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xiàn)任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留學(xué)基金委“外國學(xué)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xué)金”指導(dǎo)教授,中國韻文學(xué)會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xué)會顧問,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平臺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yīng)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xué)。 關(guān)于“三月水流春太老,六朝人去雪無聲” 黃壽祺等先生《清詩選》注曰:“寫暮春楊花飛舞。三月,韋應(yīng)辰《楊花》詩:‘三月江頭飛送春?!?,李煜《浪淘沙》詞:‘流水落花春去也。’六朝人去,指東晉謝道韞《詠雪》以柳絮為比?!保ㄈ嗣裎膶W(xué)出版社1984年版,第525—526頁) 按:“三月水流春太老”,是寫楊花落入水中,隨水漂流,而非“飛舞”。注者所引韋應(yīng)辰詩,與舒位此句不合。至于李煜詞,更與楊花無關(guān)。 “韋應(yīng)辰”,當(dāng)系明人“朱應(yīng)辰”之訛。其《楊花》詩,見清錢謙益輯《列朝詩集》甲集卷一九。 古詩詞中詠及楊花落入水中或隨水漂流之例甚多。 如唐王昌齡《青樓曲》詩二首其二曰:“馳道楊花滿御溝?!?/span> 薛能《詠柳花》詩曰:“隨波應(yīng)到海,沾雨或依塵?!?/span> 宋楊億《柳絮》詩曰:“錦帆蔽日隋堤遠,枉逐東流箭浪翻。” 韓琦《柳絮》詩曰:“閑共落英浮遠水,靜和幽蝶舞斜暉?!?/span> 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曰:“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元馬臻《楊花》詩曰:“緩隨流水知無力,閑度高樓似有情?!?/span> 明高啟《柳絮》詩曰:“沙頭雀啄墮,水面魚吹散。” 王廷相《楊花篇》詩曰:“漫天撲地何時住,困入滄波卻怨誰?!?/span> 朱陽仲《楊花篇》詩曰:“焉知落地為香土,更憐入水作浮萍?!?/span> 清乾隆皇帝弘歷《柳絮》詩五首其三曰:“灑宇飄颻迷蝶舞,入池喁唼惹魚忙?!苯允瞧淅梢詤⒖?。 又,東晉謝道韞并無《詠雪》之篇。注者所說,出自《世說新語·言語》篇:“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峙唬骸慈袅跻蝻L(fēng)起?!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span> 從這原典可以看出,謝道韞所謂“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至多只是一句韻語,雖有詩意,卻算不得詩句,更不能成為詩篇。 附及,近人逯欽立先生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其《晉詩》卷一三于謝道韞名下以《詠雪聯(lián)句》為題,錄“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三句,并注曰:“謝太傅安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唱韻。兄子胡兒及兄女道韞賡歌。公大笑樂?!?/span> 與《世說新語》原文比較,可知逯先生所擬《詠雪聯(lián)句》之題,及注中所謂謝安“唱韻”,胡兒、道韞“賡歌”云云,均屬對于《世說新語》文義的曲解?!肚逶娺x》此條注釋的錯誤性質(zhì),與逯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相同。 鳳城春柳詞 [清]陳文述 城南韋曲訪名園,煙景迷離隔水看。 記得春游曾拾翠,紅泥亭子碧闌干。 關(guān)于“記得春游曾拾翠” 黃壽祺等先生《清詩選》注曰:“拾翠:古代婦女春游時采摘花草作為歡樂,這里泛指郊游攬勝?!保ㄈ嗣裎膶W(xué)出版社1984年版,第 536 頁) 按:“拾翠”非“采摘花草”,其語出自曹植《洛神賦》:“爾乃眾靈雜遝,命儔嘯侶?;驊蚯辶鳎蛳枭皲??;虿擅髦?,或拾翠羽?!笔侵甘叭〈澍B的羽毛。 翠鳥的羽毛,是古代的一種裝飾品。 古典詩詞中敘寫女子春游,例多以“拾翠”為言。 如南朝梁紀(jì)少瑜《游建興苑》詩曰:“踟躕憐拾翠,顧步惜遺簪?!?/span> 陳陳叔寶《舞媚娘》詩三首其一曰:“樓上多嬌艷,當(dāng)窗并三五。爭弄游春陌,相邀開繡戶。轉(zhuǎn)態(tài)結(jié)紅裙,含嬌拾翠羽?!?/span> 隋虞世基《衡陽王齋閣奏妓》詩曰:“拾翠天津上,回鸞鳥路中?!?/span> 唐萬齊融《三日綠潭篇》詩曰:“佳人祓禊賞韶年,傾國傾城并可憐。拾翠總來芳樹下,踏青爭繞綠潭邊?!?/span> 孟浩然《同張明府碧溪贈答》詩曰:“自有陽臺女,朝朝拾翠過。” 宋柳永《瑞鷓鴣》(全吳嘉會古風(fēng)流)詞曰:“至今無限盈盈者,盡來拾翠芳洲?!?/span> 晁補之《芳儀怨》詩曰:“采珠拾翠衣裳好,深紅退盡驚胡塵?!?/span> 元白樸《水龍吟》(萬金不買青春)詞曰:“漂泊江湖萬里,渺難尋、采菱拾翠。” 明王逢《覽周左丞伯溫壬辰歲拜御史扈從集感舊傷今敬題五十韻》詩曰:“拾翠深沙嶺,梯虹復(fù)澗橋?!?/span> 清許纘曾《睢陽行》詩曰:“更有紅裙白面郎,踏青拾翠游芳塘?!苯钥蓞⒖础?/span> 鳳城春柳詞 [清]陳文述 走馬晴郊小隊迎,催花風(fēng)急畫旗輕。 春煙綠到香山寺,便是將軍細柳營。 關(guān)于“走馬晴郊小隊迎” 黃壽祺等先生《清詩選》注曰:“小隊,指巡防的駐軍?!保ㄈ嗣裎膶W(xué)出版社1984年版,第 536 頁) 按:這條注釋的問題在于“想當(dāng)然”。殊不知“小隊”語出杜甫《嚴(yán)中丞枉駕見過》詩:“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尋花到野亭。”是指成都尹嚴(yán)武及其衛(wèi)士等一小隊人馬。 后世詩詞即以此稱皇帝、王侯、貴族、將軍等出行時的衛(wèi)隊。 如唐溫庭筠《漢皇迎春詞》詩曰:“海日初融照仙掌,淮王小隊纓鈴響?!?/span> 宋周紫芝《酹江月·送路使君》詞曰:“立馬花邊金鐙暖,遙想元戎小隊。” 林光朝《閏月九日登越王臺次韻經(jīng)略敷文所寄詩》曰:“閑陪小隊出山椒,為有吳歌雜楚謠?!?/span> 元張之翰《水龍吟》(中年怕見離筵)詞曰:“與元戎已別,弓刀小隊,能為我、年來去?!?/span> 王士熙《送巨德新》詩曰:“小隊出游春色里,滿蹊花朵正娟娟?!?/span> 明王逢《送陳檢校從藩臣分鎮(zhèn)淮安》詩曰:“有道折沖千里外,牙旗小隊看春燈。” 顧德輝《天寶宮詞十二首寓感》詩其七曰:“虢國來朝不動塵,障泥一色繡麒麟。朱衣小隊高呵道,粉筆新圖遍寫真?!?/span> 清吳偉業(yè)《清涼山贊佛詩》曰:“從獵往上林,小隊城南隈?!?/span> 汪霦《同陳驃騎攜妓西郊射獵》詩曰:“小隊出重城,紅妝結(jié)駟行?!苯允瞧淅?。 陳文述此詩所謂“小隊迎”,當(dāng)指將軍派衛(wèi)隊來迎接貴賓。 若解作迎頭碰見“巡防的駐軍”,豈不殺風(fēng)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