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吳的陣營,最讓人惋惜的,是太史慈。 一可惜,死得早。生于166年,死于206,才活了40歲。 二可惜,文武雙全,智勇兼?zhèn)?,未能大用?/p> 三可惜,胸懷大志,大志未酬。 這位武功與小霸王孫策匹敵的猛將,有信有義有孝的名士,在死之時,只是折沖中郎將,海昏縣縣長,建昌縣縣尉。 這是為什么,難道是孫策和孫權對太史慈不公嗎? 不是,只是太史慈未逢時運而已。 和許多漢朝的大丈夫一樣,太史慈從小就是文武雙修,愛學習,善射箭,七尺七的個頭,有和關羽一樣漂亮的胡須。 這樣優(yōu)秀的人才,很快進入體制內,做了家鄉(xiāng)青州東萊郡的奏曹史。這是一個專門處理奏章的職位,太史慈能在省級機構里干這份工作,說明文字功底相當可以。 并且,當時太史慈才20歲左右。如果天下太平,太史慈不難成為一方郡守。 但是他很快惹了仇家。事情是青州刺史和東萊太守之間有矛盾,各自向朝廷上書告對方。當時的判案,存在著誰的奏章先到,誰就占便宜的規(guī)律。太史慈被郡太守選為使者,他到洛陽都城之后,用計毀掉青州刺史的奏章,讓郡太守獲勝。 雖然上司的官司贏了,但太史慈為了避免報復,逃到東北。 這一年,太史慈21歲,即公元187年。 在東北,太史慈一呆就是6年。 公元193年,太史慈從遼東回到家中。他的母親告訴他:“有個孔北海,雖然你和他沒見過面,但打你走后,沒少派人來看我,送了不少禮物,比親戚朋友還有過之而無不及。現(xiàn)在他被黃巾軍圍困,你應該去救他。” 孔北海,是孔融,孔子的第二十世孫。 孔融之所以會到青州,是因為對董卓對著干,被董卓故意派到黃巾最多的北海國為國相。 到北海之后,孔融聚兵講武,設立學校,舉薦鄭玄、邴原等賢良。國人只要有一點善行的,孔融都以禮相待。 太史慈用巧計拿郡守打贏官司的事,孔融知道了,十分稀奇,這才派人拜訪太史慈的母親。 有恩報恩,太史慈二話沒講,孤身一人,沖進被黃巾包圍的城池,見到孔融。 人見到了,但事很尷尬。太史慈勸孔融出兵討賊,孔融不聽。后來孔融想向平原的劉備求救,城里沒人敢去。太史慈舉手報名,孔融不信。 孔融說:大家都說不行,你雖然勇氣可嘉,但這確實也太難了? 太史慈說:我是來報恩來了,如果我沒這個能力,我媽不會讓我來送死。別人說不行,如果我也說不行,那我來這干啥來了?現(xiàn)在情況已經很緊急,別磨嘰了! 好吧,孔融說。 太史慈沖出重圍,并不是蠻干。天亮之后,他一人三馬,帶著兩個箭靶出城。黃巾軍不知道他要干什么,都慌忙拿武器準備戰(zhàn)斗。太史慈卻把箭靶立到城壕邊,練習射箭,射完箭,回城了。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也是如此。 這時,城外黃巾已經放松警惕,沒人管他。太史慈乘機快馬加鞭,沖出重圍,等黃巾發(fā)現(xiàn),上馬來追,太史慈回身射死幾人,成功到達平原,見到劉備。 這個時候,只是小小平原相的劉備,說了一句:我靠!聞名天下的孔融,居然知道天下還有個劉備!隨后,劉備隨太史慈救出孔融。 不過,歷史上愛才如命的劉備,為什么沒有粘上太史慈,把他征服呢? 也許,現(xiàn)在的劉備,還只是平原相,還不是劉皇叔,號召力還太小,不足以讓人依附吧。 和劉備的擦肩而過,未嘗不是太史慈的遺憾。 救完孔融,太史慈在195年南下,去看老鄉(xiāng)揚州刺史劉繇。 劉繇這時正和孫策打仗,有人建議可以用太史慈為大將。劉繇卻說:我用他,怕人笑話。劉繇不肯大用太史慈,只派他偵查敵情。 太史慈與孫策巧遇,在神亭這個地方一通酣戰(zhàn),不用勝負。 跟劉繇跟到197年,劉繇病死了,沒依沒靠的太史慈,占領涇縣,自稱丹陽太守。 198年,孫策進攻涇縣,俘虜了太史慈。 這個悲催的結果,卻是太史慈幸運的開始。 因為,孫策才是明主,知道他的價值,信任他,給他兵權。 當時,荊州牧劉表有個侄子叫劉磐,非常勇猛,幾次攻打豫章郡的艾縣、西安縣。 孫策任命太史慈為建昌都尉,同時管理?;杩h。 有太史慈鎮(zhèn)守,劉磐好像從地球上消失了。當然不是真消失,后來劉磐投降了劉備,當過長沙太守。 有太史慈在,劉磐沒有機會,只好暫時消失了。 206年,太史慈因病去世,臨死前嘆息道:“大丈夫生于世上,應當帶著三尺長劍,以升于天子階堂。如今所志未從,奈何卻要死?。 ?/p> 接替他守備?;杩h的,是老將程普。 兩年后,赤壁之戰(zhàn)爆發(fā),東吳諸將各顯其能,立下大功。 而太史慈,已經帶著遺憾,消失在歷史的浪花之中。 運氣,和能力、努力一樣重要。 《三國的秘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