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師國學堂 歷經(jīng)世事,千帆過盡,方能明白“人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人有所為,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想必“一代圣賢”王陽明是有發(fā)言權(quán)的,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誡世人:人生五忌,不要犯。 忌搖擺不定 成大事者,往往貴在堅持。哪怕在困頓之中,王陽明都從不輕易放棄,他始終相信堅持的人生才有意義。 《命運賦》里有言:“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strong> 一個人若想取得成就,不僅需要天分、才能,更要有合適的機遇。但要知道,機遇,是需要自己把握的。 生活給了我們機遇,有時卻猶豫不決;生活給了我們風景,卻還奢望相遇更美的;生活給了我們助攻的貴人,自己卻左顧右盼;遇到錘煉意志的考驗時我們望而卻步;逢迎洗滌心靈的風雨時,又嫌風景沒情趣。 當一次又一次的機遇與我們擦肩而過時,自己還不忘安慰自己:把一切交付給時間,時間會慢慢證明你的選擇。 糾結(jié)的本質(zhì)是一個人的格局小,太看重得失。往往體現(xiàn)在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被自己想象出的后果擾亂了思緒,無法準確權(quán)衡利弊。 很多人都是如此,做事經(jīng)常猶豫不決,只要聽到別人有不同意見,自己就焦慮不安。一個人如果把精力耗費在無益的小事上,就沒有時間來提升自己。做事猶豫不決、愛糾結(jié),就會錯失良機,難成大事。 搖擺不定的人,最終將會受困于彎路之中,沒有盡頭。 堅持本心有堅定的信念,是這個時代最珍貴的品質(zhì)之一。 忌自視甚高 活到了一定歲數(shù),很多人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居高自傲,對于看不慣的人或事指點江山,一副儼然“吾即宇宙中心”的姿態(tài)。 然而,智者如王陽明,卻說驕傲是萬惡之魁。 王陽明家境優(yōu)渥,學富五車,前半生狂妄不羈。后來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流放之路,終于感嘆到“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 人生大病多是因一個“傲“字。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未來還未來。 自信可以激發(fā)人的斗志,帶來希望,堅定克服困難的信心,讓人的內(nèi)心充滿勇氣。 但是,我們也要明白,自信一定要建立在客觀現(xiàn)實的基礎之上,不切實際的自信最終必將變成自負。 做人可以自信,但千萬不要自負。 忌情緒失控 古人云:“性躁氣粗,一生不濟?!?/strong> 王陽明說:“喜怒哀樂,本體自是中和的?!?/strong> 經(jīng)常憤怒的人,會像一頭面目可憎的野獸。這心中的野獸,其實是可以控制不讓其出沒的。 王陽明遭遇廷杖,被貶至瘴毒之地的貴州,還受到鄉(xiāng)民們的排擠。生活環(huán)境大變,心情也受到了影響。好在他很快調(diào)整情緒,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感化鄉(xiāng)民,教他們讀書、耕種,被贊為“大善人”。 情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當你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時,你的內(nèi)心必將是自信從容的。 學會克制,不動于氣,從容淡定定,便是修行。 忌物欲太盛 老話常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p> 一個人的私欲和貪念太多,往往沒有什么好下場。對此王陽明也表示肯定,所以他認為蒙蔽心靈的,永遠是物欲,人要有定力。 物質(zhì)、錢財、權(quán)勢、名利、榮耀......其實都是一座座大山,能壓得人面目全非,能壓得人直不起腰。 人感到不幸福的原因,常常是因為想要的太多??墒?,求而不得,又恰好是人生常態(tài)。 要明白,一味地靠外在的堆積,將永遠不知“知足”為何物。 行事有度,才得自在;內(nèi)心安然,才能解脫。 忌勇而無謀 “君子斗智不斗力”,有勇無謀,是大忌。 王陽明不僅僅是“心學專家”,也是戰(zhàn)場上的“常勝將軍”,戎馬一生,戰(zhàn)績斐然。 他認為情緒穩(wěn)定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可以通過智慧和修行來獲得的能力。無論戰(zhàn)場,還是為人處事,都需要智慧,而不是蠻力。 有勇無謀,最多就是一個低級實干主義。一股腦地往前沖,很容易陷進被表面現(xiàn)象所掩蓋的泥沼中,事情往往會變得很被動。 聰明的人,都會有智慧地選擇,有技巧地轉(zhuǎn)彎,有遠見地放棄。 “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strong> 人生不易,牢記五忌,與君共勉,順遂無憂。 主播:六哥 靜靜的夜,陪伴不愿休息的小耳朵 文章來源:南師國學堂(ID: NHJGXZH)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yè)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
|
來自: 老周老師 > 《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