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曉人意似的,總會在傍晚的時候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濛濛細(xì)雨仿佛不是為了下雨,而是為了雨意籠罩下的那股愁怨與孤獨。 “只是后來,孤街沒了浪人,深巷沒了老貓,卻都彌漫著孤獨的味道”,有時候,其實你真說不好孤獨的滋味,但是它肆意霸道地霸占著你的心。 仿佛是小公園那個孤獨的看門人,早些天還可以借著量體溫報體溫與人有個簡單的互動,而現(xiàn)在,只是用口罩之上的眼睛按時一下,無需測溫了,然后就現(xiàn)在那里,孤獨地看向那稀落的偶爾走過的行人,雨總會帶來冷意,扛不住的時候,就鉆進(jìn)了那間小屋子,簡易地不透氣的小屋子,像裝進(jìn)套子里的人,把那份孤獨深深地包裹起來了。但是隔著那個小屋子,那種屬于孤獨的氣息,依舊。 孤獨,總是有些勢利小人之態(tài),放不過老人,一個人在屋子里聽時鐘滴答,聽窗外雨聲推算著時間的老人,回想過往的點滴,長短人生,偶爾會感慨,“那時候還年輕”“那一年,生了那個娃,過著什么樣的光景”,就是沒明白,恍然之間,怎么就剩下了孤獨的日子,守著寂寥的日子,不知今夕何夕?更不懂外面世界的紛呈。 孤獨嗎?是有些孤獨,孤孤單單一個人,寂寂寥寥度時日,可這只是孤獨的表像。 深層的孤獨,是人潮越擁擠,自己卻越孤獨。外面越喧囂,內(nèi)心就越沉寂。那種孤獨,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是朱自清所說的“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還是屈原說的“舉世皆醉我獨醒”?或許兼而有之,是失的無奈與痛苦,是心靈的孤芳自賞,是“獨釣寒江雪”的清厥。 關(guān)于孤獨,可以說識其精髓的是林語堂的兩段文字,每每福來,覺得如果孤獨有自畫像,那那些文字,就是既描行又肖神的。 “孤獨這兩個字拆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兒十足,稚兒擎瓜柳蓬下,細(xì)犬逐蝶深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余兩鬢風(fēng)。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dāng)然熱鬧,可都與你無關(guān),這就叫孤獨。” “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余兩鬢風(fēng),品味孤獨的時候,你會站在塵世喧囂外,多少熱鬧,都與你無關(guān),世人皆醉我獨醒。” 與這段文字可以相匹配的是龍應(yīng)臺的一段,“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div> 當(dāng)一種孤獨,似毒入骨時,當(dāng)一襲寂寞,如蠱嗜心時,腦海里常常會閃現(xiàn)那些文字,如此刻那雨,雖濛濛,細(xì)細(xì),卻絲絲縷縷都噬心。 此刻的孤獨,不是是寂寞的孿生,不是無聊的朋友,不是空虛的親戚。不是所有在外的東西引起的孤獨,而是一種幾近絕望的孤獨。 “越過山丘,才發(fā)現(xiàn)無人等候”;“別人在等傘,你在等雨?!?;“何為孤獨?” “廊亭 ,獨酌 ,自悲歌。” “可否具體?” “無歸 ,飄零 ,秋風(fēng)瑟?!?nbsp; “可否再具體?” “不得你?!比松坏玫臒o望與無奈,都幻化成了孤獨,層層疊疊,層巒疊幢于心頭,還要有濛濛細(xì)雨,再將它狠壓瓷實,幾近憋悶。 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中說,“生命中曾經(jīng)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薄斑^去都是假的……唯有孤獨永恒?!庇篮愕墓陋毨铮€需要再做掙扎嗎? 不用去舔痛療傷,不用去顧影自憐,也不用去哀嘆孤獨,不用去邀月對影,不用去長嘆寂寥,就安安靜靜地,將自己融化于孤獨,就像此刻,雨來時,一切都是細(xì)雨點染,濛濛著屬于孤獨的味道。 布考斯基說,“我不以孤獨為榮,但我以此維生”,聊以自慰吧! 2020.3.8晚 郭江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