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甲骨文中的蠢字被破譯:三千年的蠢字,字形簡單的難以置信

 百家雜評 2021-04-20

2016年,中國文字博物館發(fā)布了一則“甲骨文釋讀優(yōu)秀成果獎勵計劃”公告:破譯出一個未解甲骨文字,獎勵10萬元人民幣;對尚有爭議的甲骨文作出新解,單字獎勵5萬元。

十九世紀末,甲骨文重見天日以來,一共出土超過15萬片甲骨文,整理出大約4500個甲骨文字,但迄今為止還有3000余個甲骨文字沒能完全識別,因此這一次甲骨文獎勵涉及金額理論上高達3個億。

2018年,中國文字博物館發(fā)布首批甲骨文釋讀優(yōu)秀成果獲獎名單,復旦大學學者蔣玉斌憑論文《釋甲骨金文的“蠢”——兼論相關問題》獲一等獎,獎金10萬元;北京師范大學學者王子楊憑論文《釋甲骨文中的“阱”字》,對“阱”提出了新解,獲二等獎豪取五萬元。迄今為止,僅有蔣玉斌一人奪得十萬獎金,本文重點聊一聊蔣玉斌“以蠢得獎”的研究成果。

01:甲骨文中的“屯”字

蔣玉斌在《釋甲骨金文的“蠢”——兼論相關問題》的開篇寫道:“殷墟卜辭數見用在作亂方國名稱前的一字,舊無確釋。根據細致的字形對比,該字可確認為'屯’,主要用為蠢動之'蠢’?!?/p>

然而,甲骨文中的屯字,早已辨別出來,蔣玉斌又識別出一個屯字,難道甲骨文中的屯字有多種寫法?如今看來,屯字與蠢字風馬牛不相及,三千年前的屯字與蠢字有何內在聯系?

甲骨文中的“屯”字字形(見上圖),猶如一顆種子,上有嫩莖,下有細根,在根部加一撤指事符號,表示種子扎根,像一棵嫩芽正艱難地沖破土壤的阻撓長出地面,又像草木初生的卷曲包裹之形,因此這個字形在不同語境中又被釋讀為“春”之意?!吨芤住分薪忉專骸巴?,剛柔始交而難生?!?/p>

但在甲骨文中,還有一個未解字形(見上圖),字形也猶如種子生根發(fā)芽一樣,與“屯”字有一些差別。經過多年考證,蔣玉斌將這個字形與“屯”、“春”等字聯系起來(見下圖蠢字演化過程),認為這個未解的字就是“屯”。

02:未解之字意為“蠢”

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想要成功釋讀出某一個甲骨文,不僅要把不認識的文字認出來,還要將之放到文句中看一看是否符合邏輯,符合語境,符合歷史記載。因此,認出上述甲骨文是屯字只是第一步,還要看一看是否解釋得通。

甲骨文卜辭中,上述文字多次出現,甲骨文中有“口盂方”、“口夷方”等。如果按照傳統(tǒng)屯字意思解讀,“口盂方”、“口夷方”就難以解釋,與文句前后意思也難以統(tǒng)一。但蔣玉斌發(fā)現,屯字有一個“動”的含義,蠢字也有“蟲動春到”的含義,兩者都有一個“動”的意思,因此這個字此處用為蠢動之蠢(不是愚蠢之蠢),商朝貶低動亂的盂方、夷方等方國。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解釋就與先秦史書上的記載聯系了起來,《墨子》中有“蠢茲有苗”、《尚書》中有“蠢殷”、《詩經》中有“蠢爾蠻荊”等說法,都是帶有貶義的表達動亂方國的意思。

與此同時,蔣玉斌的這一研究結果,還破解了西周金文中的“蠢”字——從“戈”斷“屯”字形,原來周人表達的是“蠢獫狁”、“蠢淮夷”等之意,獫狁與淮夷是先動亂、后被征討的方國部族。

通過蠢字的字形演化,文獻記載印證,文句含義辨別等,這個字就形成了一條嚴謹的證據鏈,因而蔣玉斌才拿到十萬元大獎。

03:甲骨文研究中的難題

根據相關報道,某天蔣玉斌伏案工作之后,突然辨別出未解之字就是“屯”,然后根據篆文中的蠢字演化,很快就破解了甲骨文中的“蠢”字,只用了一周時間就完成了論文寫作。從報道來看,蔣玉斌真正破解此字時間并不長。然而,從甲骨文發(fā)現至今已經超過120年,無數頂尖學者百年破解,如今卻只破解一小部分,為何蔣玉斌如此迅速,而甲骨文整體破譯工作如此緩慢?

原因很簡單,蔣玉斌是“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多年豐厚積累加上靈光一閃,所以才能快速破譯蠢字,而實際上甲骨文真正破譯工作難度之大不下“上青天”。

與甲骨文相近的是西周金文,為何西周金文破譯難度小,甲骨文破譯難度大?原因在于西周文獻資料較多,今人對其政治、社會、風俗、文化等了解較多,后續(xù)文字演化相對清晰,而商朝史料記載稀少,今人對其幾乎兩眼一抹黑,嚴重缺乏輔佐資料,自然難度極高。

從文字角度來說,甲骨文距今時間久遠,3000多年來文字的形態(tài)和使用情況發(fā)生了不少變化,以上述“蠢”字來看,屯與蠢字形相差極大,如果不是長期研究與靈光一閃,很難發(fā)現兩者的演化關系。不僅如此,學者裘錫圭先生稱甲骨文為“特殊的俗體字”,也就是說可能不是商朝正常使用的文字,因此上面的不少文字未必被后世繼承,這種文字就更難破譯。還有,甲骨文中異體字很多,一個字可能會有好幾種寫法,比如屯字就有兩種寫法。此外,還有一些出現次數極為稀少的文字是否刻寫錯誤,今人也不得而知。

因此,甲骨文是一座寶藏,未被破譯的部分可能隱藏著驚天的上古秘聞,但甲骨文又是一座難以被打開的寶藏,讓人垂涎不已。如今,學者開始借助科技的力量,比如大數據等手段來破譯甲骨文,期盼在現代科技力量的幫助下早日破解甲骨文,讓人一睹上古秘聞吧。

最后,送給大家一個發(fā)財的機會,蔣玉斌提供了一條信息:

“甲骨文中有一個'酉’旁加幾個斜點的字,出現次數達2000次,雖然學者對它的用法、可能的讀音有所了解,但一直未有確釋。李學勤先生等曾多次舉這個例子,希望學者能早日把它釋讀出來?!?/p>

參考資料:《央廣網——一“蠢”值十萬 古文字學者蔣玉斌破譯“懸賞”甲骨文》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