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平凹的《五十大話》中提到:“人的一生到底能做些什么事情呢?當五十歲的時候,你會明白人的一生其實干不了幾樣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尋找自己的位置。性格為生命密碼排列了定數(shù),所以性格的發(fā)展就是整個命運的軌跡。不曉得這一點,必然淪為弱者。所以我很幸福地過我的日子?!?/span> 時光的腳步總是停不下來,也叫不住,轉(zhuǎn)眼間,人到中年,經(jīng)歷過很多事情,看透了了很多人,認清了現(xiàn)實和生活,也嘗盡了人間的苦澀。 而想要人生下半場過得舒心一些,那就要學會一忘,二放,三不比。 ![]() 01忘掉煩惱,活出快樂 佛說:知足為樂,少欲為福。 苦痛,快樂各半半,此乃人生路。煩惱,煩雜,擾人心,或讓心癡迷。學會將此拋天外,只??鞓纺且话?。懂得忘掉與知足,人生幸福滿。 活得幸福的人,經(jīng)常是善于忘記的。他們不是真糊涂了,而是選擇性忘掉一些對生活不舒服的事情。 煩惱不過夜,健忘才幸福。 小和尚問師父,有什么方式可以忘掉煩惱呢? 師父說,睡一覺就好了。 小和尚又說,這對我沒有用呀。 師父說,因為你醒來后,卻繼續(xù)想著這些煩惱。 小和尚瞬間懂了。 人生有苦有甜,當苦惱的時候,如果總是揪著不放,那么人生的甜蜜就無法體現(xiàn)出來。唯有忘掉那些苦惱的事情,才會感覺到人生的幸福感,也才會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樂趣。 人到中年,面臨的事情更多更雜,如果我們什么事情都較真,不懂得糊涂一掉,那么整個人就處于一個精神緊繃的狀態(tài),更加容易抑郁。 所以,我們提倡一半糊涂一半清醒的生活態(tài)度,生活不就是這樣,沒有十全十美的,學會忘記煩惱,才能活得舒心。 再苦的事情,再多的煩惱,都不要留到明天去,在睡一覺醒來之后,就要學會忘掉。 ![]() 02放下執(zhí)念,活得自在 《東邪西毒》中有一句臺詞:“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東西而堅持,其他人都會覺得浪費時間,但對于這個人來說,卻很重要。" 執(zhí)念是內(nèi)心的魔鬼,放不下執(zhí)念的人,往往會被執(zhí)念所操控,做出很多荒唐的事情來。 一個人放不下執(zhí)念,往往是因為不懂得知足,總把自己對事物的期望值放得越高,自己又達不到,而這個執(zhí)念還一直認為是對的,別人怎么勸都不聽。到最后,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有斐》中的殷沛就是一個被欲望所操控的人,他面對自己的遭遇,放不下那些怨恨,始終覺得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想要害自己,遇到真心對他好的人也是忘恩負義,甚至對他的救命恩人,由于勸他放下執(zhí)念,不要再執(zhí)念去找人報仇,因為自己的身體已經(jīng)撐不住了。 然而他不聽道長的勸,還執(zhí)意吃下了丹藥,還殺害了道長,自己已經(jīng)變得走火入魔了。 每個人的人生或許都有大大小小的愛恨情仇,但如果不懂得放下這些讓自己心累的事情,那么人生就會被這些情緒所控制,讓自己成為了一個復(fù)仇的傀儡,不僅沒有了思想,也害了不少真心對你好的人。 人生,放下執(zhí)念吧,才能讓自己活得自在一些,沒有怨恨,沒有敵愁,只有自己的生活,舒舒服服地過,不去摻和別人的事情,也不去搞破壞,過自己的小日子,幸福就油然而生。 ![]() 03學會不比 《道德經(jīng)》講: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懂得知足的人,不會受恥辱;懂得止步的人,才不會有災(zāi)害,可以活得更長久。 小草不和大樹比高矮,因為你有你廣闊的天空,我有我遼闊的草原。 清茶不跟咖啡比品味,因為你有你濃烈的香味,我有我淡淡的清香。 我不和你比家庭條件,也不和你比事業(yè)成就,更不跟你比名利和地位。因為你有你的事業(yè)線,我有我的幸福之門。你的生活再好,也不是我的。就算我住茅屋,喝粗茶,吃淡飯,我有幸福的一家人,也過得很開心。 《論語》中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做人,少點攀比,多點理解。幸福其實就是這么簡單。 所以,人到中年,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不要跟別人比較自己,你有你的追求,別人有別人的熱鬧,每個人對生活都有自己的定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算你的生活條件比不上別人,也不要讓自己打腫臉充胖子,去過著虛榮的生活。 當有一天,你的虛榮心被別人揭穿的時候,你連臺階都找不到來下。 攀比只會讓人失去快樂,嫉妒只會讓人增添煩惱,而人生要保持一顆簡單的心,知足常樂,才能享受生活帶給自己的幸福。 人到中年,學會忘掉煩惱,學會放下執(zhí)念,學會不攀不比,心淡然了,心隨和了,才能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人生,用心甘情愿的態(tài)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 ![]() |
|
來自: 情有可緣828 > 《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