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山東陽信的東南方八十里處,曾是一片澤地。后有大禹治水,疏通九浚,此地水落坡凸,生機盎然,故名『水落坡』。 如今,水落坡聚攏了四面八方的民間生活木制品,在普通人眼里,這些木制品已然殘破不堪,而水落坡的木作匠人們卻賦予他們新的生命和價值,無形中接續(xù)了中華木作幾千年的技藝傳承。 ![]() ![]() ![]() ![]() ![]() ![]() ![]() ![]() |
|
來自: 新用戶6358348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