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聲現(xiàn)象 1. 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正在發(fā)聲的物體叫 。 2. 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叫 ,聲音在 中以 形式傳播, 不能傳聲。 3. 聲速大小與 和 有關,在15℃的空氣中聲速的大小為 。 4.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便聽到了 。 5. 聲音在介質中傳播速度 > > 。 6. 人耳區(qū)分回聲與原聲的最小時間差是 。聽到回聲的最短距離 。 7. 為什么在室內說話比室外的聲音大 。 8. 通過 法,將微小的振動擴大。 9. 證明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真空罩鬧鐘的實驗),通過 法得到的。 10. 聲音的三個特性: 、 、 。 11. 音調是指聲音的 ,它與發(fā)聲體的振動的 有關。發(fā)聲體每秒內震動的次數(shù)叫 ,單位是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 ,人們把超過20000Hz的聲波叫 ,例如 發(fā)出來的聲波。把低于20Hz的聲波叫 ,例如 發(fā)出來的聲波。 12. 聲包括 、 、 . 13. 響度是指聲音的 它與物體的 有關,還與聲源 有關。 14. 不同發(fā)聲體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 不同。 15. 男低音,女高音中低指 ,高指 。 16. 二胡、小提琴和鋼琴通過 振動發(fā)聲, 、 、 的弦發(fā)聲的音調高。 17. 長笛、簫等,包含一段空氣柱,吹奏時 振動發(fā)聲。抬起不同手指,就會改變空氣柱的長度,從而改變音調。 產生低音, 產生音高。 18. 聲可以傳遞 ,例如: ;聲可以傳遞 。例如: 19. 從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由發(fā)聲體做 振動產生的;從環(huán)境角度看,只要是影響人們正常 、 和 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作用都屬于 。 20. 人們以 為單位表示聲音的 ,分貝的符號 , dB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為了保護聽力,控制噪聲不超過 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控制噪聲不能超過 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噪聲不能通過 dB。 21. 控制噪聲的三方面: 1)從 減弱噪聲。2)從 減弱噪聲。 3)從 減弱噪聲。 |
|
來自: 管慶霞 > 《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