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yùn)。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這里是日行一善共修平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越簡單越幸福,越樸素越高貴。 徐志摩說:“樸素是真的高貴?!?/strong> 就像是花朵的美麗,不在于外表的妖艷,更在于內(nèi)在的氣質(zhì)與芬芳。 樸素的美,才是最極致的美。 一個人,內(nèi)心越豐盈,外在就越樸素,樸素之人才是真高貴。 1 外在越樸素,內(nèi)心越富足 《菜根譚》有云:“做人,要存一點(diǎn)素心?!?/p> 世事繁雜,人們常常會迷失于外物。有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奢華,盡情享樂。 殊不知,外表的華麗并不是真的美,外在的富有也并不是真的財富。擁有一顆素心,才能獨(dú)立于喧囂塵世。 很多高僧大德,都過著樸素至極的生活。 廣欽老和尚,在二十歲的時候剃度出家。 他總是覺得自己福報很薄,受不得別人的供養(yǎng),于是吃穿用度都極盡節(jié)儉。 他從不重視生活享受,減衣縮食,食人所不能食,為人所不能為。 很多人都說他平易近人,沒有半點(diǎn)架子,從不做作,活得極為簡單、瀟灑和自在。 慧海禪師曾說:“我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每一天饑來吃飯,困來即眠?!?/strong> 生活簡單樸素,沒有負(fù)擔(dān),便是福氣。 中國最優(yōu)雅的女性葉嘉瑩,一生以詩詞為夢想,雖然歷經(jīng)坎坷,依然保持著內(nèi)心的純粹和美好,真正將人生過成了一首詩! 這位95歲的老人,白發(fā)蒼蒼,但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著一種迷人魅力。 她一生樸素,看淡外物,卻將全部的積蓄都捐獻(xiàn)出去,為傳播中華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 “淡極始知花更艷,花到無艷始稱絕”,內(nèi)在越豐盈的人,外在就越樸素。 一個人的美,不在于穿多名貴的衣服,得體大方就好;生活的幸福,也不在于有多富裕,吃飽喝足就好。 人這一生,最難得的就是放下外物、刪繁就簡,活出內(nèi)心的精彩。 2 樸素之交,最是深情 錢鐘書說:“真正的友誼的形成,并非由于雙方有意的拉攏?!?br> 人這一生,會遇見很多人,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稱得上是朋友。時間,會為我們留下最真的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最好的朋友不是喧鬧時的陪伴,而是兩顆心的相交。真正的友誼,應(yīng)該如水般清澈樸素。 歷史中記載,“茶圣”陸羽有一個摯友,是德高望重的皎然禪師。 他們二人相差二十歲,但一見如故、興趣相投,很快便結(jié)成了忘年之交。 二人雖然關(guān)系很好,但各自都有著獨(dú)特的生活節(jié)奏。 很多次,陸羽去拜訪禪師,都沒能見上。但陸羽從不生氣,反而作詩抒懷,沒有一點(diǎn)沮喪之意。見見面很喜悅,但又不是狂喜;見不到了也不失望。 兩人都過著愜意自在的生活,偶爾喝喝茶、敘敘舊,談?wù)勗娫~歌賦,日子就是這么淡雅而美好。 他們之間的友情,不是親密無間,也沒有轟轟烈烈,但是樸素而真摯,有著超越生死的厚誼。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guān)系,不是汽水一樣濃烈,而是像茶一樣樸素淡雅。 因為淡,淡久而生香,所以溫暖舒適,相處不累。 ▽ 延參法師有云:“生活應(yīng)該是樸素的存在,樸素的智慧,樸素的態(tài)度?!?/p> 人生越是繁雜,就越要堅持一顆素心。干干凈凈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