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便深愛書法,似乎天性使然,聞到墨香就覺得渾身舒坦。后有機(jī)緣,少年時投于恩師俞爾科門下,每周得恩師悉心教導(dǎo),日日浸淫于筆墨之中,得書法書寫之意趣。故,于書法, 我是有癮的,并且,癮頭還不小。 因此,紙筆難求,對我這個癮君子而言,可想而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只要有紙筆可書寫即是很大的奢侈,我就欣欣然滿足了,哪里還顧得上擇紙筆之優(yōu)劣。 by 顧華 文 | 顧華 編輯 | 云在 我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從小在上海長大。來美國之前,一直居住在上海,沒有去過很多中國其他省市。臺灣作家龍應(yīng)臺曾經(jīng)形容上海男人的性格特征為“小氣、瑣碎、矯情,馴良,顧家,內(nèi)斂,娘娘腔”等。這樣的話,當(dāng)然存在偏見。但對小氣一詞,我倒是有幾分認(rèn)同。不過,我更喜歡用一句上海話說,叫“做人家”,也就是“精打細(xì)算、會過日子”的意思。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那時候物質(zhì)還比較匱乏。父母親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精打細(xì)算,倒也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九十年代中, 我和太太來到美國。第一代移民,白手起家,日子過得艱苦。還好,我們秉持上海人“做人家”的傳統(tǒng),也漸漸把日子過順了。 剛到美國,最不適應(yīng)的事,大概屬于紙筆難求。 我自小便深愛書法,似乎天性使然,聞到墨香就覺得渾身舒坦。后有機(jī)緣,少年時投于恩師俞爾科門下,每周得恩師悉心教導(dǎo),日日浸淫于筆墨之中,得書法書寫之意趣。故,于書法, 我是有癮的,并且,癮頭還不小。 因此,紙筆難求,對我這個癮君子而言,可想而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只要有紙筆可書寫即是很大的奢侈,我就欣欣然滿足了,哪里還顧得上擇紙筆之優(yōu)劣。 這二十多年來,我使用的毛筆都是便宜貨。通常一美元一支,有的更便宜,如果買套筆,大中小三支,兩塊多美元,平均一支不到一美元。用過最貴的一支筆是尹默用筆,也就是沈尹默筆,56塊人民幣 。這幾年,有時回上海探親,看到十幾元一支的周虎臣的大白云、中白云,價格不便宜,用起來卻再也沒有三四十年前筆的質(zhì)量。 如果說,過去用便宜的毛筆書寫,是限于條件沒有辦法,那么,現(xiàn)在依然還喜歡用這類筆,應(yīng)該是多少在其中也得了一些意趣。甚至,有時候,還會有小小的得意,破筆竟然也能寫出自己希望的效果來。 現(xiàn)在我最常用的是在Ebay上買的一套毛筆,四塊多美元,大中小各一支。筆尖很好, 中號的一支能寫小楷,可以寫小到比一美分還小的字, 很精致,也可以寫大到20cm大的字。原因是什么呢,是它的彈性特別好,因為其中有尼龍絲。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筆很薄。 就我自身的體驗而言,每使用一支廉價筆,都好像在和一個脾氣不好的人談朋友。每一支便宜的筆,都會有不同的缺陷,為了要彌補(bǔ)它的缺陷,書寫過程中就會盡量想辦法去駕馭這支毛筆。久而久之,駕馭毛筆的能力的確會加強(qiáng)。而這,對書寫者來說,也算是一個好的結(jié)果。畢竟,寫字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控筆能力,這個能力越強(qiáng),所寫出來的字就越能達(dá)到想要達(dá)到的藝術(shù)追求。但有意思的是,駕馭得了廉價筆,有了更強(qiáng)的控筆能力,拿到一支上好的筆 ,并不是馬上能寫出好的書法作品,還是得有一個熟悉的過程。為什么呢,因為差筆存有的那些缺陷,在好筆這邊一下子沒了,那些為了要駕馭差筆而養(yǎng)成習(xí)慣的多余動作就要去掉。如果不去掉,做出不必要的動作,寫出來的東西又會走樣,變成你不想要的東西。不過,隨著控筆能力越變越強(qiáng),再加上對好的書寫工具性能的熟悉,作品最終會呈現(xiàn)一個好的面貌。 另外,對于一個有相當(dāng)創(chuàng)作能力、有經(jīng)驗的書寫者來說,一支有缺陷的筆,也可以特殊情況特殊運用。比如說一支筆的筆尖鈍鈍的、 毛毛的,它可能不適合寫正規(guī)的楷書,寫不出秀氣的作品,但臨顏真卿的作品可能就行,可以寫出那種特殊的效果。如果能駕馭這種特殊情況達(dá)到自己要的效果,并且每次都能重復(fù)出這種特殊的效果,那么,在這個意義上,這支所謂的差筆就是一支好筆。好筆和壞筆,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相對的定義。但這,需要成千上萬次的磨練,真正對筆性有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清晰想要什么樣的效果,需要選用什么樣的筆 。 說了這么多使用差筆的好處,并不代表我認(rèn)為不擇紙筆是什么好事情。這是一種復(fù)雜的感覺,含有主觀和客觀的東西,有好有壞。但總的來說,壞處大于好處。 舉個例子。對于一個有經(jīng)驗的射擊運動員來說,他再厲害,有依托射擊和無依托射擊,還是會有不同的成績,所以,專業(yè)射擊比賽,這是兩個不同的項目。 同樣,對于一名習(xí)書者來說,擁有好的書寫工具一定是比使用差的工具更能寫出一件更好的作品。這對任何程度的書寫者而言都是一樣的,沒有區(qū)別。 至于紙和墨,經(jīng)過多年的嘗試,也有自己的一點個人偏好。紙的話,最常用白報紙和大雅軒的宣紙,另外還有Ebay上的毛邊紙和半生半熟的宣紙、牛皮包裝紙以及孩子平時用的圖畫紙。墨呢,現(xiàn)在基本就用Ebay上的“光明”和“金不換”,好用、味道也香,價格在1.5美元左右一笏。性價比非常高。 絮叨至此,回看前文,盡談些錙銖之事,慚愧。總而言之,我之“不擇紙筆”絕無炫耀善書之意,而實因身居海外,無奈之舉。當(dāng)下,雖貿(mào)易亨通,但文房四寶的需求,在異鄉(xiāng)終究是小眾。這點不登大雅之堂的見識,雖是貽笑大方,但若能讓同好者會心一笑,倒也是學(xué)書之又一趣也。 追慕二王,風(fēng)格靈動俊逸。 名書法家俞爾科先生。書法 理事兼行草班教師。師從著 北美書協(xié)副主席,四海書院 作者 簡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