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學習,和小學是天壤之別,知識量突然飆升了很多,讓很多學生有點措手不及,如果不能很快適應,成績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隨著初三的臨近,中考也逐漸提上了日程。 很多同學到了初三學期,不再知道如何進入復習準備,該怎么辦,開始不知所措。 對此,老師希望每一個處于這種焦慮狀態(tài)的學生都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你是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 總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可以節(jié)省時間,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總結都應該盡可能詳細就是好的。平日總結筆記也要注意方法,如果不注意方法,有時不僅不能達到目標,還浪費時間。 最有效的總結方式是什么?雖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但還是有規(guī)則可循。 1、把總結記在課本上 最省時省力的方法是總結寫在教科書,教科書現在比較大的,A4紙差不多大小,仔細注意下,你會發(fā)現旁邊的每個文字都留空,其實空白是最好讓學生標記的地方。而最重要的是,把筆記記在課本上要比記在本子上好很多,看著課本看筆記,兩者的結合,更便捷,更高效。此方法一般用來標記課程的一些重點知識,如果要記錄詳細的解題過程,學生還是要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注釋為一些知識的輪廓。 2、用自己的話來總結 要想進行總結工作做得巧,就要用自己的語言來記錄。自己的話是經過自己思考過的,用自己學生已有的知識整理出不同組織架構的知識,有利于進一步強化學習記憶。有些同學在上課時,比較喜歡跟著老師的話進行記錄,就好像是聽寫一樣,老師說什么,自己一字不漏地記下來,但這樣其實是一種沒有把知識轉化為提高自己能夠理解的地方。所以,同學們之間應該通過對總結的復習,喚起自己對講課內容的再認知,鞏固所學的內容,更好地體現教師總結的價值,而且用自己的話來總結,自己更容易明白、更理解。 3、用符號來總結 符號的總結,也就是對摘要內容進行數字標記。學生可以選擇一些熟悉的符號,如通過“?”“!”表示字的重點等等。當然,你也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來標記不同的內容,比如紅色標記重點,藍色表示疑問。符號的方式便于學生在大段聽課的筆記記錄中快速地發(fā)現重點。 總結筆記也要有一定的格式,不要隨意變換,這樣可以有助于提高自己需要查找和記憶。其實在生活學習中,一段時期后的自我總結也非常具有重要。平日可以用5分鐘,靜靜地坐下來想一想,進行一個短暫的回顧. 這一段的學習狀態(tài)怎么樣?效果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問題?為什么會出一些問題?怎么來解決它?在總結、查找、分析、計劃就是這樣對于一個循環(huán)中,這樣花費不了多少時間,但總能保證實現自己的前進方向。所以說,在總結上多花點時間是一次最具“性價比”的“時間管理投資”。 繼續(xù)閱讀(剩余0%) |
|