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diào)·折桂令] 喬吉 (全元散曲輯喬吉折桂令46首,今選17首) 喬 吉(1280-1345),字夢(mèng)符,號(hào)笙鶴翁,又號(hào)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元代雜劇家,他一生懷才不遇,傾其精力創(chuàng)作散曲、雜劇。他的雜劇作品,見于《元曲選》、《古名家雜劇》、《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據(jù)《全元散曲》所輯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詞》1卷,李開先輯《喬夢(mèng)符小令》1卷,及任訥《散曲叢刊》本《夢(mèng)符散曲》。 《錄鬼簿》中說他“美姿容,善詞章,以威嚴(yán)自飭,人敬畏之”。喬吉的作品大多數(shù)是以嘯傲山水、寄情聲色詩酒為題材,不同程度地表現(xiàn)出消極頹廢的思想。喬吉的散曲以婉麗見長,精于音律,工于錘煉,喜歡引用或融化前人詩句。散曲創(chuàng)作成就高于雜劇,明、清人都把他與張可久相提并論。 [雙調(diào)·折桂令] 客窗清明 風(fēng)風(fēng)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鬢發(fā),五十年春夢(mèng)繁華。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自述 華陽巾鶴氅蹁躚,鐵笛吹云,竹杖撐天。伴柳怪花妖,麟祥鳳瑞,酒圣詩禪。不應(yīng)舉江湖狀元,不思凡風(fēng)月神仙。斷簡殘編,翰墨云煙,香滿山川。 張謙齋左轄席上索賦 卷鯨川吸盡春云,曲妙重歌,酒冷還溫。裁甚烏紗,盡他白發(fā),醉個(gè)紅裙。想獻(xiàn)玉遭刑費(fèi)本,算揮金買笑何村,俯仰乾坤,多少英雄,不到麒麟。 登澄江君山有平原君墓并手植檜至絕頂甚壯人氣宇 芙蓉城古意山川,葬玉當(dāng)時(shí),植檜何年?江樹陰陰,江帆隱隱,江草芊芊。蘸海瀆東南半天,望金焦西北雙拳。巾袂蹁躚,不索浮蓮,挾取飛仙。 登姑蘇臺(tái) 百花洲上新臺(tái),簾吻云平,圖畫天開。鵬俯滄溟,蜃橫城市,鰲駕蓬萊。學(xué)捧心山顰翠色,悵懸頭土濕腥苔。悼古興懷,休近闌干,萬丈塵埃。 丙子游越懷古 蓬萊老樹蒼云,禾黍高低,狐兔紛紜。半折殘碑,空余故址,總是黃塵。東晉亡也再難尋個(gè)右軍,西施去也絕不見甚佳人。海氣長昏,啼鴂聲乾,天地?zé)o春。 秋 思 紅梨葉染胭脂,吹起霞綃,絆住霜枝。正萬里西風(fēng),一天暮雨,兩地相思。恨薄命佳人在此,問雕鞍游子何之。雁未來時(shí),流水無情,莫寫新詩。 問 春 東君去也如何?風(fēng)皺纖鱗,煙抹羞蛾。恨白眼相看,青春不管,黑發(fā)無多。香絮引魚吞綠波,落花驚蝶夢(mèng)南柯。隨處行窩,載酒吳船,擊筑秦歌。 荊溪即事 問荊溪溪上人家,為甚人家,不種梅花。老樹支門,荒蒲繞岸,苦竹圈笆。廟不靈狐貍樣瓦,官無事烏鼠當(dāng)衙。白水黃沙,倚遍闌干,數(shù)盡啼鴉。 高敬臣病 賦高唐何事悲秋。山在書屏,云在簾鉤。盡汗漫羈情,炎涼世態(tài),萬象蜉蝣。楊柳陰吳船載酒,藕花涼楚客登樓。賓主相留,且對(duì)清江,抖擻詩愁。 風(fēng)雨登虎丘 半天風(fēng)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樹鉤婁。苔繡禪階,塵粘詩壁,云濕經(jīng)樓。琴調(diào)冷聲閑虎丘,劍光寒影動(dòng)龍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鎖吳愁。 游琴川 海虞雄踞山州,水瀨絲桐,路列文楸。鋪翠峰巒,染云林障,推月潮溝。有第四科賢哲子游,是幾百年忠孝何侯。舞榭歌樓,酒令詩籌,官府公勤,人物風(fēng)流。 重九后一日游蓬萊山 重陽雨冷風(fēng)清,阻卻王宏,淡了淵明。昨日寒英,今朝香味,未必多爭。蜂與蝶從他世情,酒和花快我平生??v步蓬瀛,會(huì)此同盟,醉眼青青。 拜和靖祠雙聲疊韻 至當(dāng)時(shí)處士山祠,漸次南枝,春事些兒。楓漬殷脂,蕉撕故紙,柳死荒絲。目寒澀雄雌鷺鶩,翅參差母子鸕鶿。再四嗟咨,捻此吟髭,彈指歌詩。 泊青田縣 白鶴飛下青田,嘆物換星移,谷變陵遷。山瘦披云,溪虛流月,今夕何年。夢(mèng)已到石門洞天,眼休驚遼海人煙。誰與周旋。虎節(jié)元臣,烏帽詩仙。 自 敘 斗牛邊纜住仙槎,酒甕詩瓢,小隱煙霞。厭行李程途,虛花世態(tài),潦草生涯。酒腸渴柳陰中揀云頭剖瓜,詩句香梅梢上掃雪片烹茶。萬事從他,雖是無田,勝似無家。 毗陵晚眺 江南倦客登臨,多少豪雄,幾許消沉。今日何堪,買田陽羨,掛劍長林。霞縷爛誰家晝錦,月鉤橫故國丹心。窗影燈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 注釋 華陽巾:道士冠。 鐵笛:古時(shí)的一種笛,常為隱士所用。 江湖狀元:指不愿進(jìn)取功名放浪江湖的隱士。 買田陽羨:蘇軾晚年想定居于陽羨,有買田于此的意思。陽羨,古縣名,在今江蘇省宜興縣。語出宋蘇軾《菩薩蠻》:“坐謫六年,止求自便,買田陽羨。誓畢此生?!?/p> 掛劍長林:長林,茂密的樹林,此處用典一說指春秋時(shí)季札為祭奠亡友,將寶劍掛在其墳上的故事。二說許遜是旌陽縣的縣令,后因世道大亂,投身道門,最后修煉成仙。據(jù)《名山記》記載,建昌縣冷水觀前的一株松樹便是許遜成仙后邀游此處的掛劍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