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現(xiàn)代詩詞格律如何快速掌握,寫出好詩?
前言題主的《過天姥山》,是一首古體詩,不是格律詩。 其實格律本身并不復雜,頭腦清醒的時候,幾分鐘就能看明白。不過格律的幾個規(guī)則需要多加練習才能數(shù)量掌握 一、格律詩的簡單規(guī)則1、四種句式與四種詩體 格律詩有四種基本句式,每一種分別作為開頭,可以形成四個詩體。
例如,《登鸛雀樓》是仄起仄收的近體絕句。
2、對仗 《登鸛雀樓》這首絕句,兩兩對仗,不過絕句并不要求對仗,但是這是八句以上的格律詩,中間的聯(lián)就必須對仗了。例如《月夜憶舍弟》:
3、黏連
雙數(shù)句的第二字,和后一句(單數(shù)句)第二字,平仄必須相同。 4、押韻 格律詩押韻非常嚴格,用平水韻標準來看這首唐詩,都押一個韻部。
平水韻是宋韻,合并了唐韻中可以通押的韻部,例如【支】韻合并了唐韻的支、之、脂三個韻部、冬合并了冬、鐘兩個韻部。 但是冬(唐韻冬、鐘)和東(唐韻東)兩個韻部,無論唐韻還是宋韻,都不是一個韻部。只能算鄰韻。鄰韻在格律詩中,只能用在第一句。其他韻腳必須同一個韻部。 二、兩個變格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式有兩個變格,需要死記硬背,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這兩種變格,在唐朝也視為格律詩的句式,甚至在科舉中的試帖詩中也常常見到。 例如唐德宗時期的進士徐牧,有《省試臨淵羨魚》 :
慚無【下釣處】就是三仄尾 張籍有《省試行不由徑》 , 用到了平平仄平仄:
誰能【達天道】, 今逢【大君子】,都是平平仄平仄。 三、從五言近體絕句學起格律有四個要求,平仄、對仗,押韻、黏連。 其中絕句不必一定要對仗,也就是說滿足三個條件即可。所以從絕句開始練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絕句練習的是押韻、黏連、平仄。 然后嘗試練習五律或者七律,需要注意中間的二聯(lián)就必須對仗了。 之后,再去學習填詞,從小令、中調(diào)開始練習。 如此,基本就掌握格律的規(guī)則了。 結(jié)束語格律其實并不難,就是簡單的公式而已。只是利用這個公式來作詩,就如同戴著鐐銬跳舞了。 俗話說,熟能生巧,多做練習自然就有提高?,F(xiàn)代營銷學說,一個人要精通某件事,至少要投入十萬小時以上。不過要提醒的是,方向不能錯。加入學了多年詩,連格律詩都做不了,未免有點浪費光陰了。 @老街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