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十四部小說中,除了《雪山飛狐》、《鴛鴦刀》和《白馬嘯西風》三部篇幅較短的,其它十一部都有回目,這些回目大都是作者金庸原創(chuàng)的。有些是很普通的詞和句子,如《飛狐外傳》、《連城訣》、《俠客行》;有些是兩個字或四個字的詞語,如《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有些是五言或者七言的對詩,如《碧血劍》、《書劍恩仇錄》。比較不凡的是剩下的三部:《倚天屠龍記》的回目是看起來像繞口令的單句七言仿古體詩;《天龍八部》的回目串起來正好構成一首精彩的古詞曲;最奇特的還是《鹿鼎記》的回目,全部選自金庸先祖查慎行的詩,是金庸作品中唯一的非原創(chuàng)回目。 作者在第一回的注釋中說明,因為《鹿鼎記》創(chuàng)作時間恰好是六十年代末,文革的文字獄慘案歷歷在目,所以小說以文字獄作為開頭,并且聯(lián)想到自己祖先因為文字獄而受到的迫害,于是特別摘抄受害者之一、清代著名詩人查慎行的詩句來作為小說回目,也算是為自己家的先人作個廣告。(三聯(lián)版《金庸作品集》中刪除了所有對中共帶批評性質的文字,以上引用在大多數(shù)流通版《鹿鼎記》中看不到,勿怪。)查慎行大概想不到他后輩親人中會出一位武俠小說宗師,更想不到他的詩句會被引用來作為武俠小說回目,所以他不可能為《鹿鼎記》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完美的回目詩來。金庸先生從查慎行的詩集中選擇回目,也就未必總能找到完全恰如其分的詩句,多少有些牽強也在所難免。加上查慎行的詩帶有很重的文言文風格,現(xiàn)代人讀起來稍嫌困難。本人在年輕時閱讀《鹿鼎記》,小說看得很明白,回目卻沒看懂幾條,相信多數(shù)讀者也是如此。 到了今天,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提高了,斗膽把《鹿鼎記》的這些回目譯解一番,希望對不懂文言文卻對回目含義感興趣的青少年朋友有所幫助。因為本人水平有限,難免有解得不對、不全面和不恰當之處,歡迎各位高手予以指正。 第 一 回 縱橫鉤黨清流禍 峭茜風期月旦評 金庸注(節(jié)選): 本書五十回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詩中的對句?!毒礃I(yè)堂詩集》篇什雖富,要選五十聯(lián)七言句來標題每一回的故事內容,倒也不大容易。這里所用的方法,不是像一般集句那樣從不同詩篇中選錄單句,甚至是從不同作者的詩中選集單句,而是選用一個人詩作的整個聯(lián)句。有時上一句對了,下一句無關,或者下一句很合用,上一句卻用不著,只好全部放棄。因此有些回目難免不很貼切。所以要集查慎行的詩,因為這些詩大都是康熙曾經看過的(“獄中詩”自是例外),康熙又曾為查慎行題過“敬業(yè)堂”三字的匾額。當然,也有替自己祖先的詩句宣揚一下的私意。當代讀書人知道查慎行是清代一位重要詩人,但他的詩作到底怎樣,恐怕很少人讀到過,畢竟,他不能和真正的大詩人相比。 古人寫文章提到自己祖先,決不敢直呼其名,通常在字號或官銜之下加一“公”字。記得小時候在祠堂中聽長輩談論祖先,說到查慎行時稱“初白太公”,說到查升時稱“聲山太公”?,F(xiàn)代人寫白話文,不必這樣迂了,要尊敬祖先,在自己心中尊敬就是了。 本回回目中,“鉤黨”是“牽連陷害”,“縱橫鉤黨清流禍”的意思是:對許多有名的讀書人株連迫害。在本回中,詳細敘述了《明史》一案的由來經過,以及對江南讀書人造成的深重迫害,這和回目的上半句十分貼合。“峭茜”是高峻鮮明,形容人格高尚、風采俊朗,“峭茜風期月旦評”的意思是:賢豪風骨之士,當會得到見識高超之人的稱譽。本回中不論是傳說中的吳六奇,還是后來登場的陳近南,都可以說得上是賢豪風骨之士;而黃宗羲、顧炎武和呂留良三人,也正是明末清初最偉大的三位思想家,見識高超之人。黃、顧、呂三位賢士對吳、陳兩位英雄的稱贊,正和回目的下半句絲絲入扣。 第 二 回 絕世奇事傳聞里 最好交情見面初 從第二回以后,回目很難再像第一回那樣,能夠與故事情節(jié)嚴絲合縫,而又恰如其分地高度概括。引申和比喻意義較多,而且有部分回目帶有一些牽強成分?!敖^世奇事傳聞里”,是說被朝廷通緝的江洋大盜茅十八,恰好出現(xiàn)在麗春院,又挺身而出為天地會成員強出頭,和鹽梟打了一架。妓院的一個小毛孩,偏偏又和茅十八“最好交情見面初”,兩人一見如故,結伴出走。金庸注:“最好交情見面初”是“一見如故”的意思,并不是說初見面交情最好,后來就漸漸不好了。 第 三 回 符來袖里圍方解 椎脫囊中事竟成 本回的回目前半句“符來袖里圍方解”,是韋小寶偷偷給海老公加藥,毒瞎他的眼睛,使得茅十八能夠脫險逃走?!胺钡谋疽馐峭姶蟮闹浞?,此處用來比喻海老公喝的藥?!靶淅铩钡暮竺鎽撨€隱藏了一個“乾坤”,這里是暗中做手腳的意思。后半句“椎脫囊中事竟成”,是韋小寶以前苦練的半吊子賭術,在皇宮中恰好派上了用場,正如同毛遂自薦一樣,在恰當?shù)臅r機讓錐子的芒尖刺透布囊,展現(xiàn)才華而成就事業(yè)(雖然在本回只是一件小事)。 第 四 回 無跡可尋羚掛角 忘機相對鶴梳翎 這兩句借用了“羚掛角”和“鶴梳翎”這兩個詞,用來指代韋小寶和康熙比武的情節(jié)?!傲缪驋旖恰笔琼f小寶無意中蒙出來的,所以“無跡可尋”;“仙鶴梳翎”則是海老公教給他的大擒拿手第一招,使出來的時候韋小寶已經忘了很多,動作也不標準,所以是“忘機相對”。這兩招都幫助韋小寶贏了康熙,算是比較難得。金庸先生這里有失誤,因為后來“仙鶴梳翎”又變成了康熙所學小擒拿手的招式,韋小寶用來大拍馬屁,結果拜康熙當了師父,這是后話了。不過如果在這里安在康熙的身上,也可以說是康熙暫時忘記了皇宮中勾心斗角的種種心機,和韋小寶痛痛快快的打上一場。 第 五 回 金戈運啟驅除會 玉匣書留想象間 本回目的前半句,是康熙用韋小寶和一群小太監(jiān)擒拿鰲拜,又用康親王和索額圖徹底清除了鰲拜黨羽,奪回權柄。后半句則是韋小寶奉命去鰲拜家中搜查《四十二章經》,經書放在玉匣中,韋小寶盡管好奇卻沒有機會打開來看看,只能心中想象。 第 六 回 可知今日憐才意 即是當時種樹心 本回的回目十分淺顯易懂,是說海老公明明早就發(fā)現(xiàn)韋小寶是冒牌貨,硬是不說破,而是利用他賭博、偷書、試探皇帝武功、隱瞞自己的門派等,暗藏了很深的心機。 第 七 回 古來成敗原關數(shù) 天下英雄大可知 本回的回目也淺顯易懂,天地會群雄攻進康親王府,本來是經過周密的計劃安排,志在必得。沒想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青木堂一番辛苦的結果,鰲拜卻是被韋小寶殺了,這是“古來成敗原關數(shù)”。韋小寶被天地會擒獲后,為了逃脫險境,一番胡謅八扯中提起了茅十八,恰好茅十八被天地會所救,二人得以重逢,這是“天下英雄大可知”。 第 八 回 佳客偶逢如有約 盛名長恐見無因 這一回的回目可說又是一個天衣無縫的巧合。韋小寶在被天地會扣押期間,恰好趕上陳近南經過直隸,接見青木堂會眾,又順理成章地任命了他為香主。下半句則是貼切的表現(xiàn)了茅十八長期仰慕陳近南大名,急切想與之會面,又擔心沒有適當?shù)睦碛?,怕陳近南不肯接見他的那種焦灼之情。 第 九 回 琢磨頗望成全璧 激烈何須到碎琴 天地會和沐王府本來都是反清復明的志士,盡管在擁戴的明朝后人問題上存在分歧,如果可以好好商談的話,本來很有希望能化解矛盾,結成聯(lián)盟。可惜雙方三人偏偏都不肯退讓,言語失和而反目成仇,最后鬧了個兩敗俱傷,白寒松還因此送命,給青木堂留下了一個大麻煩。 第 十 回 盡有狂言容數(shù)子 每從高會廁諸公 本回的回目稍難解,前半句本人認為是指康親王府的眾武師對楊溢之等人的侮辱,而后者卻容忍承受而不加反抗,當然也可能是指韋小寶對小郡主的侮辱玩弄,但這個“數(shù)”字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后半句應當是韋小寶不擺權臣架子,在康親王舉辦的高層人士聚會中,和楊溢之等人混在一起并結成朋友。金庸先生自己有解釋:“每從高會廁諸公”的“廁”字,是“混雜在一起”的意思?!妒酚洝芬銈鳌罚骸皫e客之中?!? 第十一回 春辭小院離離影 夜受輕衫漠漠香 這兩句詩本來是描述了一副春夜美景,本回用來形容韋小寶救回方怡,和小郡主同居一床,大享與二位少女共處調笑之樂,實是香艷而不淫穢的絕妙情節(jié)。 第十二回 語帶滑稽吾是戲 弊清摘發(fā)爾如神 前半句是韋小寶用撒謊蒙騙的手段,成功躲避了太后的一系列加害行為,也可能是指他對方怡和沐劍屏嘴上大占便宜,其實不過是開開玩笑罷了。后半句是指康熙料事如神,輕易就識破了沐王府的栽贓嫁禍計策。 第十三回 翻覆兩家天假手 興衰一劫局更新 韋小寶與沐王府等人商談,決定設法營救失陷在皇宮中的眾人,恰好康熙讓他巧釋刺客,如同上天幫了他一個大忙。于是韋小寶左右周旋,造成雙方皆大歡喜的結果。而太后派來傳召他的四名太監(jiān),又恰好被韋小寶利用了一下,破解了一個難以應付的死局,開創(chuàng)了一個巧妙的新局。 第十四回 放逐肯消亡國恨 歲時猶動楚人哀 這一回的回目,很有些反清復明思想的味道?!堵苟τ洝匪谢啬慷际莵碜圆樯餍械脑娋?,而這些詩大都是康熙曾經看過的,那么這一回的兩句詩就可能是例外。查慎行中舉后三次考進士都不中,康熙皇帝偏偏喜歡他的詩,破格錄用他進宮當值,這才有了他后來的官場生涯。因此,查慎行對康熙的感情應該更多是感恩,不大可能寫出這樣帶有強烈反清思想的詩來給他看?!胺胖鹂舷鰢蕖逼鋵嵤莻€反語,被放逐、被迫害就能打消愛國志士的熱情嗎?“歲時猶動楚人哀”更是說得明明白白,“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是一種定要推翻殘暴反動統(tǒng)治的雄心壯志。本回的故事情節(jié)中,天地會和沐王府共商反清復明大計,并且加上李西華,三方共同定下了誅殺吳三桂的誓言,和這兩句詩是很符合的。后來發(fā)生在皇宮中的太后差遣柳燕脅迫韋小寶取書、陶宮娥潛入太后宮中盜書等情節(jié),陶宮娥其實也可以算是反清復明的志士了。 第十五回 關心風雨經聯(lián)榻 輕命江山博壯游 這兩句詩比較難解,不知為何,金庸先生卻沒有給注釋一下,本人只好勉力未知了。回目的上半句,用來比喻韋小寶因為和康熙是好朋友,關心他的安危,不顧自己身份暴露的危險,把所有的秘密和盤托出?!奥?lián)榻”在這里是“至交好友”的意思。后半句則是康熙本想立即到五臺山拜見順治,但是想到朝局的安危,暫時放棄了御駕出行的打算,派韋小寶秘密前往山西調查此事。“壯游”是指孤身一人出游,前面的“博”,筆者認為在這里是“賭博”的博,帶有一定的冒險成分。 第十六回 粉麝余香銜語燕 珮環(huán)新鬼泣啼烏 這兩句詩本來是個排比句,用來形容女子得意與失意之間的感嘆。用作本回的回目,前半句比喻方怡和沐劍屏和韋小寶分別后的思念,她們的悄悄話引起劉一舟的嫉恨,并給韋小寶帶來了麻煩。后半句非常明顯地指代了莊家“鬼屋”中發(fā)生的事件。 第十七回 法門猛叩無方便 疑網重開有譬如 金庸注:本回回目一聯(lián)是佛家語?!胺奖恪笔恰皺嘁朔椒ā敝?。釋迦牟尼說法,以聞者不解,多用“譬如”開導之。韋小寶借做法事之名,轉彎抹角費盡心機打探順治的消息,奈何清涼寺嚴防戒備,到頭來還是沒有機會。正在為破解清涼寺設下的障礙而苦惱,巴顏和皇甫閣的行動卻為韋小寶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第十八回 金剛寶杵衛(wèi)帝釋 雕篆石碣敲頭陀 本回目的前半句,顯然是描述行顛用黃金大杵保衛(wèi)行癡(順治皇帝);后半句則是韋小寶用石碑上面的古文蒙騙胖頭陀,借機脫身。 第十九回 九州聚鐵鑄一字 百金立木招群魔 金庸注:唐末羅紹威取魏博鎮(zhèn),將其五千精兵盡數(shù)殺死,事后深為懊悔,自知是極大錯誤,說:“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蓖趺r錢幣以銅鐵鑄作刀形,刀上文字鍍以黃金,稱為“錯刀”。羅紹威以錯刀之“錯”喻錯誤之“錯”,此錯之大,聚天下之鐵,也難以鑄成。戰(zhàn)國時秦國商鞍變法,法令初頌時恐人民不遵,立三丈之木于南門,宣稱若能搬出北門者賞五十金,眾皆不信。有一人試行搬木,商鞍果然依令照賞,于是人人皆信其法。商鞍立法嚴峻,民不敢違。“九州聚鐵鑄一字”,此“一字”為一個大“錯”字,本書借用以喻韋小寶受騙赴神龍島,悔之莫及。“百金立木招群魔”句,本書用以喻神龍教教主先以甜頭招人歸附,然后施行嚴刑峻法,部勒教眾。 第二十回 殘碑日月看仍在 前輩風流許再攀 這兩句詩,如果在文字獄盛行的時期,恐怕也是要論罪的。日月為明,盡管已經是“殘碑”,可是仍然看得到,這分明是懷念前朝?!扒拜咃L流”里面的風流,應該是“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風流。明朝開國之初,確實涌現(xiàn)出很多的風流人物,他們輔佐朱元璋驅趕蒙古人,重奪漢人江山。這句詩顯然有懷念明朝,想做一個反清復明的功臣之意。在本書中,前半句借指韋小寶因為化解許雪亭事件而大受洪教主夫婦青睞,仿佛子虛烏有的碑文照舊靈驗一樣;而后半句則是武林前輩洪教主親傳武功給韋小寶,并且故事情節(jié)中特意描寫了洪教主和蘇荃的旖旎動作,借“風流”一詞的本意暗示洪夫人將來會成為韋夫人。 第二十一回 金剪無聲云委地 寶釵有夢燕依人 本回目的前半句,是韋小寶的辮子被建寧公主燒掉,康熙用一把金剪刀剪掉了另一個小太監(jiān)的辮子,讓韋小寶安上。其實清代的皇宮中,剪刀未必是金的,這里只是為了更符合回目的詩句。后半句的“寶釵”可不是薛寶釵,而是泛指女性。這里形容平時刁蠻的建寧公主,居然對敢于反抗她、打她的韋小寶刮目相看,一反常態(tài)地以奴才自居,還展現(xiàn)了少女本該有的小鳥依人的一面,看來韋小寶真是她命中注定的夢中情人。 第二十二回 老衲山中移漏處 佳人世外改妝時 韋小寶出家少林寺,巧遇美女阿珂,發(fā)誓要娶她為妻,并利用澄觀老和尚來幫助他實現(xiàn)目的。這個“老衲”,與其說用來指少林方丈晦聰或者是澄觀,還不如說是晦明禪師韋小寶更合適?!奥┨帯钡谋疽馐恰捌У?、不為人知的所在”,“移”是走的意思,韋小寶正是無聊之下外出閑逛才遇到阿珂。后半句那個“佳人”,諷刺意味就更強,分明是假扮妓女從妓院逃走的韋小寶,而不是美貌的阿珂。 第二十三回 天生才士定多癖 君與此圖皆可傳 本回目的前半句很是籠統(tǒng),如果“天生才士”說的是韋小寶,那么韋小寶在全書中的“癖”是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沒必要在本回突出一下吧。如果說是澄觀,那倒是有一定道理了,但是澄觀在本回中表現(xiàn)出來的“癖”,和上一回相比也不能說更突出。總之這前半句略嫌牽強,后半句卻是非常明白,說的就是康熙用圖畫給韋小寶傳旨的這件事。 第二十四回 愛河縱涸須千劫 苦海難量為一慈 金庸注:本回回目均為佛家語,“劫”是極長的時間單位。佛家認為,人生所以苦海無邊,在于愛心和慈念難斷。看本回的故事情節(jié),中心人物其實是出了家的順治,韋小寶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圍繞著他,所以這兩句詩應該說的也是他。順治盡管已經出家,但仍然被愛心和慈念所擾,無法真正投入修行。為防喇嘛挾持他作惡,甘愿自焚消業(yè);面對親兒子康熙的苦求,終于不忍割舍親情,這才有了父子的一番密談。 第二十五回 烏飛白頭竄帝子 馬挾紅粉啼宮娥 金庸注:“帝子”是皇帝的女兒,通常指公主?!冻o·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钡圩邮菆虻呐畠骸qR懷素《送金城公主適西番詩》:“帝子今何在?重姻適異方?!?這一回的故事情節(jié)是已經出家的長平公主阿九和當年的侍女陶宮娥重逢,因此用這兩句詩來作回目?!盀躏w白頭”比喻鳥都找不到落的地方,“馬挾紅粉”指女子被騎兵擄掠,兩句話暗含了兵荒馬亂、顛沛流離之意。 第二十六回 草木連天人骨白 關山滿眼夕陽紅 這句詩描寫了一幅凄涼的景象,用一個通俗的詞來說,就是殺人太多。本回中韋小寶用各種手段先后殺了十一個喇嘛,最后兩個被化尸粉毒死的更是凄慘無比,腦袋上的血肉爛掉,只剩下駭人的白骨。而此時正好是夕陽西下,合上了后半句。 第二十七回 滇海有人聞鬼哭 棘門此外盡兒嬉 滇海,想來就是云南昆明不遠處的滇池,云南省也正因為它,才有了“滇”的簡稱。云南昆明有人聽到鬼哭的聲音,那個人是誰?不用說,當然是吳三桂了。本回中江湖群雄在河間府開殺龜大會,商討誅殺吳三桂的大計,大會上罵他的人自然不會少,看來這“鬼哭”不但是惡毒的詛咒,而且還要上門催命。 金庸注:回目中“棘門此外盡兒戲”一句,原為漢文帝稱贊周亞夫語,指其軍令森嚴,其他將軍所不及,原詩詠吳三桂殘暴虐民而治軍有方?!凹T”即“戟門”,亦可指宮門,本書借用以喻眾御前侍衛(wèi)出宮胡鬧。實際上胡鬧的不光是御前侍衛(wèi),真正胡鬧的頭子正是我們韋大人啊。 第二十八回 未免情多絲宛轉 為誰辛苦竅玲瓏 本回目的兩句詩十分淺顯。韋小寶一門心思都在阿珂身上,這是“未免情多絲宛轉”;想盡一切辦法要讓她做自己老婆,不管什么正招、奇招、旁招都用上了,這是“為誰辛苦竅玲瓏”。本回還有一個幫助康熙識破假太后、找到真太后的重要情節(jié),回目沒有體現(xiàn)。 第二十九回 卷幔微風香忽到 瞰床新月雨初收 本回目這兩句詩帶有很濃的香艷色彩,如果根據古人通常的習慣來翻譯,那就是:(某人)正準備要上床睡覺,忽然一陣香風吹到,來了一位美女,然后兩人一番恩愛纏綿,直到月上中天才結束。不用說,本回最重要的故事情節(jié),就是韋小寶和建寧公主干出了好事。至于前面鄭克塽暗算陳近南、康親王借書偽造等情節(jié),雖然也不能說不重要,但是和這一比,回目中沒提到也不算什么了。只不過詩句中描繪出來的意境十分溫馨,而故事中建寧公主的行為卻是十分刁蠻,二者實在相差得太多了。 第 三十 回 鎮(zhèn)將南朝偏跋扈 部兵西楚最輕剽 送親終于送到了云南。吳三桂鎮(zhèn)守西南,跋扈是不用說的了,他部下的官兵,也是十分精悍,遠非朝廷中央那些酒囊飯袋可比。這一點曾經在楊溢之身上表現(xiàn)過,現(xiàn)在韋爵爺身在云南,自然體會得更深。而此時的楊溢之,卻落得了個悲慘的結局,令人嘆惜。 第三十一回 羅甸一軍深壁壘 滇池千頃沸波濤 金庸注:羅甸在貴州省中部,吳三桂駐有重兵。本回的回目特意用了這一句,再次強調了吳三桂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并圖謀造反的野心?!暗岢亍边€是指代昆明,滇池的波濤“沸”而不是“泛”,這表示發(fā)生了重大事件。本回中有兩個重大事件:吳應熊被閹割、吳三桂遇刺。 第三十二回 歌喉欲斷從弦續(xù) 舞袖能長聽客夸 本回目的這兩句詩,看起來應該是描寫一個女子的歌舞,正好映襯了絕代名妓陳圓圓的出場。而且,前半句的“歌喉欲斷”,可以認為描寫陳圓圓向韋小寶一邊唱曲一邊講故事;“從弦續(xù)”似乎暗示陳圓圓與吳三桂、李自成之間復雜的曖昧關系。后半句的“舞袖能長”,引申意義是經營、處理、擺布各種事物的能力,吳三桂的老謀深算,韋小寶的機智逢源都可以算做長袖善舞;至于“聽客夸”,那“古往今來第一大反賊、大漢奸、大美人、大高手、小滑頭”的稱號,完全可以算是夸獎了。 第三十三回 誰無痼疾難相笑 各有風流兩不如 胡逸之和韋小寶,兩人都因為過不了“情”這一關而被吳六奇等英豪所恥,但卻各有自己的想法而堅持不懈,無怨無悔?;啬康倪@兩句詩,放在他們兩個的身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第三十四回 一紙興亡看覆鹿 千年灰劫付冥鴻 本回篇幅很長,但回目的兩句詩卻恰好概括了發(fā)生在本回最前和最后的兩件大事。八部《四十二章經》中所藏的地圖,指出了滿清的所謂“龍脈”所在,又埋藏了大批珍寶,對反清復明的志士來說,真可以說得上是“一紙興亡”。最后地圖所指的,是黑龍江和阿穆爾河交界處的鹿鼎山,所以“一紙興亡看覆鹿”。再看下半句的“灰劫”一詞,在本回中最貼切的比喻,莫過于神武大炮的轟擊。大炮轟掉了什么?當然是神龍教?!扒辍痹谶@里順便諷刺了一下洪教主“壽與天齊”的稱號。 第三十五回 曾隨東西南北路 獨結冰霜雨雪緣 對韋小寶來說,誰曾經隨他走遍東西南北路?當然是雙兒。被神龍教拘禁,也只有這位和他最親近的小丫頭來救他了。兩人的逃亡是一直向北,經過一番冰天雪地的奔波,最后到了鹿鼎山,真可以說是“獨結冰霜雨雪緣”。 第三十六回 犵鳥蠻花天萬里 朔云邊雪路千盤 “犵鳥蠻花”一詞,說的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風景,這里指俄羅斯,也就是當時的羅剎國。“天萬里”是說羅剎國疆土廣大,后面一句“朔云邊雪路千盤”也是形容從中國東北到莫斯科的路程遙遠。本回的故事情節(jié)基本上都發(fā)生在羅剎國,具體情節(jié)就不多說了。 第三十七回 轅門誰上平蠻策 朝議先頒諭蜀文 金庸注:晉時平蠻郡在今云南曲靖一帶?!吨I蜀文》的典故,是漢武帝通西南夷時,派司馬相如先赴巴蜀宣諭,要西南各地官民遵從朝旨。吳三桂要造反,試探朝廷的意思,所以上表請求撤藩,給康熙出了一道難題。朝議上,眾大臣出于保守、自私、顧忌等原因,都認為應該駁回撤藩請求、安撫吳三桂,只有韋小寶用一個小花招力排眾議,這就是“轅門誰上平蠻策”??滴鮿t巧妙地利用了韋小寶的表演,順利通過了假恩準、真逼反的決策。在表面上看來,卻還是安撫三藩的意思,這就是下半句“朝議先頒諭蜀文”。 第三十八回 縱橫野馬群飛路 跋扈風箏一線天 本回的故事情節(jié)主要有兩件大事,分別是抓捕逃跑的吳應熊和收編王屋派。吳應熊從云南運來五、六十匹有長力的滇馬,卻被韋小寶誤打誤撞的喂了巴豆,以至功敗垂成,被韋小寶帶人抓回。“縱橫野馬群飛路”的本意是指野馬四散奔逃,難以捕捉;而“跋扈風箏一線天”卻是說風箏不管多強悍,在兩山間隔的一線天空也是飛不起來的。兩句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你不管怎么費盡心機跑路,就是跑不了。吳應熊如此,巴朗星也一樣,出其不意地暗殺了司徒伯雷,然后率眾沖出王屋山,本來天衣無縫,可誰知怎么就被韋大人率兵包圍了呢? 第三十九回 先生樂事行如櫛 小子浮蹤寄若萍 一說到這個“櫛”,不由得想到一個成語“鱗次櫛比”,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意思。不管詩文的原意如何,這里我覺得應該按這樣解釋。韋小寶衣錦還鄉(xiāng),身為欽差大臣,尊貴無比,說他是“先生”也算合適。這位先生回到揚州后,發(fā)生了一連串的樂事,最后還在麗春院大床上狠狠地爽了一把,應該是對得起這前半句了。后半句中的韋小寶又變成了“小子”,那是對他老娘韋春花而言:“你這小王八蛋,撂下一句話就走了,多少年連個信也沒有,死哪去了?”不管在外面多么飛黃騰達,回到家面對自己的親娘,韋小寶還是一個頑皮又聽話的好兒子,韋春花對兒子的愛也沒有絲毫的改變,這是多么感人的母子情! 第四十回 待兔只疑株可守 求魚方悔木難緣 這兩句詩說到兩個成語:守株待兔和緣木求魚。概括一下,那是做事情的方法根本就不對,當然別想有什么好結果。一步走錯,懷疑還是后悔都晚了。吳之榮發(fā)現(xiàn)査繼佐和顧炎武的作品犯了文字獄,進而查獲吳六奇的信件,這本來是升官發(fā)財?shù)慕^好機會,可是偏偏送到了欽差韋大人手中來,這就是他活該倒霉了。 第四十一回 漁陽鼓動天方醉 督亢圖窮悔已遲 金庸注:本回回目中,“漁陽鼓動”是安祿山造反的典故,喻吳三桂起兵;“督亢圖窮”是荊軻刺泰王的典故,本書借用,指歸辛樹等誤刺吳六奇,后悔不及,又要去行刺康熙,其實只字面相合,含義并不貼切。 第四十二回 九重城闕微茫外 一氣風云吐納間 歸辛樹一家誤殺吳六奇之后,仍然堅持要刺殺康熙,并與天地會、沐王府等人在北京商談此事?!熬胖爻顷I”指的是皇宮,韋小寶故意把皇宮說得非常神秘,把康熙的行蹤說得撲朔迷離,給歸辛樹的刺殺行動增加了主觀上的難度。“微茫外”在這里可以理解為“使外人覺得迷惘、渺?!钡囊馑?。因為刺殺康熙的問題,沐王府和歸辛樹發(fā)生嚴重沖突,最后由韋小寶和歸鐘擲骰子決定。盡管韋小寶使用了作弊手段,但歸辛樹一口真氣吹過來,這場賭局還是以韋小寶的失敗而告終。這就是“一氣風云吐納間”。 第四十三回 身作紅云長傍日 心隨碧草又迎風 金庸注:本回回目中,“紅云傍日”指陪伴帝皇,“心隨碧草”指有遠行之念。 搞不明白金老先生為什么要在這里加注解,因為本回回目的這兩句詩并不難理解?!吧碜骷t云長傍日”顯然是指韋小寶在康熙身邊做官,“心隨碧草又迎風”則是“身在官場心在江湖”的意思。不過韋小寶之所以離開康熙流落江湖,并不是因為淡泊名利,而是夾在清廷和天地會之間,兩面都是朋友,兩面都為難。無奈之下,只好置身事外,棄官出逃。 第四十四回 人來絕域原拚命 事到傷心每怕真 一個人到了絕境,原本是要拼命的。韋小寶要拼命,洪教主要拼命,神龍教四大高手要拼命,陳近南、施瑯也要拼命。后半句的那個“事到傷心每怕真”,可以理解為:令人傷心的事情發(fā)生了,心中總希望它不是真的,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卻又無可奈何的那種心情。本回中最傷心的事情,莫過于陳近南的死,這對韋小寶是莫大的悲哀,也是全書中唯一能讓他真正傷心的事情了。從另一方面來說,洪教主又何嘗不傷心呢?身為蓋世奇才、一代梟雄的他,稱霸一世卻落得如此下場,臨死前竟然得知心中最愛的人一直在反叛自己。這樣的結局,對他來說是太慘了,實在比陳近南還要慘得多。 第四十五回 尚余截竹為竿手 可有臨淵結網心 本回目的兩句詩,是和釣魚有關的情趣描寫?!吧杏嘟刂駷楦褪帧保馑际沁€剩下一段竹子,可以做一根魚竿。后半句則是源自《淮南子》的“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這里的意思是用漁網來打漁要比用釣竿效率高得多,你可有這個心思嗎?垂釣是一種情趣,撒網則往往是為了謀生,這里作者的本意應該是傾向前者,表現(xiàn)一種世外歸隱、怡然自得其樂的情懷。韋小寶與七位夫人大團聚之后,在通吃島度過了一段隱居的“快樂”時光,后來離開時把通吃島改成釣魚島,這也就是回目體現(xiàn)的意思了。 第四十六回 千里帆檣來域外 九霄風雨過城頭 “帆檣”是船上掛帆的桿子,借指船只;“域外”顯然指的是臺灣。施瑯率領一群臺灣戰(zhàn)艦到通吃島(釣魚島)傳旨,然后攜帶韋小寶到了臺灣,這就是回目前半句表達的意思。后半句的字面意義比較容易理解,在本回應該是描寫回憶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戰(zhàn)役。 第四十七回 云點旌旗秋出塞 風傳鼓角夜臨關 這兩句詩描寫的是一幅大軍出征的景象。韋小寶就任撫遠大將軍,出征雅克薩,這也就是本回的主要故事情節(jié)。 第四十八回 都護玉門關不設 將軍銅柱界重標 金庸注:“都護”是漢朝統(tǒng)治西域諸國的軍政總督,“玉門關”是漢時通西域的要道,“玉門關不設”意謂疆域擴大,原來的關門已不成為邊防要地。“銅柱界重標”指東漢馬援征服交趾(安南)后,開拓疆土,立銅柱重行標界,意謂另定有利于中國的國界。韋小寶尼布楚訂約一節(jié),乃游戲文章,年輕讀者不可信以為真。 第四十九回 好官氣色車裘壯 獨客心情故舊疑 戰(zhàn)勝歸來的韋小寶,爵位升到了極點,顯赫也達到了極點,真說得上“好官氣色車裘壯”。但伴隨著他在官場上的大嬴特嬴,在江湖上的人際交往方面,韋小寶卻是輸了個干干凈凈。天地會群豪對他一反常態(tài),茅十八更是當街大罵,曾經的老朋友一個個反目成仇,韋小寶仿佛一下子成了孤身一人,這就是“獨客心情故舊疑”。 第 五十 回 鶚立云端原矯矯 鴻飛天外又冥冥 鶚是一種大鳥,在古代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鴻與鵠一般連在一起,也就是天鵝,比喻志向高遠的人。作為全書的最后一回,這兩句回目不但概括了故事情節(jié),也可以說是對韋小寶的總結和評價。先不說韋小寶是不是有才能的人,他在本書中的表現(xiàn),的確是出類拔萃,無人可比;且不論韋小寶是不是志向高遠,他最終攜七美歸隱,從此消失在朝堂與江湖之中了。 譯解工作到這里就告一段落,實際上,本人是一邊看小說,一邊體味故事情節(jié),再一邊譯解,時不時還查閱一點歷史相關的小資料。讀一遍《鹿鼎記》花費了很多天,這項工作也就用了同樣長的時間,這也有一定的好處。有時候好不容易弄明白了后面的回目,卻發(fā)現(xiàn)前面的回目解得有問題,就可以及時改正。等這項工作全部完成,發(fā)現(xiàn)自己的歷史知識和閱讀文言文的水平又提高了不少,可以說是大有收獲。唯一遺憾的是沒有找到回目詩句的出處,如果能看到完整的原詩,對回目的譯解應該能更準確一些,也會減少很多的錯解、歪解。現(xiàn)在的一些猜測,其實都是做不得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