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盤點2020|袁雙虎:非小細胞肺癌放療進展盤點

 了無一客 2021-02-03

作 者 簡 介

袁雙虎

腫瘤學博士,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腫瘤醫(yī)院胸部放療二病區(qū)主任。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泰山學者。中國腫瘤放射治療聯盟執(zhí)委會主任委員,中華醫(y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腫瘤多學科診療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非小細胞肺癌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抗癌協(xié)會肺癌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山東省抗癌協(xié)會放射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臨床腫瘤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擔任《中華腫瘤防治雜志》《社區(qū)醫(yī)學雜志》和Precision Radiation Oncology雜志副主編、《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志》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胸部腫瘤精準放療,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成果多次入選NCCN和EORTC等歐美臨床實踐指南和國際放射腫瘤學教材,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中華醫(yī)學科技獎、省科技進步獎及國際科學獎等10余次。

2020年非小細胞肺癌放療進展盤點

魏玉春,袁雙虎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放療科

肺癌是中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種之一[1],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約占85%??萍紕?chuàng)新和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交叉,加速了肺癌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的出現,為肺癌的精準治療帶來了新的思路。隨著放療應用的日益普遍和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與新興治療的聯合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現將2020年肺癌領域放療的進展綜述如下。
01
可手術NSCLC放療

pN2 PORT能否帶來生存獲益?2020年ESMO年會公布的Lung ART研究結果挑戰(zhàn)了之前對于pN2患者推薦術后放療的治療方式。研究結果顯示,術后適形放療(post-operative conformal radiotherapy,POCRT)對IIIA N2期NSCLC術后患者的復發(fā)和生存率沒有明顯改善,POCRT組和對照組患者的3年DFS率分別為47.1%和43.8%,中位DFS分別為30.5個月和22.8個月(HR=0.85,P=0.16),3年生存率分別為66.5%和68.5%。然而,采用直線加速器或3DCRT/IMRT技術進行PORT的多項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PORT可改善II-III期NSCLC患者的5年OS(27%∶20%,P=0.0036)[2]。一項基于NCDB數據的研究顯示,N2患者術后行PORT可延長總生存(HR=0.77)[3]。Corso等[4]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對于II-III期NSCLC患者,PORT組和對照組患者的5年OS時間分別為34.1%和27.8%(P<0.001)。ANITA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無論輔助性化療組還是無化療組,N2患者術后進行放療都能提高總生[5]。分析Lung ART結果發(fā)現,PORT組患者的葉切后V20限量≤31%,全肺切V20限量≤22%,分別高于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的<20%和<10%;放療技術方面,89%的患者使用了3DCRT,不同于目前常用的IMRT和VMAT。因此,對于pN2 NSCLC患者摒棄術后放療恐怕言之尚早,尚需更嚴格的評估。

02
不可手術局部晚期NSCLC放療

EGFR突變局部晚期NSCLC:放療聯合靶向治療可以改善PFS時間和OS時間。2020年ASCO年會報道了國內的一項真實世界研究。研究回顧性分析了9家醫(yī)院的367例EGFR突變不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的臨床結局,按照治療模式分為三組:放療+TKI組、放化療組和upfront TKI組,三組患者的PFS時間為21.6個月∶12.6個月∶16.5個月(P<0.001),OS時間為67.4個月∶54.2個月∶46.5個月(P=0.055)。該研究認為,一線使用放療聯合TKI與更好的預后相關,而前期單藥TKI進展后RT的治療模式,患者生存不佳[6]。

局部晚期NSCLC:放療技術的改進帶來顯著生存獲益。今年,放療領域權威雜志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發(fā)表了一篇關于加速大分割放療(58.8Gy,2.8Gy/F,4周)同步聯合足量化療治療局部晚期NSCLC的I/II期臨床研究[7],共入組92例患者,中位OS時間為38個月(95%CI:27~49),中位PFS時間為25個月(95%CI:14~36);13例患者出現≥III級急性放射性食管炎,2例III級急性放射性肺炎,3例II級晚期肺毒性。該研究的生存結果令人欣喜,但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CRTOG1601是國內的一項多中心臨床研究,探索了PET/CT引導的個體化自適應放療劑量分割模式(放療前半程:GTV 2.2-2.4Gy/f,PTV 2.0Gy/f;放療后半程:GTV 2.2-3.8Gy/f,PTV 2.0Gy/f)對比標準劑量分割模式(60Gy/2Gy/30f)的療效和安全性。共入組226例擬行根治性放化療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兩組患者的PFS時間分別為15.1個月和11.6個月(P=0.001);OS時間分別為44.6個月和28個月(P=0.001),個體化自適應放療較標準劑量分割顯著改善患者的PFS時間和OS時間,而未增加毒副反應,有望成為個體化增量放療的有效方法[8]

放療聯合免疫治療在局部晚期NSCLC中的研究眾多,且成績斐然。免疫治療是腫瘤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但是單藥治療NSCLC只有20%左右的有效率;放療作為腫瘤治療的傳統(tǒng)手段之一,是免疫治療天生的“Partner”。

今年PACIFIC研究的四年隨訪結果在ESMO舞臺上閃亮登場,III期NSCLC同步放化療后聯合德瓦魯單抗鞏固治療的4年OS率為49.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6.3%(HR=0.71)。亞組分析顯示,德瓦魯單抗的獲益趨勢在各亞組患者中均可體現。除了臨床療效,大家同樣關心藥物的毒副作用。PACIFIC研究的安全性分析顯示,德瓦魯單抗組和安慰劑組在總不良反應(adverse event,AE)和3/4級AE發(fā)生率上持平,總AE發(fā)生率為96.8%∶94.9%,3/4級AE發(fā)生率為30.5%∶26.1%[9]。其他各種免疫藥物也紛紛開展了類似PACIFIC模式的系列研究。LUN 14-179研究是針對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療后帕博利珠單抗鞏固治療的2期臨床實驗,共納入92例患者,中位隨訪時間32.2個月,中位TMDD為30.7個月(95%CI:18.7個月~未達到),明顯長于歷史對照組的12個月(P<0.001);中位PFS時間為18.7個月(95%CI:12.4個月~33.8個月);中位OS時間為35.8個月(95%CI:24.2個月~未達到);預估的1年、2年和3年OS率分別為81.2%、62%和48.5%。TMDD、PFS及OS之間與PD-L1的MPS狀態(tài)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3~5級肺炎的發(fā)生率與單獨放化療的報道相似[10]。此外,還有正在進行中臨床實驗,如KEYLYNK012研究(不可切除III期NSCLC同步帕博利珠單抗放化療+序貫帕博利珠單抗鞏固對比PACIFIC模式)和CheckMate 73L研究(不可切除III期NSCLC Nivo同步放化療+序貫Nivo+IPI對比PACIFIC模式)。

免疫治療時機提前安全可耐受,帶來生存獲益。AFT-16是一項II期研究,探索了根治性放化療前后給予阿替利珠單抗治療不可切除III期NSCLC的療效。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13個研究中心共納入64例患者,12周時評價療效,DCR率為77.7%,PR率30.7%,SD率為46.8%,患者耐受性良好,有理由進一步開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誘導治療的研究[11]。KEYNOTE-799是一項II期臨床研究,探索了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同步放化療一線治療不可切除III期NSCLC的安全性和療效。2020年ASCO年會報道了165例pIIIA-C NSCLC患者的數據,隨機分為組A(n=112,NSCLC,化療方案選擇紫衫類+鉑類)和組B(n=53,只有非小非鱗NSCLC,化療方案為培美曲塞+鉑類),兩組間的ORR為67%∶56.6%,≥6個月的DOR為91.1%∶100%,6個月的PFS率為81.4%∶85.2%,6個月的OS率為87.2%∶94.8%,≥3級肺炎發(fā)生率為8%∶5.5%;≥3級副反應發(fā)生率為64.3%∶41.1%,5級肺炎發(fā)生情況為4例∶0例。該研究認為,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同步放化療有可喜的抗腫瘤效應,且毒性符合預期[12]。

03
晚期NSCLC放療

IV期NSCLC:放療與免疫治療結合的探索“余熱未減”。來自FORCE實驗的首次結果表明納武利尤單抗聯合放療治療晚期NSCLC的ORR為8.3%,并未達到預期的19%[13]。COSINR研究為一項隨機I期對照研究,目的是評價SBRT同步或序貫伊匹木單抗、納武利尤單抗治療初診IV期NSCLC的安全性和總生存。研究結果顯示,SBRT同步或序貫雙免疫療法安全可行,同步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略高于序貫組,PFS時間為6.16個月,化療的中位時間至少18個月,中位OS時間至少21個月,但兩者都還沒有達到[14],期待該研究的進一步報道。NCT03812549研究報道了國產PD-1單抗(信迪利單抗)聯合低分割(30Gy/3F)治療PD-L1陽性初治NSCLC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該研究中可測量患者中ORR達78.6%,中位PFS時間達11.9個月(95%CI:7.2~未達到),其中40%(6/15)患者出現進展,8例患者仍在治療。該研究結果表明,少分割的低劑量放療+信迪利單抗安全可耐受,考慮可能是因為低劑量放療的加入增加了系統(tǒng)治療的抗腫瘤效[15]。2020年MD Anderson癌癥中心報道了基于兩項隨機研究的匯總分析,結果發(fā)現放療聯合免疫治療可顯著提高射野外病灶的ORR,顯著改善PFS時間和OS時間;消融性放療的ORR顯著高于常規(guī)放[16]。

肺癌腦轉移:雙免疫聯合SRS治療具有持久療效。一項關于NSCLC腦轉移患者的I期研究顯示,同步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雙藥免疫聯合SRS治療腦轉移安全,中位顱內PFS時間為9.7個月,顱外ORR為33%,顱外中位緩解時間為9.1個月,對顱內、外病灶均有較持久療[17]

IV期NSCLC:在一線免疫治療聯合SBRT、SBRT逆轉免疫治療耐藥等方面,放療都初步顯示出了積極作用。Sett等探索了抗PD-1治療期間進展的轉移患者繼續(xù)抗PD-1并同步SABR治療的療效,結果ORR可達40%(17/42),局部控制率為74%(31/42),遠隔效應為65%(22/34),但尚需隨機對照研究明確OS和PFS獲益[18]。

吉非替尼+同期放療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West Japan Oncology Group 6911L研究納入了初診的EGFR(+)局部晚期NSCLC患者,接受吉非替尼(250mg/d,2年)聯合同期胸部放療(64Gy/32F),結果顯示患者2年的PFS率為29.6%,中位PFS時間為28.6個月,中位OS時間為61.1個月,ORR為81.5%,其ORR、PFS時間以及2年PFS率均優(yōu)于已報道的III期NSCLC同步放化療患者。該研究的主要復發(fā)模式為野外復發(fā),其中腦轉移的發(fā)生率最[19],因此,預防腦轉移的策略是今后需要考慮的重點之一。該研究中,3級及以上不良反應包括疲乏、皮膚反應以及食欲下降,總發(fā)生率為3.7%;放射性肺炎常見,但多數為輕度。文獻報道,TKI相關的間質性肺炎的發(fā)生率為1%,放射性肺炎的防控有待進一步研究。SINDAS是一項III期隨機臨床研究,對寡轉移灶進行前線SBRT聯合TKI可顯著改善EGFR突變IV期肺腺癌患者的PFS時間和OS時間。研究入組了133例EGFR突變的IV期肺腺癌患者,對比單藥TKI治療與TKI治療聯合所有病灶SBRT的療效,中位PFS時間為12.5個月∶20.2個月(HR=0.62,P<0.001),中位OS時間為17.4個月∶25.5個月(HR=0.68,P<0.001),且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20]

04
放療的安全性

放療聯合免疫治療的時機不同,潛在的不良反應不同。據報道胸部放療前和放療中應用PD-1單抗較放療后應用顯著增加放射性肺炎的發(fā)生率(60%∶28%,P=0.01),且肺炎發(fā)生的時間提前(2.0個月∶2.9個月,P=0.05[21]。結果表明,放療后免疫治療較放療前或同步免疫治療更能規(guī)避不良反應。BTCRC LUN 16-081研究認為,III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療后進行鞏固免疫治療時,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組>3級毒性的發(fā)生率高于單藥納武利尤單抗,且導致了較高的治療中斷率[22]

一項多中心回顧性研究(HOPE-005/CRIMSON)展示了真實世界接受放化療后鞏固免疫治療患者肺炎的發(fā)生情況,4/5的患者發(fā)生治療相關的肺炎,但多數(60%)為無癥狀性肺炎,V20是發(fā)生癥狀性肺炎的獨立危險因[23]。一項基于美國退伍軍人數據的研究顯示,放化療后鞏固免疫治療患者肺炎的發(fā)生率高于已有臨床研究報[24],其中無癥狀性肺炎占39.8%(49/123),癥狀性肺炎占21.1%(26/123);2級肺炎占7.3%(9/123),3級肺炎占11.4%(14/123),4級肺炎占1.6%(2/123),5級肺炎占0.8%(1/123),急性過敏反應占4.1%(5/123)。

放射性防護劑的使用降低放療不良反應的發(fā)生。2020年紐約質子中心Simone Ⅱ, C.B等在ASTRO會議上報道了一項Ib/2a期臨床研究[25],主要是探索放射性防護劑——納米染料木素在NSCLC同步放化療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結果顯示,標準同步放化療基礎上聯合BIO 300(美國國防部發(fā)現的一種放射防護劑,染料木素是其中的活性成分),患者耐受性的良好,≥2級的血液學、肺、食管毒性均低于歷史對照,中位隨訪時間15.9個月,中位PFS時間為15.6個月,OS未達到,遠期生存可期。然而,NCT02115464的II期隨機對照研究中顯示[26],對于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療基礎上聯合二甲雙胍增加治療的不良反應,同時降低生存。因此,不支持二甲雙胍作為“放療增敏劑”與放化療聯合治療局部晚期NSCLC。

 先進的放療技術是提高療效和降低毒副作用的關鍵。精準肺癌治療不僅包括精準放療技術,還包括精準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
參考文獻

[1] Gao S, Li N, Wang S, et al. Lung cancer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J Thorac Oncol, 2020, 15(10):1567-1576.

[2] Lally BE, Zelterman D, Colasanto JM, et al.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for stage II or II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using 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database. J Clin Oncol, 2006, 24(19):2998-3006.

[3] Role of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n pathologic stage IIIA (N2)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a prospective nationwide oncology outcomes database. Alex H, JTO Vol. 12 No.2:302-313.

[4] PMID:26101240. J Clin Oncol. 2015 Sep 1;33(25):2727-34.

[5] Impact of post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 on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resection and stage I, stage II, or stage III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 adjuvant navelbine international trialist association (ANITA) randomized trial,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8; 72:695-701.

[6] 2020 ASCO abs 9047.

[7]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148 (2020174-180.

[8] Individualized adaptive radiotherapy versus standard radiotherapy with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CRTOG 1601. 2020 ASTRO S105.

[9] LBA49-Durvalumab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stage III NSCLC: 4-year survival update from the phase III PACIFIC trial. 2020 ESMO.

[10] Cancer 2020;0:1-9. DOI: 10.1002/cncr.33083.

[11] 2020 ASCO abs 9045.

[12] 2020 ASCO abs 9008.

[13] Abstract LBA58-ORR in patients receiving Nivolumab plus radio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first results from the FORCE trial.

[14] A randomized phase I trial to evaluate concurrent or sequential ipilimumab, nivolumab, and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SINR Study, 2020ASTRO S72.

[15]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sintilimab in combination with radiotherapy in treatment na?ve PD-L1 positive stage 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2020ASTRO S72-73.

[16] 2020 ASCO abs 9548.

[17] 2020 ASCO abs 2531.

[18] Immuno-SABR reboots the immune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SCLC and melanoma in progression to anti-PD-1 therapy, 2020ASTRO S73-74.

[19] 1236MO-A single-arm phase II study of gefitinib with concurrent thoracic radiotherapy in unresectable locally-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ion (West Japan Oncology Group 6911L.

[20] 2020 ASCO oral 9508.

[21] 1097P-Application of anti-PD1 drugs before or during thoracic radiotherapy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radiation pneumonia compared to the application after radiotherapy. 2020 ESMO.

[22] 2020 ASCO abs 9010.

[23] 2020 ASCO abs 9039.

[24] 2020 ASCO abs 9034.

[25] A phase 1b/2a study evaluating the pharmacokinetic, safety, and efficacy of nanogenistein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radi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2020 ASTRO S103.

[26]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of metformin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radiotherapy (CRTin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A-NSCLC): OCOG-ALMERA trial (NCT02115464)2020ASTRO S104.


RECOMMEND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