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古詩中的“渣男”:從詩經(jīng)、漢樂府,到唐詩……

 傳統(tǒng)文化管窺 2021-04-21

從《詩經(jīng)》開始,中國古典詩歌中就有一類反映婦女被拋棄的不幸命運,及其凄楚哀怨的內(nèi)心情感的作品,人們習(xí)慣上稱之為“棄婦詩”。

這些詩歌往往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棄婦形象,她們大都美麗、善良、勤勞,感情純真、專一,卻不幸成為封建禮教和陋習(xí)的犧牲品。

正如我們所知,在古代,男尊女卑,廣大婦女身受各種有形和無形的枷鎖,毫無獨立人格,甚至命運多舛。

根據(jù)《大戴禮記》,古代社會有七種休妻的理由(“七去”),分別是:

無子、淫佚、不事舅姑(不孝順公婆)、口舌、盜竊、妒嫉、惡疾。

而在現(xiàn)實中,婦女被休棄的原因更是多種多樣。從棄婦詩來看,最為普遍的還是男子喜新厭舊女子沒有子嗣這兩種情況。

比如在著名的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與劉蘭芝夫婦心心相印,卻因焦母對兒媳不滿意,劉蘭芝被遣回娘家,又遭兄長逼迫改嫁,最后雙雙殉情。

而焦母不滿意劉蘭芝的主要原因,論者多認(rèn)為就是因為劉蘭芝沒有子嗣。

但在棄婦詩中,更常見的還是女子對男子無情無義,甚至忘恩負(fù)義的悲怨和控訴。

用今天的話來說,大部分棄婦形象的背后,都有一個“渣男”!

來看《詩經(jīng)·邶風(fēng)·谷風(fēng)》中的女主人公,遭丈夫遺棄,她滿腔幽怨地回憶舊日家境貧困時,她辛勤操勞,幫助丈夫克服困難,丈夫?qū)λ搀w貼疼愛;但后來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變了心,忘恩負(fù)義地將她一腳踢開,另娶新歡。

因此,這位女主唱出這首詩,譴責(zé)那只可共患難、不能同安樂的“渣男”——

“不我能慉,反以我為讎。既阻我德,賈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span>

(你不愛我倒也罷,不該把我當(dāng)仇家。我的好心你不睬,就像貨物沒人買。從前害怕家貧窮,患難與共苦經(jīng)營。如今家境有好轉(zhuǎn),嫌我厭我如毒蟲。)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爾新昏,以我御窮。有洸有潰,既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來塈?!?/span>

(備好干菜和腌菜,貯存起來好過冬。你們新婚多快樂,拿我積蓄來擋窮。粗聲惡氣欺負(fù)我,粗活重活我擔(dān)承。當(dāng)初情意全不念,往日恩愛一場空。)

再來看漢樂府詩《上山采蘼蕪》,跟上面《邶風(fēng)·谷風(fēng)》中采用如泣如訴的怨憤之語直抒情感不同,這首詩截取了生活中的一個巧遇場面,采用對話的方式來揭示棄婦和前夫的現(xiàn)狀和心理,非常有意思: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

長跪問故夫:'新人復(fù)何如?’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

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

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strong>

這首詩都是大白話,就不翻譯了。

最值得注意的是前夫的回憶對比:他承認(rèn)新人與故人相比有兩點差距,一是長相比故人略差(“未若故人姝”),二是勞動生產(chǎn)率大大低于故人。

前夫先說新人“未若故人姝”,但馬上又改口說“顏色類相似”,暴露了其內(nèi)心深處的矛盾。

也許,新人其實比故人年輕漂亮,但卻遠(yuǎn)不如故人能干;故人是自己拋棄的,失掉她之后才深切地認(rèn)識到她的價值——這是“渣男”多么痛的領(lǐng)悟!

漢樂府詩中還有一首《白頭吟》,相傳為漢代才女卓文君所作。

這首詩通過女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個個性爽朗,感情強(qiáng)烈的女性形象,她雖是棄婦,卻異常堅韌;雖有悲怨,仍保持著對愛情的執(zhí)著和向往;雖對“渣男”作決絕之語,但話語中又有冀望之情——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唐詩中也有不少棄婦詩,其中多寫男子喜新厭舊,一旦升官發(fā)財、榮華富貴了,就拋棄發(fā)妻,另覓新歡。來看白居易的這首《母別子》: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guān)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應(yīng)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fēng)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驃騎大將軍立功后,“洛陽迎得如花人”,這對這位妻子而言,已經(jīng)是晴天霹靂式的無情打擊。

然而這位妻子卻倔強(qiáng)地發(fā)出“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的嘆息,她所面臨的是與兩個幼兒的生離死別。這讓她肝腸寸斷,哭訴無門,她深深感到人不如鳥:鳥尚能成雙成對、一心一意地共同撫養(yǎng)后代,而人呢?

于是,無助的棄婦把滿腔怨恨發(fā)泄在新人身上:“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p>

其實,面對“渣男”,新人也何嘗不是苦命人呢?

再來看杜甫的《佳人》,描寫了一個亂世佳人被“渣男”遺棄,幽居空谷,艱難度日的不幸遭遇。

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時,在安史戰(zhàn)亂中,原來官居高位的兄弟慘遭殺戮,丈夫見她娘家敗落,就拋棄了她,于是她在社會上流落無依。

然而,她沒有被不幸壓倒,沒有向命運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與草木為鄰,立志守節(jié),宛若山泉——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guān)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zhuǎn)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bǔ)茅屋。

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strong>

更慘的要算顧況筆下的棄婦(《棄婦詞》),她已處于“本家零落盡”的境地,卻最終還是被“渣男”拋棄,淪落到無家可歸的地步,只能慟哭于來時的路上——

“古人雖棄婦,棄婦有歸處。

今日妾辭君,辭君欲何去。

本家零落盡,慟哭來時路。”

詩的最后四句說:“今日君棄妾,小姑如妾長?;仡^語小姑,莫嫁如兄夫?!?/strong>

這是以棄婦的口吻對小姑說:“今后你嫁人,可千萬不要嫁給像你哥哥那樣的人啊?!?/p>

唉!

    完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