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呢,我不太看相親節(jié)目,甚至也不太看電視。 上個月出差授課期間,偶然在酒店里看了一眼江蘇衛(wèi)視播出的《新相親時代》,看到每個嘉賓的父母都在參與孩子的相親活動,這個節(jié)目里完全能夠看到每個家庭的互動模式,以及每個嘉賓性格形成的原因,通過看父母就能知道。 或許因為我是研究家庭模式對人影響的,從節(jié)目上能看到很多鮮活的家庭人版,覺得很有意義,所以就一下子將第一季全部追完了。 看完感到:現(xiàn)在的年輕人勇于表達自我,面對愛情時也可以毫不羞澀的去表達和爭取。而且很多人已經(jīng)非常清楚要找一個什么樣的伴侶,也能夠直接拒絕不合適的人。這些都是一個時代進步的縮影。
而對于節(jié)目中,家庭模式是如何影響到每個嘉賓的,也有很多想要分享的。
有一個女孩叫做肖瑞含,上了好幾期,一直沒有牽手成功。 有一集中,她主動把一次機會讓給了別的女孩,這表示她很善良。 但大多數(shù)的時候,她表現(xiàn)出來的永遠是不知所措。 記得有一期,她和別的女嘉賓爭取同一個男嘉賓,當(dāng)時需要跟男孩表白,她不太知道自己要說些什么,表現(xiàn)得非常地慌亂和語無倫次。還有一次,被男嘉賓拒絕后,她在現(xiàn)場情緒崩潰。 以我來看,肖瑞含沒有牽手成功的關(guān)鍵原因就是:她從來都不知道她能夠給對方帶來什么?一個男人憑什么要去照顧一個小女孩呢?
而她的爸爸在這個節(jié)目中火了。甚至很多女嘉賓說要找象肖爸爸那樣的男人。
顯然,這個爸爸是個很有力量的人。 所以,我猜想在這個家庭中,因為爸爸太強大了,所以什么事都替自己的孩子安排的妥妥當(dāng)當(dāng)。孩子習(xí)慣在爸爸的羽翼之下生活。那么,一旦遇到挫折,打擊,逆境,孩子就很難有力量去面對。 在心智年齡上來說,肖瑞含還處于一個很小的階段。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沒有什么男人能夠真正進入她的內(nèi)心當(dāng)中。因為在她的內(nèi)心當(dāng)中,爸爸的位置太過重要了。
確實,爸爸在她過去的人生中,盡到了爸爸的職責(zé),很好地保護、照顧了自己的女兒。 然而,爸爸有一件事沒有做到——就是給予自己的女兒一個良好的心智模式。 這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所謂心智模式,就是對待生活,對待金錢,對待愛情,對待挫折,對待挑戰(zhàn),對待整個人生所有事情的一種態(tài)度。
這又讓我聯(lián)想到父母們經(jīng)常問我的問題:什么是教育。 當(dāng)前學(xué)校的教育只是在教知識,是為“教書”。 而一個孩子成長,更重要的是學(xué)會如何對待人生可能發(fā)生的各種事情,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認知去面對。 此為“育人”。 “育人”不是學(xué)校所能做的,而是家長要去言傳身教的。 如果這個女孩還不能脫離爸爸的影子,未來的婚姻,潛意識里一定會不斷地拿爸爸與身邊的男人做比較,而任何一個男人都是無法與她的父親去進行比較的。那么矛盾自然會不斷地產(chǎn)生,結(jié)果當(dāng)然不言而喻。
記得還有一個男孩,媽媽為了讓女嘉賓關(guān)注他,想證明兒子很懂照顧別人,說起兒子每次回家,都會帶著媽媽出去吃飯、兜風(fēng); 重點是,媽媽一定要坐在前排,兒子一定要拉著媽媽的手,而且是十指相扣。 媽媽說的時候,整個人臉上洋溢的是一種少女般的笑容。 看到這一幕,我心里一涼。 這讓我瞬間想起了,曾經(jīng)做過的很多個案里,媽媽講起兒子的那種笑容。
那些案子都有個共同點:兒子成為了媽媽的男人(精神層面)。
案主基本都是媽媽,因為兒子遲遲不結(jié)婚或者不談對象,媽媽著急的跑來上課。而我常反問她們:為什么把兒子培養(yǎng)成為了你的男人? 通常,這個問題一拋出,就會引發(fā)媽媽的一段傷心往事。 或者是孩子父親早逝,或者是幼年離異,或者男人不顧家,等等。反正家里老公缺席,媽媽就把所有的情感需要都投射到了兒子的身上,而兒子出于對媽媽的愛,自然也就承接了這個角色。 我也想起了,在某地開沙龍時,媽媽和兒子一起參加,兒子的手搭過媽媽肩膀,把媽媽摟在懷里,手已經(jīng)快碰到媽媽胸口。 這個場景讓我就非常地擔(dān)心。 本質(zhì)上來說:媽媽允許兒子去成為自己的男人。
這樣的兒子很難擁有一個良好的兩性關(guān)系。 因為在他心里一直都住著一個最重要的女人。請問,其他的女人又怎么能夠與這個女人相媲美呢? 下次,兒子帶著媽媽、太太一起兜風(fēng)。誰坐在前面?兒子有要拉誰的手呢? 無論兒子怎么做,另一個一定會不高興的。 一旦女生進入這樣的家庭,那么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兩個女人在搶一個男人! 很多時候所謂的婆媳關(guān)系不好,其實只是那個婆婆還未長大,內(nèi)心把媳婦視為了自己的情敵。當(dāng)然會制造出各種的沖突。
當(dāng)時就好想能夠立刻警告這位媽媽。她需要在心理上讓自己成熟。自己去面對身邊男人缺失帶來的傷痛。兒子才能回到自己的身份,最終才能有一個良好的婚姻。
有個女嘉賓 她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卻說:“我未來的男朋友一定要愛我的孩子,不能因為單親媽媽而降低了標(biāo)準?!?/span>
無獨有偶,節(jié)目還有另一位女嘉賓情況相似。 楊曼笛,同為單親媽媽,有一個2歲大的兒子。長得很漂亮,性格、內(nèi)心力量也都無懈可擊。 楊曼迪卻這樣說:“我不會因為單親家庭的緣故,要求另一半承擔(dān)父親的責(zé)任。只要懂我,對我好就行。我要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
只是偏偏,楊曼笛的媽媽卻表示反對,“我對女兒的再婚觀念是不同意的。我要把小孫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孫子才有決定權(quán)。” 而有的時候,楊曼迪也會說:”兒子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span> 前面說的很好,但恐怕只是意識層面的。 兒子的重要性,顯然在她和母親的心目中超越了一切。
而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說: “我未來的男朋友一定要愛我的孩子”,這些話在表面上看,是出于媽媽對孩子的愛,不想讓孩子受到委屈。然而,在專業(yè)的角度,這里面有一個更深的家庭序位問題。這是絕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的。 一個男人,從來沒見過你的孩子,怎么會愛你的孩子? 一個男人,憑什么要幫一個女人去照顧一個不屬于自己的孩子? 所以,這位女嘉賓盡管很優(yōu)秀,但我看來,她未來的婚姻還會遇到很多問題。這不是因為大眾想象的離異有孩子是硬傷,而是她在內(nèi)心里,將家庭,愛情,孩子的序位本末倒置了。
而對于楊曼笛母親“孫子才有決定權(quán)”的觀點,主持人孟非也及時地表達了他的看法:
女兒不是來替孩子尋找一個爸爸,而是首先要找到一個愛自己的男人,對方才有可能因為愛,從而去接受孩子。(看完這季節(jié)目,我也越來越欣賞孟非。他的內(nèi)心很正氣,對人生,婚姻的理解很深刻,跟我們所學(xué)到的很多心理學(xué)觀點完全吻合)
我不知道楊媽媽能否完全聽懂孟非的這段話。這不是一種追求動聽的語言技巧。在這段話背后,透射的是內(nèi)心的一種心法,我具體解釋下:
首先,對于單身媽媽來說,你要先找到自己的愛情。 只有當(dāng)男人對你一往情深的時候,才會愛屋及烏地去接納你的孩子。同時你也需要跟這個男人講清楚,我會自己把我的孩子照顧好,你并不需要多承擔(dān)什么。這樣,男人就會感覺到很輕松,反而愿意去承擔(dān),而不是感覺接受她就是接受了一個包袱。 從家庭的序位上來說,也應(yīng)該秉承這個法則。 先來著為大。大人的事,永遠要比孩子的事重要! 一個離異的媽媽,再找下一個男人時,首先是為自己找到余生的伴侶,而不是為了孩子去找個爸爸。如果是那樣的話,不如就算了吧。
其次,你的第二任伴侶并沒有義務(wù)一定要幫你去照顧這個孩子,孩子自然有他的親生爸爸去照顧(更不可因為離婚,而限制爸爸接觸和照顧孩子)。 只有這樣,單親媽媽和第二任伴侶之間,那份男女間的愛才能真正流動起來。 如果這個男人愿意幫助你一起去照顧你的孩子,那么你要知道,這不是他的義務(wù)。 這是他額外做的事,你應(yīng)心存感激。
所以,每當(dāng)楊曼迪的母親看到合適的人時,第一時間就說:“我的孩子是結(jié)果婚的,有孩子,你是否會介意?”當(dāng)然,對于她們來說,不想隱瞞自己的事實。也是一種負責(zé)任的表現(xiàn)。 但這樣問的結(jié)果是肯定會被拒絕的。 這個問題對于男生而言,本來就是一種莫大的壓力。 如果說:“我的孩子結(jié)過婚,并且有孩子。但如果你們相處,這個孩子我們自己會照顧好的,你并不需要承擔(dān)什么。而我的女兒因為有了這樣的經(jīng)歷,更加成熟,更懂得如何跟男人相處,如何經(jīng)營愛情,經(jīng)營家庭------” 我想,這樣的話,或許會有很多男嘉賓愿意關(guān)注她的。
順便再說下,楊曼笛的媽媽似乎是很早離異的??吹剿鷭寢尩摹拔兜馈焙芟嘞?,不由得讓我懷疑,楊曼笛自己的離異,內(nèi)在也有承接媽媽的原因—— 很多時候,如果孩子太愛自己的媽媽,就會用跟媽媽同樣命運的方式來表達那份愛?;橐鼍褪瞧渲械囊粋€表達方式。所謂前任婚姻中男人過于沉湎于事業(yè),那只是表面的外因。或許有更為深層的內(nèi)因,但這也只有我們這種專業(yè)人士能夠探索了。 可惜,沒有辦法驗證一下。
還有一個男孩,晁旭東,做鴨脖的。 有個女孩來到節(jié)目是專程為了他而來的,當(dāng)女孩對他深情款款的一番表達之后,全場為這個女孩所動容。 結(jié)果這個男孩猶豫再三,沒有接受。遭到了很多人的痛罵。
我卻認為,這個男孩在那樣的壓力下,大家都認為他應(yīng)該去牽手的時候,還是能夠遵從自己內(nèi)心的感覺,這很好。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男孩的背景是從小失去了爸爸,和媽媽、姐姐生活。 對這個男孩而言,他從小生活中就沒有男性的力量,而充滿的是女性的力量。(一個男人的陽性力量,是從與父親的連接中獲取的)。所以,他的內(nèi)心力量其實是不夠的,遇到巨大壓力的時候,通常就會難以承受和面對。
而那個表白的女孩,從小被父母遺棄。 因此,她內(nèi)心對愛的渴望異常地強烈,所以也會做出這么深情的事情來。 然而,或許就是這份愛太強烈了,所以這個小男生根本無法承受。
另外,這個女孩的爺爺在觀察室說了一段話,引發(fā)全場哭泣:“我只希望我的孫女,能好好生活,不要受虐待。” 我不確定女孩在第一段婚姻中是否有受過虐待,如果有的話,那么這份被遺棄的創(chuàng)傷已經(jīng)在她身上開始顯現(xiàn)。是需要處理的。 一個女孩如果從小沒有在親生父母那里得到愛,那么對于愛的渴望就會異常之強烈。這份渴望,就會寄托在現(xiàn)在的婚姻上。而事實上,任何一個人都根本無法滿足這種渴望。 同時,又因為太過渴望愛,女孩就有可能在婚姻中過于注重對方的一切,略有不滿足就會有情緒甚至崩潰,對于男人來說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久而久之,這種力量就會轉(zhuǎn)化成一種暴力,用在女孩的身上。 這樣的案例我也曾處理過很多。 通常來說,很多家暴形成的過程就是這樣的原因。 說實話,我覺得兩人沒有牽手是對的。這兩個人需要各自去處理自己的創(chuàng)傷,然后不管遇到誰,都才能有一個良好的婚姻。 男孩需要重新建立與父親的心靈連接,拿到男人的力量。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長大。 女孩需要處理跟親生父母之間的連接以及對他們的抗拒和恨,這樣才能讓自己心靈自由。 在這里,我也想祝福你們有這樣被療愈的機緣。如果有可能,我也愿出點力。
再說一個。節(jié)目的最后一期,最后一個女孩,可能也讓人印象深刻。 她的第一任的老公,因為意外過世了。 當(dāng)她問男嘉賓,是否介意她保有一些前夫的物品時,我不禁深深地憂慮。 顯然,女孩還沒有從這個創(chuàng)傷中走出來。所謂的已經(jīng)走出來了,只是理性上的。 此時,無論其他的男人如何做,其實都會有很多的障礙。
如果男人介意,那女孩不會牽手。 如果男人說不介意,那么就會有另一個男人,在心靈上一直橫亙在他和女孩之間。 這里有一個大學(xué)問,是我們需要知道的。
也就是,如果在生活中有至親的人意外過世,那么如何對待死亡,就成為了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了。如果沒有穿越這個創(chuàng)傷,通常來說,活著的人很難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甚至?xí)茐淖约旱纳眢w,事業(yè),家庭。 一旦自己快樂,開心了。潛意識深層里,就會覺得這是對死去的人一種不尊重。 這份破壞動力,我個人稱之為“死亡動力”。 我們需要對“死亡”,對事實,有莫大的尊重和臣服。 并且懂的如何去化解“悲傷”。 所謂悲傷:就是讓活著的人學(xué)會珍惜當(dāng)下所有的。 但愿這個女孩,能早日穿越這個創(chuàng)傷,學(xué)會面對“死亡”,讓自己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
回顧到這里,再次看到了太多生命中的創(chuàng)傷、家庭模式對一個人的影響,就像我每次做完《生命模式》課程后,一直在感慨的一樣。 因為太多的人只能看到水面之上的冰山一角,而真正的影響在水面之下。許多人窮一生之力,也無法找到真正有效的出口。 這也是我正在致力做的事,讓更多的人懂得這些,從而過好這一生。
最后說回婚姻本身: 很多男女在說選擇對象的標(biāo)準都會說: 希望找一個能夠照顧我的人; 希望找一個能跟我一起發(fā)展的人; 希望抱孫子; 希望找一個懂我的人…… 太多人對愛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對方的功能上。 這本來就錯了。
就像我做過的幾百個兩性個案里看到的:很多婚姻為什么出現(xiàn)問題? 因為從一開始的時候,方向就錯了。 后面的路,又如何走得好,如何得到快樂呢?
分享下我個人對愛的理解: 我愛你,是因為我在你面前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而我也能支持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就是愛情。 (再次感謝江蘇衛(wèi)視做出一檔很好的節(jié)目。我不懂娛樂產(chǎn)品,僅僅是從我專業(yè)的角度來看的話,如果節(jié)目中能夠通過這些鮮活的人版,帶出這些重要的人生知識點,或許是一個既有娛樂性,又有教育意義的節(jié)目了?。?/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