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strong> 【原文朗讀】 晏平仲:姓晏名嬰,字平仲,春秋時齊國著名賢相,輔政長達(dá)五十余年,比孔子大27歲,孔子30多歲去齊國時與晏嬰打過交道。 【白話翻譯】 孔子說:“晏平仲這個人善于和別人交往,即使與別人交往的時間很長,仍能對他人敬意不減?!?/span>【解讀】 1.晏平仲是個什么人 晏子是春秋時齊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掌管國政長達(dá)五十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不老松,沒有過人的才能絕做不到。以有政治遠(yuǎn)見、外交才能和作風(fēng)樸素聞名諸侯。他聰穎機智,能言善辯,內(nèi)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wèi)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現(xiàn)代人對晏子非常熟悉,因為我們的語文課本上有他的事跡,主要是“晏子使楚”和“南橘北枳”兩篇。先說“晏子使楚”,晏子出使到楚國,楚王知道晏子的身材矮小,就命令人在大門旁邊開了個小洞,請晏子從小洞進(jìn)去。晏子知道楚王要戲弄他,嚴(yán)詞加以拒絕。他說,到了“狗國”才走狗洞,我現(xiàn)在是出使楚國,不應(yīng)該走狗洞,招待晏子的官員只好請晏子從大門進(jìn)去。再說“南橘北枳”,晏子來到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名小官員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擅于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道:“我聽說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種到淮北,就只能結(jié)又小又苦的枳,葉子相似,果實味道卻完全不同,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道理,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yè),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圣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2.雖然晏子與孔子有過節(jié),但孔子還是公正地評價晏子 孔子35歲那年,因為魯國陷入動亂,孔子帶著幾個學(xué)生到齊國避難,第二次見到了齊景公。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的回答更得到齊景公的賞識,便準(zhǔn)備賜給孔子大片土地,并要重用孔子,推行孔子的禮樂之道。晏子當(dāng)時是宰相,阻止了齊景公。孔子沒辦法,一年后只好又返回到魯國。盡管有這么大的過節(jié),孔子還是公正地高度評價晏子,不夾帶一點個人恩怨。3.“久而敬之”,是晏子做人的獨有的一大個人魅力 有很多學(xué)者把“久而敬之”解釋成“別人敬仰晏子”,雖然沒有什么毛病,但沒有準(zhǔn)確領(lǐng)悟孔子的初衷,失去了不少韻味。因為像晏子這樣有魅力的人,善于與人交往,說出的話別人愛聽,自己又長期居于宰相之位,位高權(quán)重,即使不善與人交往,別人也不敢不對晏子敬仰。難的是,晏子作為宰相,能不能對他人長期給以足夠的尊重。不要說晏子了,就是普通人相互之間交往,時間長了熟悉了,大部分人就隨便了??墒?,晏子不是這樣,對任何別人都給以足夠的尊重,這是難得的一種品格。我們可以拿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作比喻,周總理身上就有晏子這種品格。【給我們?nèi)松膯⑹尽?/strong> 首先,要像孔子那樣,即使評價跟自己有過節(jié)的人,也要拋棄個人恩怨,公平公正地給以評價。第二,要學(xué)習(xí)晏子的品格,不管何時何地,對任何人都要自始至終給以足夠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