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齡齡和Andrew的家, 在上海市中心的一條弄堂里, 外面看起來很普通的三層里弄老樓, 走進里面,卻別有洞天。 女主人齡齡是處女座, 對生活細節(jié)要求頗高, 而老房子問題又特別多: 采光差、隔間多、不通透…… 她便為全家人,把老房來了個大改造: 辟出80平米的獨立花園, 在自己最常用的廚房,開了個玻璃天井, 并把廚房、客廳、院子打通, 室內(nèi)時髦亮堂,還擺滿了藝術(shù)品。 Andrew在紐約出生長大, 但卻是最早收藏中國當代藝術(shù)的人之一, 光是家里,就擺放了30多幅畫作, 曾梵志、張恩利、丁乙…… 都是中國最有名的當代藝術(shù)家。 自述 齡齡 編輯 yali 我是浙江人,我的先生Andrew是紐約人, 我們經(jīng)歷了好幾年的異地戀, 最后終于有了小家庭, 現(xiàn)在結(jié)婚也有12年了。 當時懷了兒子之后, 我們在上海弄堂里買了一個老房子, 改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我們給兒子取名叫Chance,就是“好運”的意思。 這個房子有300平米, 三層樓,四個房間。 剛買下來的時候,是很傳統(tǒng)的老房子格局, 雙開間,采光差,很不通透。 先生的弟弟是建筑師, 我們就請他重新規(guī)劃了空間。 把一樓整個打通了, 廚房、客廳、院子,相互連通。 別人家一進去都是客廳, 我們家一走進來卻是廚房。 我喜歡美食, 經(jīng)常自己下廚, 對廚房的要求就是要亮堂。 廚房的天花板,我把天井打通, 做成了玻璃頂?shù)?,特別明亮, 做飯的心情都變好了。 從廚房往里走就是客廳。 我們客廳從來沒有考慮過有電視, 這里就是會客,跟家人花時間的地方。 客廳面朝院子的那邊墻,做成了落地窗, 一眼就可以看到我們的院子。 我們是連排的舊里弄公寓,不是獨棟別墅, 我就把院子四周種上了竹子, 既好看,又可以遮擋視線。 在上海市中心,特別是在這么煙火氣的弄堂里, 能有一個獨立院子是很愜意的, 鋪條木棧道,挖一個水塘, 養(yǎng)養(yǎng)魚,種滿鮮花。 我喜歡剪應季的鮮花回來插花,裝點家里, 弄堂的鄰居們,也常會過來剪幾枝鮮花帶回去。 我們把原本連接一樓和二樓的樓梯打掉了, 做成一整塊大理石的懸浮狀樓梯, 線條簡單、現(xiàn)代。 我們家的小帥哥Chance, 剛住進這個房子的時候他才9個月大, 現(xiàn)在已經(jīng)11歲了。 我們的主臥在二樓。 原本這里是兩個臥室,一個主臥一個次臥, 我把兩間房打通成一個, 這樣就有足夠大的衣帽間、洗手間。 還把臥室原來的陽臺門也給敲掉了, 改成了四扇落地窗, 這樣不僅采光好, 還能夠躺在床上,就看到院子里的景色, 一覽無遺。 主臥的角落,是我們平時看書的地方, 看得見風景,非常放松。 我們住了5、6年后,我想把家里翻新一下 就做了這個陽光房。 原本這里是一個10平米的小露臺,很不實用, 我就想連帶著把原本在戶外的天井, 一起封了起來, 變成了現(xiàn)在這個20多平米的陽光房。 冬天的時候,特別暖和。 到了夏天,玻璃房會很熱, 我們就裝了電動的遮陽系統(tǒng),避暑。 這里現(xiàn)在成了我們一家人休閑放松的地方, 有時候陪兒子看看電影, 先生也會在這里看書、辦公。 Andrew以前學法律, 畢業(yè)后做了律師, 他的中文非常流利,因為他特別熱愛中國, 他最大的興趣是收藏中國當代藝術(shù)家的作品, 已經(jīng)收藏20年了。 在他的帶動下,我也開始對藝術(shù)感興趣, 藝術(shù)成了我倆的共同愛好。 室內(nèi)軟裝上,我們的要求其實就是簡潔, 大面積的白墻,方便我們搭配藝術(shù)作品。 166藝術(shù)空間 我們還在家的對門, 也租了個100平米的老房, 做成了藝術(shù)空間, 展示和分享我們收藏的作品。 Andrew平時工作就很忙, 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我在操持。 我們兩個差異其實很大很大, 我是處女座,他是水瓶座, 一個事無巨細,一個天馬行空, 加上我們是跨國婚姻,成長環(huán)境也不一樣。 就像陽光房是我堅持要做的, 小狗是他堅持要收養(yǎng)的, 現(xiàn)在,小狗Judge反而更黏我。 一個家,相互包容、付出和信任是必須的。 責任編輯:宋安然 PX2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