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必看:采用即有稿酬,每月6000元等著您:《閱讀悅讀》作者獎勵標(biāo)準(zhǔn)(2019年第一版)和征稿選題 作者:陳二虎 一、納蘭是賈寶玉? 自《紅樓夢》問世以來,圍繞書中所描寫的“故事”源于哪里,眾說紛紜? 比較流行與靠譜的便是《紅樓夢》一書描寫的是康熙朝重臣“明珠家事”,納蘭明珠在康熙朝曾經(jīng)風(fēng)光八面,后來因朋黨之罪被康熙罷黜之后,其家財無數(shù),家妓如云,許多人認(rèn)為賈寶玉原型就是明珠的兒子納蘭性德。 梁恭辰在其所著《北東園筆錄四篇》中說:《紅樓夢》“相傳為演說故相明珠家事”;陳康祺在其《郎潛紀(jì)聞二筆》中道:“嗣聞先師徐柳泉先生云:小說《紅樓夢》一書,即記故相明珠家事。金釵十二,皆納蘭侍御所奉為上客者也。寶釵影高澹人,妙玉即影西溟先生……”;張維屏在其《國朝詩人征略二編》中曰:“容若,原名成德,大學(xué)士明珠之子,世所傳《紅樓夢》賈寶玉,蓋即其人也?!?/p> (納蘭性德) 清末四川紅學(xué)家孫桐年更是從《紅樓夢》中人物、事件與納蘭性德相合者,得出些許結(jié)論,比如《紅樓夢》中賈寶玉中第七名舉人,恰恰是性德中康熙十五年丙辰科二甲第七名等等。 看來,自清朝開始,這“明珠家事”之說就傳揚開來,而且言之鑿鑿,并且我們從納蘭流傳下來的詞中,不止一次寫到“紅樓”,比如“此夜紅樓,天上人間一樣愁”;比如“今宵別有隨風(fēng)夢,知在紅樓第幾層”;比如“因聽紫塞三更雨,卻憶紅夢半夜燈”,而且也有葬花的句子:“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這冥冥之中似乎與《紅樓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二、納蘭家族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今遼寧開原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人,出自葉赫部,這葉赫部的始祖叫星根達(dá)爾漢,本來是蒙古土默特部土默特氏蒙古人,他率領(lǐng)其家族入贅張城依附葉赫部,改姓納蘭(那拉)氏,通過聯(lián)姻成了葉赫部的首領(lǐng),葉赫部最鼎盛時期是女真扈倫四部聯(lián)盟長(烏拉、哈達(dá)、輝發(fā)與葉赫),曾經(jīng)連年與愛新覺羅家族爭權(quán)還發(fā)生戰(zhàn)事,后愛新覺羅家族強大,臣服于愛新覺羅所建立的清王朝。 納蘭性德的父親是權(quán)傾一時的康熙朝重臣、大學(xué)士納蘭明珠,其母是英親王阿濟格的女兒愛新覺羅氏,而阿濟格是多爾袞、多鐸的胞兄,皇太極之弟,而康熙是皇太極之孫,因之,納蘭性德與康熙皇帝是表兄弟,同時納蘭的姑姑嫁給了康熙,生皇長子胤褆,這下康熙又是納蘭性德的姑父,他又與胤褆成了表兄弟,這關(guān)系復(fù)雜又有點亂,真不知他們私下里到底如何稱呼才好? 看來,這性德生來就顯赫超常,且天賦聰明,難得的曠世奇才,是滿人中的詩詞妙手,自幼飽讀詩書,墨間筆走龍蛇,馬上開弓射日,文韜武略,均十分了得,由于與康熙有著特殊的親屬關(guān)系,十七歲便入國子監(jiān)學(xué)習(xí)(比今日的貴族學(xué)校還貴族),被祭酒(他的老師)徐元文所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殿試中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拜徐乾學(xué)為師,賜三等侍衛(wèi),不久晉為一等侍衛(wèi),可謂平步青云。 后來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xué)匯編《通志堂經(jīng)解》,頗得康熙賞識與贊譽。 三、納蘭性德的初戀 納蘭性德以詞才名揚天下,至今還有許多粉絲追捧,其詞以真性情抒發(fā)感慨,寫景逼真?zhèn)魃?,情景交融,詞風(fēng)“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yuǎn)”,其詞頗具南唐李后主遺風(fēng),情真真,意切切,感人肺腑,流傳下詞集《飲水詞》等。 王國維曾說:“納蘭性德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來,一人而已”,這評價頗高。 回眸納蘭性德的一生,確有許多地方與《紅樓夢》中賈寶玉相像,他不愿為官走仕途,很想過自己逍遙的生活,但現(xiàn)實與理想讓他成了“千古傷心人”。 納蘭性德不僅文武雙全,更是容貌出眾,風(fēng)度翩翩,在當(dāng)時可是女孩子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有多少女孩子暗戀他,他到底與多少女性發(fā)生感情糾結(jié),已經(jīng)沒人理得清,據(jù)說納蘭的初戀是他的表妹謝雪梅。雪梅自小父母早亡,生活在納蘭明珠家中,兩個人青梅竹馬,懵懂相愛,情竇初開,這表妹“薄妝淺黛亦風(fēng)流,見人羞澀卻回頭”,是否兩個人初試了“云雨情”只有天知道。 后來納蘭明珠把雪梅送到宮中,成了康熙的妃子,只留下“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鬢心只鳳翹。待將像喚,真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zhuǎn)過廊叩玉釵”的辛酸與遺憾。 納蘭有一首著名的《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槳向藍(lán)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仿吹牛津,相對忘貧。 人們都認(rèn)為這首詞是納蘭寫給亡妻盧氏的,其實這首《畫堂春》是寫給表妹謝雪梅?!耙簧淮浑p人”,脫口而出,直出胸臆又直刺人心扉,道出心靈深處最簡單又最純真的愿意,相愛的人本來應(yīng)該一生一世永不分離,但赤裸裸的現(xiàn)實卻不得不分開,最終“兩處銷魂”,“相思相望”,這春天,是誰的春天?隨后借用了幾個典故,渴望那份“相對忘貧”的愛情生活! 納蘭在他的《木蘭花令》中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比松y得“初見”的那份純真,但許多事情最終都不像我們開始想像的那么美好那么甜蜜,總留下無奈的遺憾! 于是,納蘭十幾歲就混跡于青樓煙花之所,夜不歸宿,與很多有才情的妓女們交結(jié),尋找慰藉。 四、納蘭的妻室 納蘭性德二十歲時娶了兩廣總督盧興之女為妻,盧氏大家閨秀,識書知禮,溫柔體貼,對納蘭性德的愛一往情深,婚姻生活十分幸福,可以說,這盧氏是一個懂他的女人。但好日子僅僅過了三年,盧氏因難產(chǎn)去世,納蘭十分思念亡妻盧氏,念念不忘,借助文字寫了大量感人至深的悼亡詞。 后來,納蘭又娶了官氏為繼室。然而這納蘭是一個多情善感之人,在娶盧氏之前,與其父明珠府上的小丫鬟們溫存作愛,其中有一個俊俏的小丫頭顏氏最得納蘭喜歡,不知那天,這小丫頭半推半就被納蘭初試了云情雨意,一下懷上了他的寶寶,生下了長子富格,而擁有了妾的身份。 然而,納蘭這個多才又多情的人,生命中牽懷的女人,不止初戀的雪梅與原配盧氏,他還有一個幾類紅顏知己一樣的女人沈婉。有的說這沈婉是一個妓女,有的說這沈婉是一個小家碧玉,讓納蘭一見傾心,愛不釋手,但由于沈婉是漢人,讓她得不到名份,明珠府上的人,上上下下都看不上她,令沈婉的身份不妻不妾又非奴,當(dāng)納蘭三十歲去世,被明珠趕出府中,無奈又返回江南,據(jù)說那時沈婉已經(jīng)懷了納蘭的孩子,后來怎么樣了,沒人知道。 而納蘭的繼妻官氏,據(jù)說在納蘭去世后,又接連生下幾個女兒,其中一個嫁給了年羮堯。 至于官氏所生的孩子,到底是誰的?只好任人猜測了。 五、不是結(jié)局 納蘭性德是一個性情中人,對朋友也十分真摯,為人仗義,時不時接濟他的窮朋友,沒有一點貴公子的傲慢架子,很難得的一個人。 納蘭性德曾經(jīng)兩次扈從康熙東巡,他來到故鄉(xiāng)葉赫古城,寫了,一闕《滿庭芳 · 葉赫城》: 堠雪翻鴉,河冰躍馬,驚風(fēng)吹度尤堆。陰燐夜泣,此景總堪悲。待向中宵起舞,無人處、那有村雞。只應(yīng)是,金笳暗拍,一樣沮沾衣。須知今古事,棋枰勝負(fù),翻覆如斯。嘆紛紛蠻觸,回首成非。剩得幾行青史,斜陽下、斷碣殘碑。年華共,混同江水,流去幾時回。 行文至此,從案頭站起來,踱到書架前,隨手取下“納蘭詞”,暗暗思量,這納蘭,一生用情,愛過不止一個女人,也寫下摧人淚下的凄婉詞章,三十出頭早逝,卻讓后人常常想起,其人生的軌跡,到底都經(jīng)歷了什么,我們從詞中無法找到準(zhǔn)確的答案。 《紅樓夢》這部不朽的經(jīng)典,不能不說這里面有納蘭的許多故事。 【作者簡介】陳二虎,筆名紅葉,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