出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的選擇。 在面對人生的難題時,格魯夫的方式跟他一直以來的學習是一樣的,系統(tǒng)地學習一個專業(yè),讓自己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他詳細寫下幾種可能的選擇,列出了用來判斷的數(shù)據(jù)指標,寫下判斷的條件。 1995年的治療很成功。 21年后,2016年,格魯夫在79歲時去世。 05格魯夫:學習的歷程在格魯夫的一生中,學習是一條關鍵的主線。我們再說兩個他年輕時的學習故事。 在第一個故事中,格魯夫是典型的學霸。 從小時候開始,他似乎總在進行不可能的學習。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拿到了化學工程博士學位,成為了仙童半導體公司的一名工程師。 在工作中,他還是學霸本色,鉆研起技術來是好手。他的博士專業(yè)是化學工程,研究流體力學,但他很快成為半導體領域的專家。 他工作之外還在大學講課,還在1967年出版一本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專著《半導體器件的物理與技術》,在之后很多年里,這本書是大學的經典教材。
如果格魯夫的學霸人生一直沿著這樣的路徑發(fā)展,那也沒什么特別的,我們最多說,格魯夫有強烈的學習意愿,他也善于學習并成為頂級專家,我們都認識不少這樣的人。 問題是,當你要學習看似不相關的東西、跨領域學習時,你還有這樣意愿嗎?你還能學會成為頂級專家嗎? 在接下來的另一個階段的學習故事中,格魯夫遇到了源自實干世界的學習挑戰(zhàn)。 兩個芯片頂級大牛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是格魯夫的恩師般的人物,創(chuàng)辦英特爾時,他們拉上格魯夫一起。 不過,他們安排格魯夫說:你不能再負責技術研發(fā)了,你去負責芯片的生產管理。 在新的芯片公司,格魯夫的職責變了。 格魯夫也意識到,這三人中的確只有年輕一點的他可以做這件事,他必須去學習管理,工廠管理、生產管理、團隊管理。 以此為開端,格魯夫開始了可能是在科技產業(yè)里最輝煌的關于管理的自我教育。我們看他的學習成果: 一,他最終成為英特爾的董事長、CEO,帶領英特爾走向輝煌。 二,他提出了戰(zhàn)略轉折點等觀點,迄今為止,他仍可能是世界上排名前50的管理大師、戰(zhàn)略大師。 三,在我看來,更為重要的是,他孜孜不倦地向整個科技產業(yè)講解具體管理技巧??鋸堻c說,整個產業(yè)的經理人都是他的學生,他總結的高產出管理方法是上一代科技產業(yè)的經理人的必備工具。 格魯夫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有目標感強的學習意愿與專業(yè)的學習能力。哈佛教授理查德·泰德羅在為格魯夫寫傳記時這樣評價:“他不斷學習新的知識,精通不同的領域?!?/strong> 這就是格魯夫的學習故事。 如果要再提煉精簡一下,從格魯夫的學習故事中我學到的學習關鍵詞是:
如果有需要,就去鉆研、學透徹、去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