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剛過,雙十二、圣誕節(jié)又快到了,咱也湊湊熱鬧聊聊消費觀。 消費就是缺什么買什么嗎?也許很久以前是這樣,但現(xiàn)在顯然不是了?!渡茞航?jīng)濟(jì)學(xué)》中是這么說的:“如果一個消費者購買了某件商品,理論上來說,他需要的物品總數(shù)應(yīng)該減去一個。可事實剛好相反,你擁有的越多,你想擁有的反而會更多?!?/span> 消費本身就能導(dǎo)致需求的增加,對此羅胖兒舉過一個相當(dāng)形象的例子。 本來這個胖子只穿有松緊帶的運動褲,圖方便。不過在近年頻繁出鏡的情況下,不得不注意一下形象,在好朋友和菜頭的鼓勵下,決定“脫掉多年不改的運動褲,換上窄腳褲?!辈贿^在此之前他卻有很多顧慮,羅胖兒是這么說的:“我深知那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坑——穿上窄腳褲,就得穿休閑皮鞋。然后就得系上褲腰帶。然后你就會在乎這一切的品牌。偶爾還會追求一下設(shè)計。配飾似乎也要講究講究。總有一天,突然覺得應(yīng)該減肥。收獲是:活得不湊合。代價是:永遠(yuǎn)很焦慮。我的窄褲腳,只是通向那一系列焦慮的入口。正如一個女子的名牌包?!?/span> 這就是我們聊的“入坑”式消費,那個“窄腳褲”就是這個“坑”的入口。 這種消費觀始于何時我不確定,不過這讓我想起商紂王用象牙筷子的典故。紂王有一次跟大臣們顯擺一雙象牙的筷子,大家都覺得很漂亮,只有他的叔父萁子嚇得說不出來話。私下里他這樣解釋:“這么好的筷子,紂王肯定不會把它放在土制的碗罐上,那會顯得難看,也太委屈了這雙筷子。它該配上一些玉制的碗碟,才顯得好看。有了象牙筷子、玉碗碟、玉杯,吃什么呢?用這些精美的器具盛些豆角豆葉之類的東西來吃,恐怕紂王也不太樂意了,他必然要在這樣的碗碟里裝上旄牛、大象、金錢豹的胎來吃才感到有味。而有了這些后,他肯定不會再愿意穿粗布短衣站在茅屋草棚下吃它,他就會要人費時織衣,費人蓋房,而錦衣廣廈了……”原來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覺得萁子可能有癔病。直到最近才恍然明白,這雙筷子也是個“坑”的入口。 就以上例子來看,坑里什么樣在入坑之前基本靠猜,可能危機(jī)四伏,最后會把你搜光刮凈;也可能別有洞天,給自己的生活不斷帶來驚喜。 所以,沒必要過于糾結(jié)“雙十一”、“入坑”、“剁手”等等那些帶給我們焦慮的熱詞,畢竟追求更高品質(zhì)的生活,是每個人都有,也應(yīng)該有的想法,不論是“窄腳褲”還是“象牙筷子”,只要能做好預(yù)算、量入為出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