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要做一位優(yōu)秀的駕駛員 魏書生:一提到語文教師要承擔德育任務,有的人就回憶起文化大革命中那些“左”的做法:脫離課文的內(nèi)在內(nèi)容,空講一些大道理,說什么從小字眼中講出“大道理”;不進行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教學,而以政治思想為綱組織教學;不按照德育規(guī)律教學,只強調(diào)為一個又一個的政治運動服務……這些“油水分離”式、穿靴戴帽式的德育方法,不僅不能培養(yǎng)學生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而且干擾了學生學習系統(tǒng)的文化知識,結(jié)果是兩敗俱傷。我們現(xiàn)在提出語文教師要承擔德育任務,不僅不意味著要重復那些“左”的做法,相反,倒是要警惕“左”的做法的復活。 陶繼新:“文以載道”本來是如鹽在水中,天然渾成的。如果進行“油水分離”式的教學,就破壞了它的外在和諧。我們已經(jīng)為長期的語文教學之“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它不但使語文教學沒有了“文”味,而且所謂的“道”也異化成空洞的說教,甚至是錯誤的說教。這樣,不但使教師教起來索然無味,也會讓學生聽起來味同嚼蠟,而且,還訓練了教師的說教“水平”,甚至是說謊的“能力”。更加可怕的是,久而久之,這種“能力”就會根植于教師的心里,甚至形成根深蒂固的教學習慣。如此,學生不但學不好語文,人格也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魏書生:語文教師駕馭語文教學,就像駕駛員駕駛汽車一樣。汽車在公路上行駛,超出了左面的行車線,就要出事故;超出了右面的行車線,同樣也要出事故。只有不左不右,才能安全行駛,完成運輸任務。語文教師不完成德育任務是偏向右的一端,用左的方法完成德育任務是偏向左的一端,結(jié)果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那么,怎樣才能不左不右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呢?實踐使我體會到,寓德育于語文教學之中,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既能使學生學到完整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提高聽讀說寫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并陶冶他們的道德情操。這里的關(guān)鍵在于一個“寓”字,即在語文課堂要求中、在語文教材分析講解中、在語文聽讀說寫實踐中、在語文課外活動中滲透進德育的因素。 陶繼新:您的“駕駛汽車”說很有道理。如果說文化大革命中的語文教學太“左”的話,撥亂反正之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語文教學又走進了“右”的軌道。不管是“左”行,還是“右”走,都會出現(xiàn)危險。其實,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破壞這個規(guī)律,自然就會受到規(guī)律的懲罰。如果說我們應當敬畏生命,那么,我們也應當敬畏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很多人在尋找這一規(guī)律,可是,往往是尋尋覓覓,不得其蹤。而有的人雖然明白了這個規(guī)律,然而,在具體的教學中,卻依然會迷失方向。而您,不但尋找到了這個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您遵循了這個規(guī)律,所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陶繼新 微信號 : taojixin6789 網(wǎng)站:www.taojixi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