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服扣子將掉不掉,為防止扣子丟了不好配,就扯下來放在兜里。今天找同事借了針線,縫好了,就是你看到的樣子。同事怎么會有針線?答曰:住五星級酒店拿的。線的顏色有點不配,還好這個扣子縫了不露線,從背面才能看到,誰會脫我衣服看呢?縫的時候,特意脫下衣服縫的——媽媽以前給我說過:“就身連,窮萬年”,意思是只有沒有衣服換的窮人,才會衣服穿在身上就縫縫補補。我窮怕了,要注意。 縫線的過程中,老是想到小時候媽媽坐在家門口縫衣服的樣子:一個手指頭帶個頂針,還不時把針在頭發(fā)上擦一下。頂針我知道,衣服厚了,針又細(xì),必須用力,上面有小凹槽、鋼鐵做的頂針就很容易使上勁。為什么要在頭上擦一下?小時候不知道,自己剛才試的時候才恍然大悟:針時間長不用會生銹、發(fā)澀,用頭油擦一下,順溜。頭油隨身帶,很好用。 那個時候經(jīng)常幫媽媽做的一件事是“穿針引線”,媽媽眼睛花了,需要眼尖的小朋友幫忙。聽人說有一個神奇的工具叫穿線器:一個孔放針,一個孔放線,眼花了也很容易穿線。于是我就常常盼望貨郎擔(dān)子來,決心幫媽媽買一個——如果我們不在家,媽媽怎么穿線???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沒有經(jīng)歷物質(zhì)困難時代的人,是不理解這句話含義的。因為兄弟姐妹多,我又是最小,直到初中,也沒有一件屬于自己的新衣服。初三的時候姐姐出嫁,要給娘家人做鞋,我才第一次穿上從底到幫都是新的棉鞋——在此以前,都是接哥哥、姐姐的鞋,鞋幫壞了換幫子,鞋底壞了換底。新鞋太緩和了!腳老出汗。小心翼翼穿了一周,在教室門口晾曬的時候,被人順走了。 樊登讀書講《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說,蒙古大軍所向無敵,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輕裝上陣。飲食是就地取材、即獵即食,加一點干糧;人人都會帶針帶線,衣服破了自己縫,帳篷壞了自己補。好的征服世界的方法要學(xué)習(xí),所以現(xiàn)在家里也是常備針線盒的。 媽在了媽縫,媽不在了,自己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