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靜思齋·于岳原創(chuàng)、自行拍攝,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尋訪時間:2020年9月10日 上周曾往竇王嶺一游,但難言盡興,因還有充裕時間,遂臨時起意繼續(xù)前往元氏的封龍山南麓。車自山村間小路駛?cè)刖泛?,最初那段路況差得有些驚世駭俗,待到封龍書院南邊那條筆直的新路時,局面登時大有改觀。石市周邊諸山歷史底蘊深厚者,封龍山說來也是能排上號的,然而封龍山上的歷史遺跡在上世紀(jì)六十年代被嚴(yán)重摧殘,旅游起步較晚,名頭也不甚大,如今貌似連4A景區(qū)都不是,多少顯得有些掉價。 封龍山是鹿泉與元氏的界山,風(fēng)景區(qū)是鹿泉在北麓開的,雖說不溫不火吧,但總歸是分享了全域旅游帶來的紅利。其實若從古時地緣來看,封龍山與元氏更為密切(或者說壓根就是元氏縣屬地),一些重要的文物遺存,諸如封龍書院遺址、石窟造像等皆在元氏的南麓。只不過前幾年似乎沒啥開發(fā)旅游的意識,被鹿泉占了先機,就連封龍書院都讓鹿泉給“搶注”了(筆者注:鹿泉封龍山景區(qū)里也搞了個封龍書院,還真是“一院兩吃”?。〉钥h志中的記載,顯以南坡元氏這邊的為正宗),實在是有些尷尬。現(xiàn)在終于是幡然醒悟,開始發(fā)力奮起直追,這才有了如今這般新面貌。 ![]() 圖1:元氏新復(fù)建的封龍書院 封龍山中有石窟造像,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卻比封龍山景區(qū)更為冷僻,連詳細位置也鮮有介紹,我只知是在南麓。七月底曾前往尋訪,那會是從景區(qū)買票進來的,但最終還是不敢亂走錯綜復(fù)雜的野路去南坡,因之不遇。故而本次前來,主要就是為了解決這個“遺留問題”,雖然山腳下復(fù)建完畢的封龍書院尚未正式開放,我倒也不以為意。 ![]() 圖2:封龍山石窟位置圖 沿著那條蜿蜒的山路上行到臥佛寺(見上圖,車可以開上去,但路況不佳),下車即見名牌與文保牌照。此處俗稱西石堂,即封龍山石窟所在。雖是有所整治,但目前還是半野山狀態(tài),無需門票,從地下散落的眾多垃圾來看,倒也并非人跡罕至。走下階梯不遠就有一個分岔路,但并無路標(biāo)指引,我隨性走右邊的那條,倒是蒙對了,這正是到臥佛寺的。 ![]() 圖3:臥佛寺路牌 ![]() 圖4: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牌照 西石堂只有三窟一字排開,所謂臥佛寺也只是以窟為殿,勉強算是兩間半吧。蓋因東窟是個很淺的龕式窟,并不成洞穴,一尊如來側(cè)臥其中,這也是臥佛寺得名的緣由。西窟鐵欄緊鎖,無法入內(nèi),據(jù)社科院考古所李裕群先生判斷,西窟是三窟中年份最早的,年代上限或可到北齊晚期,但更大可能是隋代正式開鑿。中窟大約開鑿于唐代,是唯一可進入?yún)⒂^的,至于東窟,也就是那個臥佛,則是宋代或更晚些的手筆了。 ![]() 圖5:中、西二窟 ![]() 圖6:東窟臥佛 禮佛畢,隨手拍了幾張照片。但臥佛寺方圓極小,臨于山崖,欲從正面拍一全景卻不可得。其所在之處若說是個山頭,我覺得也是勉強,當(dāng)年古人開完這三個窟,恐怕也就再沒啥好地方可以下手,旁邊還有個宋代小窟,半途而廢,便是明證。細看里面還有些文字,卻已斑駁不可識了。 ![]() 與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這些皇家派頭相比,“民辦”的封龍山石窟實在顯得太“小家子氣”,人家隨便拿一窟出來,就能爆它幾條街了。這種平淡,自是讓人心中難生漣漪。誠然,它們雖同為國保,但終歸不是一個量級的東西,與其說是失望,或許也糅雜了對它現(xiàn)狀的些許遺憾吧。很明顯,封龍山石窟曾遭受嚴(yán)重破壞,以至于眾多大小造像身首不全,或許得在半數(shù)以上。近年,不知是哪地方出資,將這些佛頭又給“補”了起來,然工藝較粗糙,材質(zhì)亦有別,與原造像的差別顯而易見。如此這般不倫不類的操作,文物部門是否知悉?又真妥當(dāng)否? ![]() 圖8:西窟主佛像(與中窟主像佛頭均為后補) ![]() 在臥佛寺的東邊,還有一間上鎖的屋子和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大概就是負責(zé)值守的。說起上鎖的那間屋子,里面的兩通古碑,倒是大有來頭。此兩碑分別為《祀三公山碑》和《白石神君碑》,皆為東漢所立,年份可比石窟早多了。明清時期,元氏兩位知縣劉從仁、王治歧訪得后即移到元氏縣城,解放后又曾埋于正定大佛寺。按說此兩碑雖是元氏封龍山之故物,但與石窟卻無甚關(guān)系,后來為何又移到這里保存,讓人不明就里。我于金石一道并無特殊愛好,老人家既不愿開門給看,便問路下山作罷。回來后發(fā)現(xiàn),兩碑在孔網(wǎng)上竟有許多號稱“原拓”的在售,有些一看便是新近的,這些拓片從何而來,答案似乎也是不言自明了。 ![]() 其實,封龍山石窟也并不止一處,除了這個西石堂,還有一個東石堂,但據(jù)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東西了。東石堂的具體位置地圖上也查不到,既然知道無物,便沒有再去專門尋找。臥佛寺東邊有一條新鋪的臺階路,值守老人說是直接能通到封龍書院。我想,當(dāng)封龍書院景區(qū)開發(fā)完成后,也許會把臥佛寺涵蓋其中也猶未可知呢,且看日后會是個怎樣光景吧。 靜思齋 于岳 2020年9月1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