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間富貴花 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后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 難覓人間真顏色,惟雪潔白是天真。 我有一友,身居關內,久未見得雪飄,糾結難安,當我說我要寫雪時,其一句“難覓人間真顏色,惟雪潔白是天真。”脫口而出,使我怔怔然,無語良久。 雪,冰清玉潔,不染纖塵,由古而今,就被詩人借以抒懷,寄托著詩人各自的情懷。 在中國古典詩詞的兩大源頭《詩經(jīng)》與《楚辭》中,我們就可發(fā)現(xiàn)“雪”的蹤影。 《詩經(jīng)·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回想當初離家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它象一幅畫,把一個出門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屈原《九章·涉江》中亦有“霰雪紛其無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句。雪花紛紛,云雨霏霏,其狀可見。 謝靈運《歲暮》里“明月照積雪”一句,皎皎月輪當空,漫野積雪映輝,意境空遠,此情此景清冷得讓你仿佛聽見了詩人心底的喃喃低語。大巧則拙,此之謂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譽之為“千古壯語”。 唐詩中的雪景句更是俯拾皆是。寫的最美的我最喜歡的是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詩人將春景比冬景,意境壯美,頗富有浪漫色彩。劉長卿在《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描繪了一幅雪夜客至圖:“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詩中有旅人蒼涼,亦有夜歸時的溫暖。柳宗元的《江雪》亦盡孤寂與幽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韓愈被貶謫時寫下的“雪擁藍關馬不前”,杜甫旅居時的“窗含西嶺千秋雪”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雪儼然已經(jīng)融入了詩人們的心靈,總會給他們以內心豐富而又獨特的感受。 然而,詩人們大都寫雪景的多,寫雪花的少;以景襯情的多,以景喻己的少。納蘭卻是這少之又少中的一個。 納蘭詞最能流露容若心跡彰顯人格形象者有兩句,除“我是人間惆悵客”外,便是這句“不是人間富貴花”。“我是人間惆悵客”,讓人感受到人世悲涼,地老天荒,滄海桑田,盡數(shù)融化其中?!安皇侨碎g富貴花”,直接心靈的獨白,能一語道破心跡者,莫此為最。 這首《采桑子》是一篇“詠物”的令詞,是容若在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的路途當中寫成的。和他的京華詞作及江南詞作不同,容若的塞外作品自是別有一番風情。 詠物之中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見物態(tài)而不見我心,一類是比興式的借題發(fā)揮體,由物而及我,明言是物而實言是我。從這層意義上說,容若的這首詠雪小令即屬于后者。但我們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前人有詠雪、有詠花,容若詠的卻是“雪花”,他完全拋開了詠雪的成規(guī),把雪花當作和牡丹、菊花一樣的“花兒”來作歌詠,以詠花的傳統(tǒng)來詠雪,這正是容若才調高絕而天馬行空、自由揮灑而獨出機杼的一例。 納蘭容若,百分百的完美主義者,字里行間的流露,與他為人稱羨的相國公子、天子近臣的家世身份極不相稱。他天性純良高潔,求全責備,追求完美。以他性情之真,必不能作偽。必得有所寄托,有所抒發(fā),于是,他寄情于世家,寄情于友朋,寄情于詞。后人以他比擬于南唐李重光、北宋晏小山,不僅是他們都出身于高門貴族,文字中自然流露出的清貴高華氣質風度相近,也是性情相類,他們的眼里心中都容不下半點沉滓。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睕]有柳絮無端地飛起,納蘭的內心里也不會無端地細膩與傷感。 其骨錚錚,其心昭昭,其情切切,鑄就了這高潔的品格。三百多年后讀他的心事,如涓涓溪流從心頭淌過,原來人生的根基,是要有一顆自然高貴,完整如初的心支撐。 悲天憫人的情懷,將自己鎖在愁苦絕望的籠中無法自拔。 唐有李白,是李白為盛唐增添了絢麗的色彩,還是盛唐造就了李白不朽的詩篇? 宋有蘇軾,宋朝最賞心悅目的一曲辭章,七分月色,三分流水,信手一揮,便是大宋最風流華麗的影象。 清有納蘭,三百年前,情至若癡,心潔如雪的慧男子。一闋納蘭詞,使得癡情成為絕唱。在大清的長空回響,至今綿綿不絕地流淌。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宋代女詞人孫道絢的詠雪詞里有“悠悠飏飏,做盡輕模樣”句。雪花無根,輕輕薄薄,容若像是在用一副自我辯解的口氣:我真的不是喜歡你那輕靈嬌悄的模樣,但在這清寒的世界中你卻是如此的恬淡而孤美。 它的美是孤絕的,只屬于“冷處”,在其他地方全然不得見,相反,在它的寒冷世界里也一樣見不到其他的富貴之花。 容若身出相府貴胄,位居御側馬前,卻是愀然不喜。何以如此呢?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曾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筆寫情。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痹掚m有過譽之嫌,但足見容若風格的特異。宛如冰山上的一朵雪蓮,冰冷之中,孤傲地綻放。“冷處偏佳”映照下的,正是容若那冰清玉潔的靈魂。 一句“不是人間富貴花”,使我懂得了你何以“冷處偏佳?!?/FONT> 富貴花,世人多指牡丹。周敦頤《愛蓮說》中有言:“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辈贿^最最早說出“人間富貴花”的卻是陸游的“何妨海內功名士,共賞人間富貴花?!睔W陽修《洛陽牡丹記》中有“天下真花獨牡丹”,白居易《牡丹》中也有贊譽牡丹的“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句。 那些飄飄灑灑的雪花,正是別有根芽,豈同于那凡塵之中的富貴之花?一句“別有根芽”,已然將那雍容華貴的牡丹摒棄,卻洋溢著對那平凡無奇,卻似出塵仙子冰清玉潔的雪花的憐愛。 那雪花何嘗不是容若自己呢?一個根芽不是來自大地而是天外,不屬于這個絢爛富貴的金粉世界;一個本屬于山水林泉的詩人詞客,生長在富貴之家、奔波于儀鑾之側。而這種人見人羨的生活就算得上是一種幸福嗎? 可自從那“堪憐詠絮才”的謝娘走后,誰又懂得去憐愛呢? “堪憐詠絮才”是紅樓夢中用來說林黛玉的詩才,而這典故乃出自于魏晉時期所公認的兩大才女之一的謝道韞。
“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清冷的月下,悲怨的胡笳,浩瀚無垠的黃沙,走著一顆玉潔冰清而又漂泊孤傲的靈魂。如那一任西風飄散的雪花,飄落何處?西風中,寒月下,凄苦的悲傷和著蒼涼的胡笳,漸漸彌散。 生活是一場早經(jīng)冥冥注定的悲劇,沒有誰可以逃脫,而生活又不得不在這個悲劇中繼續(xù)。這便是一種凄涼到骨的無奈,明知生活在別處,可你卻總在原處徘徊,就算你僅僅是講給人聽,也沒人信你。 一句“不是人間富貴花”,自有陸游“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钡墓掳痢?/FONT> 人間富貴何足道,照人冰雪自天真。手心那一抔盈盈的雪花,如同愛人簡單而純潔的眼神,值得用一生去珍惜,去憐愛。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永不融化的雪花,它寄托著你一生的牽掛,不論你走到地角還是天涯,它都會陪伴你走過那漫漫的春秋與冬夏。 我愿是那片雪花,落到你的手里,在你手心慢慢地融化,融到你的心里。 我愿是那片雪花,落到你的臉上,輕輕地撫摸你的臉,然后化作一滴淚水,在你的臉上輕輕地滑落。 世間有太多溫暖的面孔,你卻偏偏選擇寒冷的一面去觸碰。 你幻化成羽,隨長風在空中孤獨地飄蕩,你用漫漫的長夜,蹉跎的凄涼,換你一生的自由,換你他日的漂泊。姿態(tài)是如此的曼妙而優(yōu)美,愛與不愛,都是生于天涯漂泊的晶瑩。 漂泊,最終要飄落。飄落,最終要融化成寂寞。 里爾克說:“誰在此刻孤獨,便一生孤獨?!?/FONT> 你那里下雪了嗎? 捧在你手心里的那一片,可是我對你遙遙的思念? 雪,深藏于心不化的情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