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433篇文章。 近幾年,自然拼讀(phonics)教學法一下子火了起來,各種相關的培訓班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地興起。尤其是那句“聽音能寫,見詞能讀”的廣告語,打動了無數(shù)對自然拼讀缺乏認知的家長,為了孩子,不惜金錢。 在各種各樣的速成廣告誘惑之下,家長就失去了基本的判斷能力,不做基本的材料收集,也不分析孩子的基礎情況,盲目跟風,增加孩子的負擔。 通常,美國小朋友在三、四歲左右系統(tǒng)了解訓練英文的26個字母及其發(fā)音,在熟練掌握了26個字母大小寫,以及他們的字母名字(letter name)和字母發(fā)音(letter sound),具備了較強的音素意識(phonemic awareness)之后,才開始接觸自然拼讀。 在國內(nèi),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許多孩子還沒有搞清楚英文的字母名和字母音,甚是還沒有記全26個字母名,就開始自然拼讀,期望贏在起點。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的是,自然拼讀的目的是什么? 通過音素意識,建立起字母名字和字母發(fā)音的關系,培養(yǎng)孩子快速讀出英語單詞的能力,從而將聽力詞匯轉換為閱讀詞匯,為自主閱讀打下必要的基礎。 受到一些課外培訓機構廣告宣傳的誤導,許多家長都把自然拼讀當作孩子記憶單詞的方法,時間金錢沒有少花,結果卻差強人意。 學自然拼讀第一步,積累聽力詞匯。 家庭英語啟蒙中,如何獲得和增加聽力詞匯呢? 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磨耳朵,或叫灌耳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聽兒歌,看動畫片等。對于英語基礎不太好的家長來說,能做到這一步,說明家庭英語啟蒙意識已經(jīng)不錯了。但是,對于開啟自然拼讀來說,還遠遠不夠,或者說是學自然拼讀的一個誤區(qū)。 單純地磨耳朵,是很難增加聽力詞匯量的,因為它不屬于有效輸入。在磨耳朵之前,還需要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即TPR訓練,或叫“全身反應教學法”,英文全稱為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名詞看圖片,動詞做動作。通俗地說,就是媽媽說英語,孩子做動作。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游戲教學法,使學英語生活化,逐漸積累了聽力詞匯。 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大量的聽力輸入,才是正確的步驟。 通過以上兩個步驟,建立了單詞發(fā)音和物品的聯(lián)系,就可以進行自然拼讀訓練了。自然拼讀的訓練過程,也就是一個解決”聽得懂“,但”不認識“的問題。 學不認識單詞的四個步驟: 例如單詞:hat 1、第一步,分解成單個字母,h + a + t,識別字母音。 2、第二步,字母組合,h + at,掌握at的發(fā)音。 3、第三步,將所有音連起來讀,hat。 4、第四步,建立了單詞發(fā)音和物品的聯(lián)系。 在學自然拼讀的過程中,家長還容易忽略一個問題,即有學些字母是不發(fā)音的,有些字母發(fā)不同的音。 不發(fā)音字母也是有規(guī)律的。例如:在以 mb 結尾的單詞中,字母 b 通常不發(fā)音。如 limb, crumb, dumb, comb, bomb, thumb, climb, tomb。 在根詞末尾,b 在 t 前不發(fā)音。如 debt, doubt, debtor, doubtful, subtle, subtleness 。 有發(fā)音規(guī)律的通過自然拼讀識記,無發(fā)音規(guī)律的先記高頻詞匯(sight words)。sight words,也叫the Dolch Word List,是指不符合拼讀規(guī)律的詞匯,最常見的sight words一共有220個。它們組成了如何普通的非技術類文體的詞匯量的50-70%。 近來,語言學家們在Dolch Sight Words基礎上修改擴充,整理出一個更全面的新的高頻詞匯表,即Fry Sight Words,包含1000個常用詞。 有了自然拼讀和Fry Sight Words為基礎,才是開啟自主閱讀的正確途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