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牛逼同行?這里只講已經(jīng)賺到錢的同行。 首先以下面這個易媒助手來講,所列舉的都是當下流量最大的平臺,牛逼同行都聚集在這里。 今天主要以音頻平臺的同行來講,流量最大的就是喜馬拉雅、荔枝FM、企鵝FM,所以只需要玩好其中一個平臺就行。 下面還包含了各種自媒體會用到的軟件、內(nèi)容素材。 而判斷對方是否為牛逼同行,主要根據(jù)以下幾點去判斷??: 1.同行在某個??平臺上更新了??幾百,上千條??內(nèi)容,能長期更新那么多,說明??賺錢了。 2.有沒有多平臺入駐?比如在各平臺都能看到他?說明懂全網(wǎng)關鍵詞營銷,??也是賺錢的。?? 3.入駐兩年以上,??甚至更久,99%是賺錢的,因為不賺錢,也不肯定堅持那么久。 換句話說,如果你模仿的同行,已經(jīng)做了5年,相當于在用他??這5年積累的經(jīng)驗。 而篩選門檻,為什么是兩年以上?因為對于??沒有任何基礎的小白來說,原本需要兩個月就能盈利的項目,??但沒人指導它,就很容易走彎路,甚至需要半年才開始賺錢。 而過來人的一句話,甚至能少走幾年彎路,這也是知識付費存在的重要原因。 以我舉例,以前做項目都是傻傻做,??很迷茫,也不知道請教誰。 總認為網(wǎng)上什么干貨都有,沒必要付費咨詢。 事實上有些東西只在某些圈子流通,也都是群友們,實戰(zhàn)并篩選出來的精華干貨。 或者就算能找到,你也不知道哪些信息是真正有用的。 后來就常在很多付費社群聊天,看到懂的問題就幫忙解答,混個臉熟。 自己不懂的,就發(fā)群里問大家,而大家看你經(jīng)常幫助別人,通常也會指點你。 要是沒人回復。就發(fā)個紅包,人就都出來了。 ?這時,就經(jīng)常有人說:哎,老張,我在XX平臺關注你,??寫著??不錯,但有一點可以改進下。 對不對???我就知道哪里做得不好。?? 如果是自己來看,肯定覺得很不錯了,很難看出有啥問題需要改進的。 4.看賬號關注量、各方面數(shù)據(jù) 一般賬號關注量5w以上,都是賺到錢的,??只要不是刷的。 比如每個音頻能持續(xù)穩(wěn)定在1000播放量,說明兩點:1、用戶喜歡。2、內(nèi)容??過關。 但點贊、評論低這個沒辦法,只要不是太離譜就行。 因為很多用戶習慣默默收聽,包括文章、視頻也一樣。 尤其是干貨文章,讀者不愿意讓更多人看到,這是人性,可以理解。 所以才有了那句:真正的干貨不火??! 那么你要引導他們進行點贊評論,最好給個誘餌,爭取內(nèi)容被更多人看見。 以及標題取得很有誘惑性,你忍不住想點開,??說明懂營銷、人性,也是賺錢的。 然后順便講個刷播放量,??而且定位不精確的案例,比如這位講個人品牌的老兄。 專輯有??幾千萬??播放量,??但最早是在2017年發(fā)布的音頻,?而且??80%的內(nèi)容在講生活溝通類的內(nèi)容,??有幾個??音頻都上百萬播放了,??但沒有一人評論,??明顯都是刷的。 因為平臺早期管控不嚴,對于刷數(shù)據(jù),不過度追究。 不過憑借這個??專輯之前的高權重、高完播率,就算想換個領域,照樣比90%新專輯排名高。 再者人口那么多,總有人覺得他的幾千萬播放量是真的,??認為他牛逼,就想跟他混了。 另外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也有些排名在前面的音頻,??講得很很辣雞,??很一般。 但基本是??大咖、某某專家??認證??、加V認證了,或者??跟平臺簽約了,??都會有??流量傾斜。 再者是做得早,根本沒什么人講這方面的內(nèi)容,大家想聽,??就只能聽他扯淡了。?? 5.以一個普通用戶去聽,判斷他的內(nèi)容有無干貨???如果有,??也是賺到錢了。?? 以及有無多個專輯??、多賬號運營?這個很容易理解,不賺錢,是??不可能連續(xù)講上好幾個專輯的,甚至多賬號??運營。?? 6.以自媒體同行來講,我們找出播放量高的專輯,篩選出部分優(yōu)秀同行。 就知道標題,封面,專輯簡介,音頻時長,開頭如何介紹自己,如何跟粉絲快速打成一篇,以及互動,就都懂如何弄了。甚至他是用專業(yè)麥克風講的,還是耳機等等? 7.在不串通的某些圈子或者????圈內(nèi)人,有沒有人經(jīng)常提到他如何如何,如果都說他牛逼,基本事實就是如此。 8.這里要說下:每個平臺、不同領域的粉絲,商業(yè)價值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單獨看關注量 比如你在知乎、喜馬拉雅、嗶哩嗶哩上的一個粉絲,頂其它平臺5-10個粉絲,因為粉絲粘度、付費能力都是不同的。 如果是你做內(nèi)容營銷,有賣東西的,肯定是首選那些有付費習慣和付費能力的平臺用戶了。 再比如說,你在皮皮蝦上擁有十萬關注,你別想著營銷不了他們,更不會在你這買任何東西。 因為我下載過這個app用了半年,里面的用戶群體再清楚不過了。 平臺天天給你推送XX視頻、搞笑視頻,他們只對美女、游戲、搞笑視頻感興趣,很多都是擁有5-10年pc經(jīng)驗的老司機。 所以選錯了平臺,也是致命的,這里僅從商業(yè)價值來討論這個問題。 另外你還會發(fā)現(xiàn):有些牛逼同行,文字音頻視頻都有做。 而有些只專注一個平臺,但并不影響他牛逼。 我的建議是:盡量做視頻,其次是文章、音頻。 接著通過以上一系列的篩選、過濾同行后,你就能得知以下信息: 比如:同行每天在哪個地方發(fā)廣告,你就在哪里發(fā)廣告。 同行的盈利模式是什么?你就假裝成一個顧客去咨詢,體驗他們整個銷售流程,再按照這個過程去服務客戶就行。 再觀察同行的銷售話術、報價系統(tǒng)有幾種?比如有3種報價系統(tǒng):399,599,1299。 朋友圈怎么打造,賣實體還是虛擬產(chǎn)品?或者服務、咨詢? 如果是賣某個產(chǎn)品,在哪進貨的?你能搞到嗎???會從哪些渠道去找,網(wǎng)上還是線下?批發(fā)進貨平臺你又知道幾個?是只知道阿里巴巴,還是十幾個相關批發(fā)網(wǎng)站? 如果是賣虛擬產(chǎn)品,??能當成你的賣點嗎?利潤又是多少???每月大概出多少單? 通過朋友圈,你就能大概判斷他月收入,以及目前的盈利狀況。 同行是只在公眾號、朋友圈,或者某個平臺上賣,還是公開售賣? 是如何交易?第三方交易,還是直接轉(zhuǎn)賬? 以及??把他名字復制到百度上,??就能搜出同行在網(wǎng)上90%的??痕跡??,知道他的流量渠道。 主要活躍在哪個平臺???做了多久???如何做,內(nèi)容定位是什么???主要針對什么人群? ??不管你做到什么項目,??遇到了迷茫、瓶頸期,只要找到做了幾年以上,并實現(xiàn)盈利的同行,??他們大概率也遇到過了,而且有解決方法。?? 簡單粗暴點,直接紅包或者付費咨詢。 可能你要思考一個月的問題,對方??一句話就點透了。?? 而且你通過觀察同行,在這個行業(yè)是否已經(jīng)形成一個IP,有一定影響力?還能評估行業(yè)的上限,根據(jù)個人真實情況,??以后能賺多少錢?????而不是片面聽別人說某某行業(yè)很賺錢。?? 甚至再深入點,內(nèi)容制作成本是多少???素材從哪里來,找編輯寫還是自己寫?是的話,成本又是多少? 以及通過更新的頻率,??朋友圈??更新難易、是否專業(yè)化、排版舒服、有無助理,來判斷是單人、工作室,??或者公司?化運營? 當然不一定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當你把賣點確定下來之后,要持續(xù)關注文章、音頻、視頻的同行,并不斷篩選出做得牛逼的同行,比如在前10名的,這輩子只鎖定這幾個人,百分百能發(fā)財致富。 實在不知道賣什么的,??建議先做小單系統(tǒng),?500??以下的單價,??基本1-2個月就能出單,而不是覺得:賺太少不賺錢,??這就大錯特錯了。 賺錢是先找感覺,類似你做淘寶賣小單產(chǎn)品做起來了,做大單產(chǎn)品,依舊能做起來。 本質(zhì)上沒啥變化,前期只是先熟悉下平臺規(guī)則、以及針對的用戶群體不同,針對不同群體,要用不同的營銷策略和內(nèi)容。 這里提醒下:一定要過濾掉什么都沒賣的同行,因為不適合長期發(fā)展。 為什么?這就要談到自媒體的本質(zhì),就是商業(yè)賺錢。 平臺不是慈善機構,也要賺錢的,也希望共贏,因為你賺錢了,會給平臺帶來一些收入,或者會投付費廣告。 相反,給了你很大流量,并不能為他創(chuàng)造任何價值、利益,遲早會找個人來換掉你。 就拿個兄弟來聊,是做美食號的,團隊化運營。 去年賣制作美食線上課程,流水一百多萬,全靠平臺推薦的陌生人流量,成交后各拿50%。 但今年平臺只收30%,給創(chuàng)作者70%,是不是看起來美滋滋? 按道理,單價也不算高,并且今年網(wǎng)民只會更多,業(yè)務會翻倍,沒想到只有40w流水?說明平臺給的流量少了。 但把更多流量給了那些做電商賣貨。直接投廣告賣產(chǎn)品的,然后跟平臺分成,平臺也高興啊,慢慢培養(yǎng)用戶的購物習慣,以及回本周期快。 再說個事實:平臺并不喜歡推薦知識、干貨類的內(nèi)容。 因為受眾群體太小,賺的錢有限,而且視頻完播率通常很低,單價就低了,僅靠播放量收益是會餓死的,這也是多數(shù)知識類博主的處境。 就問問大家:有誰是真的愛學習的?還不是怕落后,為了能擁有持續(xù)賺錢的核心競爭力,才逼著自己去學。 再拿現(xiàn)在很多文字平臺,都開始主推視頻來講。 因為??喜歡閱讀文字、深度思考,這種枯燥、還費腦的??事,只有不到10%的人。 而且這些人都比較精明,??掏錢也會深思熟慮。 這也是公眾號的變現(xiàn)能力一直是最強的原因。只要你內(nèi)容好。 另一邊是90%的吃瓜群眾,喜歡刷視頻,很浮躁,??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容易被??煽動,沖動消費,賺他們的錢也容易,那么從利益方面,怎么選擇,不用我講。 不過說實話,我不希望大家天天刷抖音。 因為刷久了,一思考動腦就不習慣了,甚至文章都不會寫了,賺錢就更難了。 而做抖音的大多都是文案高手,才是視頻高手、演員。 以我來講,有2年沒看電影了,只要一看就會上癮 ,還必須從頭看完。 但不看一段時間,馬上就忘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