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孔子誕辰,孔子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鬃娱_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為“至圣先師”??鬃觿?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鬃釉诠糯蛔鸱顬椤疤炜v之圣”、“天之木鐸”,被后人尊為孔圣人、文圣人、萬世師表。 與文圣人孔子相齊并肩,被尊為中華文武二圣的是武圣人關公。關公是跨時空、跨階層、跨信仰,被統治階級、儒釋道教派、平民百姓、各行各業(yè)所共同尊崇,被全社會成員共同美化、神化、圣化出來的圣神。關公“廟祀遍天下”,“崇祀歷千年’,享受著綿綿不絕的人間香火,無論在官方還是在民間,關公的崇拜之盛,使其儼然成為人中之圣、眾神之神。 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金庸大俠說過:“關羽的道德模范比孔子更加普及、有效而重要。香港的警察以及黑社會人物都要設神壇拜關公,決不拜孔子,也不拜耶穌、不拜如來佛。小說人物成為大眾宗教式崇拜的對象,這是全世界任何文學作品都做不到的。” 關公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中國大陸的地理范疇,凡是有華人居住的地方,就有關公信仰的存在。據不完全統計,僅臺灣省就有關帝宮廟600余座,在美國、日本、新加坡、泰國、越南、緬甸、澳大利亞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qū)有30多萬座關帝廟宇。關公文化的精神財富不僅屬中國獨有,它亦是屬于世界,關公文化超越了民族、國家、宗教、時空和信仰,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yōu)秀文化,對海外華人群體起到巨大凝聚和團結作用。前外交部長李肇星就曾說過:“如果你不了解關公文化,在國外和我們華人幾乎沒有共同語言。”
孔子在“天下學官”中普遍被祭奠,而關公信仰卻從通都大邑擴展到窮鄉(xiāng)僻壤無遠弗界的民間。不僅“自孔孟而后,扶名教而植綱常者,賴有圣帝也?!奔幢惴鸾痰澜桃矤幭喟殃P公納入自身的信仰體系,以爭取更為廣泛的群眾基礎。 《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三七《伽藍辨》中講:“夫釋道各崇其教,今護法則爭尚圣帝何也?……圣帝,忠孝節(jié)烈,得統春秋,索王素臣,心源獨紹,自孔孟而后,扶名教而植綱常者,賴有圣帝也?!袼暮V畠龋钍サ壑?,敬事不衰者,比戶皆然也。此無異故,蓋以圣帝大義匡時,由古之圣人也。其楷模百代,則人之師表也。其能佑庇人而切其感慕,則又不啻其祖先也。是以尊之至、重之至也。” 關公信仰為何如此普及?是因為關公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包涵孔子倫理道德思想體系在內中華民族精神的道德實踐和具體表現,關公精神所包涵的包括:精忠報國,義薄云天,忠肝義膽,忠誠信義,忠義仁勇,忠孝節(jié)義,忠義神武,忠義誠信等等,無一不顯露著中華傳統文化及儒家思想的睿智光芒??鬃右运枷胙哉搨魇溃P公以道德實踐立身??鬃又倚⒐?jié)義誠信等道德理論是關公精神的精神內核,關公文化是孔子思想教化世人顯露于世的行為體現。孔子思想是關公文化的指導思想,關公文化是孔子思想的外化表現。
什么是文化?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飲食、服飾、宗教、藝術、文學、教育,舉凡生活的內容,一動一靜,莫非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財富,文化是一個民族共同分享的記憶與感情,是各種價值觀的總和。 關公文化與孔子文化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yōu)秀代表。關公文化與孔子文化互為表里,互相促進,互相融合,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教化育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關公文化與孔子文化、儒家思想以及同中華民族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記載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在建設家園的奮斗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chuàng)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重要滋養(yǎng)。 關公文化以忠孝節(jié)義誠信等思想內容為核心,本質上是一種道德崇拜。祂植根于中華民族文化的土壤,融合體現了中國儒釋道的倫理道德精神,有著鮮明的民族性,有著廣泛的包容性,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凝聚力和融合力。宋元明清以來,朝廷民間、士農工商,儒釋道教,乃至販夫走卒,都把關公作為共同接受的道德楷模,并將其升華為社會各界共同崇拜和效仿的精神偶像,以此來規(guī)范全社會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 猶如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孔子及其學說提升為百代楷模、萬世師表那樣,自關公原型三國戰(zhàn)將關羽辭世至今,以關公神靈崇祀為源頭、以關公忠義誠信精神弘揚為內容,以關公精神與日常生活行為規(guī)范的融合為準則,關公經過1800多年以來全社會成員的共同作用,神化、圣化、美化的過程,關公由此成為中國人世世代代精神信仰的中心,萬民爭相效仿的最高道德偶像,被稱為“至神至圣”、“萬世人極”。 人們把敬崇關公、弘揚關公文化、效仿關公精神作為凝聚民族合力、繼承傳統文化精髓的一種約定俗成的方式。弘揚關公文化,傳承關公精神,理解和踐行忠孝節(jié)義誠信等儒學思想,是維護和復興中華民族優(yōu)秀道德傳統,促進和增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規(guī)范和糾正道德缺失、誠信失范等道德危機的重要精神力量,這也是關公文化和孔子學說在當代社會中所具有的新價值和新作用。 關公文化彭允好 9.28 |
|
來自: 彭允好 > 《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