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又名“真身寶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xiāng)——寶雞市, 法門寺始建于東漢末年桓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guān)中塔廟始祖”之稱,周魏以前稱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時改稱“成實道場”,唐高祖時改名“法門寺”。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門寺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 法門寺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fēng)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zhèn)。 法門寺始建于東漢末年桓靈年間 ,因舍利而置塔,木塔4層,塔下設(shè)有地宮,地宮中存放著用紫檀香木做成的棺槨,內(nèi)以金瓶盛放佛祖指骨舍利。 木塔名叫“真身舍利寶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釋迦牟尼佛滅度后,遺體火化結(jié)成舍利。 法門寺現(xiàn)在主要三個景區(qū),法門寺老寺—地宮和寶塔;法門寺珍寶館,合十舍利塔—供奉佛骨舍利。參觀可看度從大到小依次是:珍寶館,老寺,合十舍利塔。 珍寶館比故宮都牛,展品并不多但件件精美。 老寺的地宮遺址還是值得看看,順便看看出土的四枚舍利中的三枚影骨。 真身寶塔因塔下藏有佛祖真身舍利而得名,初為“圣?!?,唐代建四級木塔,明代改建磚塔。此塔見于典籍記載,均稱其為“古塔四層”、“木塔四層”,金人稱其“三級風(fēng)檐壓魯?shù)兀疟P輪相壯秦川”。 法門寺地宮是迄今所見最大的塔下地宮。寶雞法門寺地宮其出土了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銅浮屠、八重寶函、銀花雙輪十二環(huán)錫杖等佛教至高寶物,法門寺珍寶館擁有出土于法門寺地宮的兩千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為世界寺廟之最。 法門寺保持了塔前殿后的格局,以真身寶塔為寺院中軸,塔前是山門、前殿,塔后是大雄寶殿,這是中國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寺院的西院是法門寺博物館,有多功能接待廳、珍寶閣等建筑。 航拍:寶雞法門寺院。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tǒng)一印度后,為弘揚佛法,將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使諸鬼神于南閻浮提,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 航拍:寶雞法門寺佛光大道。 航拍:法門寺,一座富有傳奇色彩的寺院,久負盛名的中國佛教圣地,被譽為關(guān)中塔廟之祖。 ![]() 航拍:法門寺合十舍利塔始建于2004年,由臺灣著名建筑設(shè)計大師李祖原策劃設(shè)計。塔高148米,呈雙手合十狀,中間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寶塔型建筑,塔內(nèi)供奉著舉世聞名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 ![]() 航拍:法門寺合十舍利塔。 ![]() 航拍:寶雞法門寺佛光大道。 ![]() 新法門寺建成以后,規(guī)模比以前的那個大多了。 ![]() 值得一游,歷史底蘊深厚,去的那天陣雨,所以人很少,很震撼的建筑,建筑宏偉壯觀。 ![]() 歷史悠久的一座寺廟。 ![]() 佛光大道長1230米,寬108米,1代表這里供奉著世界上唯一釋迦摩尼指骨舍利,2代表新舊兩座寶塔,3就是代表佛法僧三寶的設(shè)計規(guī)劃,而0就是萬物一切所有的眾生。 ![]() 寶雞法門寺修得金碧輝煌,讓人大開眼界。 ![]() 合十雙手的特殊造型,其恢宏的氣勢不僅傳承佛教建筑的特色,更以現(xiàn)代化的技術(shù)融合古今中外建筑之精華。 ![]() 國內(nèi)很出名的佛教圣地,舍利塔的建筑風(fēng)格雄偉。 ![]() 博物館里還是很值得一看的,規(guī)模宏大,釋迦牟尼舍利于此。 ![]() 喜歡文化的人非去不可,可是佛舍利不容易見到,寺廟新建區(qū)域很大很大,腳走酸,千萬不要錯過博物館,里面有很多真跡,老寺廟也非去不可。 ![]() 恢宏大氣,外場面特別大,里面有一個古建筑值得一看。 ![]() 合十舍利塔,建筑夠氣派,規(guī)模夠大。里面非常大,其實重點不是新建設(shè)的塔,是修復(fù)后的老塔。 ![]() 陜西歷史悠久,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 去陜西旅游的人, 一般都不會錯過法門寺這個景點,法門寺是收藏佛祖釋迦摩尼真身舍利的地方,就放在法門寺塔中,可以參觀地宮入口,還有當(dāng)年地宮出土的各種文物,可以學(xué)到不少知識。其中后建的合十佛骨舍利塔非常值得去看看。 |
|
來自: 老劉tdrhg > 《3、寺廟/道觀/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